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捋法在太极拳中妙处(正文)

捋法在太极拳中妙处

2008-05-30   taiji.net.cn
核心提示:  《太极拳体用全朽》说:“捋者,连着彼之肘与腕,不抗不采,因彼伸臂袭我,我顺其势而取之,是收回意,谓之‘捋’。”又说:...
  

  《太极拳体用全朽》说:“捋者,连着彼之肘与腕,不抗不采,因彼伸臂袭我,我顺其势而取之,是收回意,谓之‘捋’。”又说:“其方式,即捋法转腰加上一手连着彼之肘节间。”这里指四正推手而说的。文中所说的“捋法”,与走架中揽雀尾的捋式是一致的。而“一手连着彼之肘节间”一语,结合推手图像和拳架及其“动作说明”,实指“将我右肘、腕间,侧贴彼肘市卜;侧仰左腕,以腕背粘彼之腕背臂卜,向左外侧……此时敌如进攻,我即内向胸前左侧捋来。则彼之根力拔起,身亦随之倾斜矣”。由于走架只有向左捋式,故解说以此为准,而推手是可左可右的。以上两段文字对照之下,说明前文“一手”实是指“一臂”,也即以我右前臂的肘、腕之间的尺骨近腕部位粘贴在对方左肘关节的上臂一侧。至于我近身的左手,则侧仰左腕,稍卷曲手指,轻灵地用腕背粘住对方的左腕关节。练习四正推手时,原则上不用明显采执的手法,采仅用于四隅推手或散手。

  用捋法既不可向外拨去,也不可直向胸前引进。外拨易犯顶抗的毛病,直向胸前引进则势必被对方侵入内门。所以,必须随转腰之势,“内向胸前一侧捋来”;并在一转腰之际,使对方进攻的手臂在我胸前平行而过,使之落空,这就叫“引进落空”。此时便可乘对方身躯倾斜之际,继之以挤、按等手法,合而发放。从劲别的横、直来分析,捋劲也属横劲,而不是用直劲,仅仅与掤法的方向相反而已。捋法不仅适用于破按,也常用于破掤、挤等法。当对方捋我时,我也可掉手反捋,即“以招还招”。从防守角度看,用捋很重要的一点足,近身一手“肘不贴胁”“腕不贴胸”“掤劲不丢”。

  “捋在尺中”

  拳诀有“捋在掌中”与“捋在尺中”两种说法,前者泛指手掌中的触觉要灵敏,始能随捋进着;后者是指传统太极拳的以尺骨捋人。用尺骨捋人有什么好处呢?凡能用尺骨捋人,则随功夫加深,其前臂部位的触觉灵敏度就能相对地提高,在推手、散手时,既有利于近身用招,又能腾出手部备用。同时,在由捋化挤发劲时,也特别沉着有劲;若要转换为其他手法,如由捋变闪、变肘(沉肘、撅肘、顶肘等)、变采、变按等等,可变的路数很多。反之,如用手心粘住对方肘节,移位时易被对方察觉。但初学推手的人,如不是从一开始就用尺骨捋人,那么用手掌捋人的习惯形成以后,再改进就非常困难,这也属于拳谚所说的“学拳容易改拳难”了。

  “捋要柔顺”

  捋法是用摩擦力把对方来劲引向我身躯外侧使之落空。捋劲借力得手时,可使对方向前倾侧,甚至跌仆。在四正法中,掤、挤、按发劲时,一般都使人向后倾跌,唯有捋劲能引人前仆,而且也最难以掌握。应州捋劲犹如用尺数纸,全凭适度的摩擦力。捋得太重,被对方很快察觉而变化走脱;捋得太轻,不起作用,且易被对方侵袭内门。用尺数纸也与此近似,太重了把纸划破;太轻了粘不起、数不清。但总的来说,捋劲是引化劲的一种形式,须“顺其势而取之”,自以柔顺为宜。只要“掤劲不丢”,勿使己臂贴身,随腰腿圆转而捋,自能在熟练后得心应手,从容地随感随化,随化随发。相反地如不求柔顺,逆劲用捋,一味顶抗硬拨,那就没有捋劲可说了。

  “捋抱顺且韧”

[1] [2] 下一页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上一篇: 太极拳“掤”
    下一篇: 太极拳中的按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705.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