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界有“掌门人”一词,始见于各类武侠小说之中,然遍查中国传统武术各拳种流派的史料和拳书典籍,所记载的只是历代传承表,标明某某人为第几代传人或某某人是著名拳师著名武术家.从未见有“掌门人”这一称谓,历史上更从未有过称某位武术家是某拳种掌门人的事情。
近些年来,武术行市见涨,遍地的“武术宗师”、“武术大师”,于是,原本活在武侠小说中的“掌门人”,也堂而皇之地下界,在各种场合活灵活现起来。在这其中,一些媒体嗅味而来,推波助澜,以各种招数吹嘘包装自不必说,就是一些本应对武术发展方向负些责任的领导者,也成了众多吹捧者中的一员。一时间,什么“五大掌门会京城”、“几大掌门上华山”之类连当事人私下都不好意思的神话,被作为武林盛典尽力渲染。
其实如果这些“掌门人”扪心自问,自己何曾掌过什么门呢?天下习武者又有多少让你掌他们的门!细想起来,所谓“掌门人”,不是自欺就是欺人,说穿了,不过是几个人关起门来,在一个小圈子里粉墨登场、称王称霸,把肉麻当有趣罢了。
这种既不聪明也不现实的做法,如果只是几个人小范围内的自说自话倒也无关紧要,可惜实际并非如此。很多事实可以证明,它正以其与新时代格格不入的腐朽气息。从多方面在侵蚀武林的团结,离间武林的队伍。现在武林门派观念、家族观念、地方利益、小团体利益之所以风行,“掌门人”的甚嚣尘上,应该是个重要的原因。
当然,我们不否认武术界杰出人物的杰出作用。学术研究应该而且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某个领域的带头人。但带头人与“掌门人”的概念有本质的不同。武学研究需要学术带头人,而不是于历史、于事实都属子虚乌有的“掌门人”。
“掌门人”之称,是从武侠小说或武侠影视中借来的“行头”,于武术无任何实质意义.要说有作用,那就是破坏武林的团结。如果一个人确有成果,确有代表性,倒不如称为某某拳种代表人物,甚至著名代表人物来得实际和贴切(当然要得到社会的公认)。现今全国各地都有各级武协、各拳种研究会,由大家公推出德才兼备的会长、副会长、顾问等等,以此称谓,岂不更美!
您还舍不得摘下从戏台上借来的乌纱帽么?“掌门人”之说是否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