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沉劲的作用和练习(正文)

沉劲的作用和练习

2013-09-12
核心提示:杨式太极拳的特点之一就是松沉与轻灵兼备,所以有没有松沉之劲可以看作是太极拳练习是否入门的一个标志。 那么松沉之劲到底有什么...
  
     杨式太极拳的特点之一就是松沉与轻灵兼备,所以有没有松沉之劲可以看作是太极拳练习是否入门的一个标志。

     那么松沉之劲到底有什么作用或者说能够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松沉劲在太极拳表演的观赏方面,可以给人以沉稳、踏实的感觉,更可以让人感觉到气势既充足又内敛,打拳者的身体既松柔无骨又劲力内含。而没有松沉劲的人,要么松得很烂、软手软脚、形散意懒;要么绷着劲,劲力外现、棱角分明。练出了松沉劲对于自身的感觉而言,在打拳时会有轻松而内劲相连不断的感觉,有全身松开不须用力而劲力从脚下地面源源传来的感觉。如随风摇摆的杨柳,柳枝随风摇摆而其根深扎入大地。更会有动作的起落均由身体的一松一沉带动,身体的移动均由脚下推动,就如水流推动小舟一般。
 


   松沉劲用于推手对抗中,当你一沉,对手即会感觉推不动你,感觉你劲很大而又没有力点抛出;而你则会感觉到根本不须用力对抗,对手的来力均落到脚下,此时你稳如泰山,只要借对方的来力稍一移动身体,就可化去来力借机反击或者让其落空。

     在定步盘手中,当对手用按劲按你,而你用掤劲掤化时,只有在接到来劲之时,顺来劲下沉,方能掤出有质量的掤劲,即人家感觉你很有劲推不动你,而你自己根本没用力。

    在散推中,假设对手两手推按你双臂或者其他部位,你也只有顺来劲松沉,将来劲沉到脚底,才能化发自如。此时,对手的感觉是推到你的力了,心中正在窃喜,希望通过加力推倒你,而这种情况下却正好是你发放的机会,你只须象甩脱沾在身上的泥土一样,把对手的劲甩掉,对手自会落空而倒地。

   对于上面的描述,也许没有亲身体会的人会说夸大其词,但练得比我好的人却还会说不仅仅这些。

    但作为太极爱好者,我认为重要的是松沉劲如何练习、如何在自己的身上产生。所谓沉劲或者说松沉劲,是产生于身体放松的基础上的,所以,沉劲产生的第一要件是要放松。如果全身僵硬,仅靠身体的下蹲是不可能产生沉劲的。虽然,在双方对抗的僵持过程中,如果一方身体下蹲,由于体位低可以产生向上的力量将对手浮起而占到便宜,但这不是沉劲,它与沉劲是有区别的。沉劲的妙处在于体位不需要降低,而也能产生掤浮他人之劲。

    沉劲产生的要件之二是放松要有重点,不是全身一样的松,全身一样的松,在太极拳里面可以称之为烂,要产生沉劲的松主要在于松腰,而松腰的重点是松腰的“软肋”处。

     沉劲产生的要件之三是只能偏沉而不能双沉,所谓“偏沉则随、双重则滞”。也就是说沉劲只能沉到一只脚下,不能两脚同时下沉。因此,放松的主要也就是实腿侧的“软肋”,而虚腿侧则可以不管,实腿一沉、虚腿自然上浮,虚实自然分清,身体自然转动灵活,这就是“偏沉则随”的真正含义。

    按照上述三个要点,在打拳走架时,每当一脚要提起之前,就要沉实实腿,即松一下实腿侧的软肋;每当虚腿着地的同时,又要松一下实腿侧的软肋。在这样有一定节奏的一松、一松中,沉劲就慢慢的出来了。而在推手中练习沉劲,主要要去掉顶的思想,不可用接触部位去顶人家,而要通过接触部位的感觉,听人之劲,顺来劲放松实腿侧的软肋,此处一松来力即沉到脚下,此时你就好象是用脚掌在接人家的劲了,你身体的其他部位只是起到一个传导的作用,这样你的劲点自然比人家的低,人家的劲自然就被浮在上面而被“拔跟”了。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4352.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