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缠丝劲是太极拳精华 (一)(正文)

缠丝劲是太极拳精华 (一)

2014-12-19   中国太极拳网
核心提示:  所谓精华,是指事物中的精美纯粹部分。太极拳是一门独步武林的功大,她曾被誉为“神拳”,太极拳又是一门以“武”服务于提升...
  
 

 

  所谓精华,是指事物中的精美纯粹部分。太极拳是一门独步武林的功大,她曾被誉为“神拳”,太极拳又是一门以“武”服务于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练武与养生健身最佳结合的生命平衡和谐之大“道”。那么,她的精华又是什么?
 
  如今,太极拳已是中国乃至世界习练人数最多的拳种。但若到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看一看那一拨一拨练太极拳的人,一边比划一边说笑者有之,一会练太极拳一会又跳舞又做操者亦有之,而拱肩架肘、曲背撅臀、前俯后仰,以至于一身僵劲、“胸腰铁板一块”、动作直来直去者尤其比比皆是。似如此,太极拳之精华何在?
 
  当代太极拳大师马虹老师所传授的陈照奎家传老架、大架、低架传统陈氏太极拳,则非常重视缠丝劲的锻炼,不沦前进后退、左转右旋、起落升沉、起承开合,也不论动作大小、快慢、刚柔,都要求劲走螺旋缠丝,非顺即逆、非圆即弧,“开,在螺旋中开,而不是掰开,合,在螺旋中合。”“快,不是直来直去的快,而是螺旋中的快。”“快慢都不能丢了缠丝劲。”(照奎公拳论)陈鑫举论强调:“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也。”马虹老师拳论也明确指出:“缠丝劲是人极拳的精华,太极拳的沾粘连随、松柔圆活、化打结合,主要靠缠丝劲,疏通气血,调整诸脏器功能,也在很大程度上靠这种缠丝劲。”所谓“拳法之妙,在于运劲”,运什么劲?就是运缠丝劲也!
 
  何谓缠丝劲,陈鑫拳论云,内气“在骨缝者为之中气;其行肌肤者为之缠丝劲。”马虹老师阐述说  缠丝劲是人体内在精气通过经络、脏腑、肌体收缩和发放内力的整体作业,其表现形式是螺旋形式,即‘周身无处不螺旋’。“它体现了人体精气神的高度凝聚,意念、力、呼吸力和运动力的高度统一,它是人体蕴藏的一种非常神奇的高级功能态。”传统陈氏太极拳所强调的缠丝劲,即是这种以人体内精气神高度统一的,以螺旋缠绕为表现形式的,能刚能柔、或虚或实、“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内气鼓荡、松活弹抖的整体作业之劲力。其要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以阴阳学说为指导,把缠丝劲练成合乎阴阳相济拳理的“周身一家”的整体劲。“太极拳的全部拳理拳法。统而言之,一阴一阳而已。阴阳相济(互济、交济、互根、互孕、对称、干衡等等)的辩证关系,体现在太极拳的一系列运动、乃至一些细微的动作之中。”(马虹老师拳论)传统陈氏拳就是以古典哲学《易经》的阴阳学说为拳学的理论依据,以刚柔、廾合、轻沉、虚实、快慢等等一系列既对称统一、又平衡和谐的拳架动作为内容,以顺逆缠丝、螺旋缠绕为表现形式的;所有招式乃至每一个动作在顺逆缠丝、螺旋缠绕之中,都要求要有前有后,有上有下,左发右塌,右发左塌:身法既要轴心中正、“像坐在小板凳上一样”,又要八面支撑、处处掤圆:眼神既要全神贯注,又要左顾右盼;要有刚有柔,有快有慢,动静互根,虛实相生,要有内有外,由内领外,内外一体,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由内及外总须完整一气’,“打拳一个部位有毛病,可能是全身的毛病”。“一个部位有错误,全身都不对”(照奎公拳论)。
 
  由此,传统陈氏拳非常重视以拳理为指导,要求小断加强理论的修养,认真学习历代经典拳论以及传统哲学、传统经络学说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以拳理指导缠丝劲的锻炼,使缠丝劲的每一个招式、每一个动作都合乎拳理要求,使拳理与拳架拳祛完美统一起来。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625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