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鼻尖呼吸,耳听背后”的科学性(正文)

“鼻尖呼吸,耳听背后”的科学性

2015-01-29   贾辉
核心提示: 我的师父陈瑜老师家传功夫架与外边所教的陈氏拳有明显的不同。外边教拳只要学员从外形上像。动作熟练,就算学会了。而陈瑜老师教...
  
 

 
       我的师父陈瑜老师家传功夫架与外边所教的陈氏拳有明显的不同。外边教拳只要学员从外形上像。动作熟练,就算学会了。而陈瑜老师教拳非常注重讲规矩。讲家传功夫口诀的要领,讲清道理,每一动作都要问其为什么,为什么要有此一动,其技击含义如何,其理精法密,学问深奥,不是一般学拳者能凭自己的想当然或推测就能全部理解的。有时一句口诀,几个字,老师一讲就是好长时间,听后才知道古人造拳寓意深刻,用心良苦。试举一例,陈瑜老师在讲三节头部要领时,经常强调“鼻尖呼吸,耳听背后”。我当时曾想,鼻尖怎么能呼吸呢,耳朵为什么要往后听呢?往两边听不行吗?注意力往后不分散心神吗?  
 
       后来陈老师讲出了其中的道理:
 
       (一)其他拳派讲身法时爱讲:虚领顶功,身法正中。但学员在练拳时,下颌一收,顶劲上顶,脖子后面两根大筋就会发紧,发僵,头部不灵活,而形成错误的喉呼吸,会造成督脉中断,引不到头顶。也造成任脉中断,嗓子发干。但如果鼻尖呼吸是把意念放在鼻尖上,呼吸就会符合修道内功的要求:均、匀、细、缓。耳听背后是意念在耳尖。这样整个头部竖直向上全部领起,包括头顶。如果只是下颌内收,容易造成颈后两根大筋强硬,气不易通过。
 
       (二)只有鼻尖呼吸,才能引动真气沿督脉上行过头顶(泥丸)变成玉液通过搭鹊桥落入口中,与任脉接通,形成小周天运转,阴阳相济,达到阴阳平衡。在动中求静是练内丹的目的。
 
       (三)只要做到鼻尖呼吸,耳听背后,头部就会处于符合练内功的自然状态,喉头,口腔自然就会放松。使“天池”之水落下。否则,口腔就会发紧,发干,舌头发僵,牙关紧,致使任督二脉不能接通。练一辈子无用功,对身体无益,反而有害。所以练拳要看呼吸意念是否放在鼻尖。耳听背后是否把意念放在耳尖。口腔,喉头是否松开,否则全错。
 
       (四)从中医上讲,鼻尖通肺。意念在鼻尖时,呼吸可以变得缓、慢、深、长。可以增大肺呼吸量,调动尽可能多的肺小泡换气。中医道理: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只有肺气足,肾气才会足,肾与肺相连。肺强,肾自然就强。肾是先天之本。肾气足,人自然就强壮,健康,长寿。在鼻尖呼吸的同时,强调耳听背后,中医讲:肾与膀胱相表里,久习云手能壮骨髓,利命门,滋阴补肾。肾经外应于小指,上通两耳,旺于冬季,在色为黑。在练拳中,小指一领劲,耳一听背后,整条肾经全通,两肾就分开外撑,立即分泌肾上腺素。同时肾元精立即到下丹田内,即肾生元精。等待心火(神火)下降。烹练元精,此即炼精化气。陈瑜老师曾讲:鼻通肺。与肺相表里。耳通肾,与肾相表里。肺金生肾水,只要一想口诀:“鼻尖呼吸,耳听背后”肺与肾就都被刺激而增强活力。使外形与内脏结合。陈氏家传口诀特别强调用耳尖向斜后上方听。这样,脖颈自然伸直,玉枕关自然放松。下颌自然里收,同时气沉丹田,比单纯强调虚领顶劲科学,这样,耳与肾相表里,肾经开通,命门被激活,背部脊椎得到拉伸,真气容易通过督脉。同时口诀又强调鼻尖呼吸。中医讲:鼻与肺相表里。鼻通肺。鼻尖呼吸,易于把真气引到任脉,真气下落人中,舌抵上齿龈,利用呼吸使真气易通过任脉,形成小周天内转。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6514.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