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悟”字浅析(正文)

“悟”字浅析

2008-05-30   taiji.net.cn
核心提示: 每个太极拳爱好者对诸如“虚灵顶劲”“松肩沉肘”“含胸拔背”等要领都非常熟悉。在一次和拳友们谈论时,某拳友言道:“这些要领...
  

    每个太极拳爱好者对诸如“虚灵顶劲”“松肩沉肘”“含胸拔背”等要领都非常熟悉。在一次和拳友们谈论时,某拳友言道:“这些要领我早就领悟了,不必考虑自然就能做到。”他真的“领悟”了吗?

    吾从师十余载,虽生性愚钝,然得恩师陈正雷言传身教后,感其艺高德馨,自是不敢荒废。每当走架时,总感自己基本要领掌握不够,其间定要反复默念之。自初学拳至今,此种方法从未间断过,然而亦未敢言“领悟”二字。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我感觉对太极拳动作的体会是循序渐进的。以太极拳所要求的“松”为例,有几天感到能“松”下来了,然而过几天又感觉“松”得还不够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又感到能“松”下来了,但时间不长就会又感觉有些不对劲,这样的感觉反复出现。我认为,自以为“松”下时,确实也“松”下了;自以为未“松”下时,确实也“未松”下。这“松”中含有“不松”之意,不“松”又怎知“未松”?究竟是“松”还是“未松”?事实上我们习练太极拳,也正是在不断地寻求矛盾,解决矛盾,又发现新矛盾,解决新的矛盾的过程得以进步的。在自己感觉能够“松”下时,仅仅是达到在当时所处的那一阶段,那一层功夫所要求的“松”的标准。通过进一步练习,当你的技艺有所提高,达到更高一层境界时,身体各部位、各器官对这时的“松”的要求就会有所提高,如果此时还以以前的“松”为标准又怎能适应呢?因此便产生了不适之感。再通过反复练习,细心揣摩,忽觉气血畅通,则又能够“松”下来了,这是又达到更深一层功夫的表现,但也还不是完全“松”下来了。如果谁一直停留在此时的“松”境下,断言他的功夫定会停滞不前不过分。

    练拳贵在“练”字,然而若不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亦终难有所大进。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在正确拳理的指导下加以刻苦习练,日久方能入妙门。那么二者怎样才能结合起来呢?“悟”字便是二者的“契合点”,习练太极拳者离开了“悟”这个“契合点”,不知能否真正练好太极拳。这是笔者初学之愚见,写出来与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共同切磋。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507.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