>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打太极拳怎样才能放松(正文)

打太极拳怎样才能放松

2015-05-07   转载
核心提示:  打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打太极拳时要做到全身放松。放松,对打好太极拳至关重要。太极拳有养生和搏击两大功能。从养生的角度讲,...
  

 
       打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打太极拳时要做到全身放松。放松,对打好太极拳至关重要。太极拳有养生和搏击两大功能。从养生的角度讲,只有放松,才能心平气和,脉顺血畅,强身健体;从技击的意义上讲,只有放松,才能反应灵敏,动作迅捷,劲力通透。要想做到真正的放松,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努力探求。  
 
       第一,要思想放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念放松。
 
       打拳自无极始,预备式首先做到意念放松,意念放松方法很多。比如依次放松法,在意念的引导下,依次意想头面放松,两臂放松,胸腹放松,两腿放松,从头一直松到脚。亦或采用循径放松法,按照经穴放松。从百会到会阴,从肩井到劳宫,从环跳到涌泉,依次放松。通过意念的导引,使全身放松。但当我们进入打拳(运动)状态,有时还会紧张起来。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常识:比如出门散步,虽然周围有很多人,可我们走起路来却非常自然,心态很放松。如果当你意识到周围人的目光都注意你时,心里便会产生一种紧张感,走起路来不知所措,反而显得不自然了。这就是心理作用。打太极拳也是如此,我们很不经意地做某个动作时,非常自然、流畅,如果正正经经地往那儿一站,准备打拳,反而紧张不自然了。这种专注的意念越重,紧张的程度也越重,有时甚至手指都会发抖。所以打拳时意念不能过重。但也不能漫不经心,漫不经心就会散漫、懈怠。正所谓,有意无意是真意。比如我们在上步时,要在不经意中把后腿提起来,再轻缓地送出去。这样就做到了放松,既轻灵,又沉稳。  
 
       第二,套路要熟练。
 
       套路不熟练,也会影响打拳放松。有的人打拳时间不长,学了好几套甚至十几套太极拳,心思都用在记套路上了,以至没有心思去探求放松问题。致使动作紧张、僵硬、不协调、不自然,影响打拳质量和养生效果。俗话说,熟能生巧。十招会,不如一招精。拳经讲:“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套路熟练,打拳才能放得开,松的透。久而久之,内劲自生,外柔而内刚,进而达到出神入化。打拳如同登山,无限风光在险峰。登到山顶上,才能一览众山小。登山的路有很多条,只有选择一条持之以恒,才能到达顶峰。如果今天从南坡上,明天又从北坡上,后天再从东坡上,结果只能在半山腰转悠,终而望顶莫及。 
 
       第三,方法正确,姿势准确。
 
       在动作过程中方法不正确,定势时姿势不准确,也不能做到放松。比如,上步时,后腿的膝、胯关节没有松开,就将后腿挺直地向前迈出,就会显得僵硬。定势时姿势不准确,也必然影响放松。比如杨氏太极拳左搂膝拗步,前按的右臂如果肘没有坠下来,形成外扬的状态,那么右肩窝就紧,并且连带右胁紧张,如果右肩前探,不仅破坏了“外三合”,而且也造成了后背的紧张。凡此种种,当细研之。因此在打拳的过程中,方法正确、姿势准确,才能做到真正的放松。否则,即使心里想放松,口里念放松,身体也还是没有放松。要做到方法正确、姿势准确,必须有明师指点。 
 
       第四,要有功力。
 
       这个功力主要是指身体的平衡性和柔韧性。身体的平衡性和柔韧性不好,站也站不稳,下也下不去,也不能使身体完全放松。比如分脚蹬脚,由于平衡性不好。造成身体晃动,结果四肢百骸都跟着紧张、僵硬。因此要加强平衡性、柔韧性的习练。比如站桩、压腿、涮腰等各种柔韧功和平衡动作的辅助练习。平衡性、柔韧性越好,打拳时松的越好。  
 
       第五,分清虚实。
 
       以上四方面,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都能掌握。最难的是分清虚实,这也是相当长时间探求放松的根本所在。太极拳泰斗杨澄甫讲:“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放松,不是懈,不是软。太极拳的放松,是身体在自然状态下,表现出的外柔而内刚。虚过,则为软、为懈;实过,则为僵、为硬。难就难在如何掌握虚实的度,做到无过无不及。只有掌握好这个度,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放松。太极大师李亦畲讲:“开合有致,虚实清楚。......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 比如杨氏太极拳的弓步,后腿不能弯,弯则虚过,则绵软无力,亦不能用力挺直,用力挺直则为实过,则僵硬。再如虚步,前足尖不能翘的太高,太高则踝、膝、胯关节紧,造成“一高三紧”。后腿亦不能坐死,坐死则为实过,造成僵硬。太极拳名家赵幼斌大师讲:“分虚实,是太极拳术第一要义。”太极拳先师王宗岳拳论曰:“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分清虚实在推手中体会尤为深刻。若要掌握好虚实,非明师口传身授不可。因此。打太极拳要真正做到放松,必须一招一势地体研虚实。四肢百骸,肌肤筋脉,目光心意,都要做到松紧有度,开合有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了放松。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7092.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