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也谈太极拳的松肩(正文)

也谈太极拳的松肩

2008-05-30   taiji.net.cn
核心提示:松肩坠肘(或曰沈肩坠肘)为太极要领之一,其深刻的内涵,恐非经久操练、明师点化,难得其三味。松肩是全身放松要领的组成部分。...
  

松肩坠肘(或曰沈肩坠肘)为太极要领之一,其深刻的内涵,恐非经久操练、明师点化,难得其三味。

 

松肩是全身放松要领的组成部分。要懂得松肩,必须懂得全身放松,要做好松肩,必须从全身放松去整体实现它。

 

  太极拳无论是走架还是推手,放松至关重要。这是因为能松才能沉,能沉才能柔,能松柔采能轻灵,能轻灵才能练就虚无气势,从而步入太极拳的上乘境界。因此,全心全意的去想松、去放松,使全身肌肉和关节没有任何一点拘滞之力,是练好太极拳的根本。由稳静松柔登向轻灵虚无,是修炼太极功夫的途径和方向。

 

  太极拳的架势也是一套引导动作。通过心意、身势的一开一合、开合交替,引导气血畅流全身,从而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要充分达到这一效果,必须让身心完全放松,使气血运行丝毫不受阻滞,就推手而言,只有大松大软,松得彻底,才能练出灵觉,练好听劲,练就“一羽不能加,绳虫不能落”的知人功夫;也只有大松大软,松的干净,才能在发劲时候不致受到任何牵连,不致受到身上僵力的束缚,也就才能形成确定方向的整劲,达到无坚不摧的效果。这就是《十三势行功论》所说的“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

 

  为了做到放松,首先要求心意完全放松,由心意的完全放松,通过意念的作用,让全身肌肉、关节统统放松,这就是所谓的“由内在的心意放松,进而达到外在的形体放松”。只有这样去松,才能松得整,松得净,松得均匀,松得一致。

 

  松肩在放松要领中占有极为突出得地位。松肩除引导意气下沉并使力下聚于肩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内容和作用。

 

  上肢三大关节肩、肘、腕。上肢的放松,肩关节的放松起着主导作用。事实上,肩松才能肘松、腕松,才能有整体上肢关节、肌肉的放松。而且,肩松自然肘松、腕松和整个上肢松。在太极拳的走架中,手(上肢)不可以自动做出动作,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它全靠身腰来引动。所以有“太极拳不动手,动手非太极”之说。要做到这点,关键在于松开肩关节,在意念的引导下,让臂与肩象松脱开了似的,这样,当身腰转动时,让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去牵动手旋转;当身下沉时,让地心吸引力去引动手沉降;当身腰前进或后退时,让前进或后退的惯性带动手的向前或移后;如此等等,需要提一下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尚应借助地对脚的反坐力,让这个反坐力由脚而腿而腰传递而手。身势的进退、升降、旋转均应如此,不然就会懈。要做到松而不懈,这是关键。

 

  在太极拳的走架中,一般说来两肩的放松不完全是均衡的,往往是应略微着意去松虚脚所对应的肩,或者略微着意去松由实变虚的脚所对应的肩。

 

  太极拳无论是走架或推手,求得自身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就做不到沉稳、轻灵、或者就会因身势不稳而为人所制。这里,实质是如何控制自身的重心问题。在太极拳的走架中,重心不断在两脚之间的上方变化。当重心偏靠在那只脚的一边,该只脚就为实,而另一只脚则虚;当重心完全位于一只脚的正上方,则该只脚就实到极点,而另一只脚则虚到极度。太极拳脚的虚实变化,实质上就是身体重心在两脚上方的往复变动。在太极拳的走架中,身体重心应始终控制在两脚连线的正上方(在某一只脚的正上方为其极端情况),决不许可有所偏离。重心离开两脚连线的正上方,在力学上叫作重心偏离基底,就会出现倾倒的趋向。在通常开与合的过程中,重心是容易控制的,一般不会发生身势不稳的现象,但是,当遇到开合而变换、或者出脚收脚时,就不那么轻而易举了。这时若略微着意去松虚脚所对应的肩,或者略微着意去松由实变虚的脚所对应的肩,就能平稳地进行重心转移,或者就能将重心收控在实脚的正上方,从而有效保持自身的平衡,实现行拳的轻灵、沉稳。以白鹤亮翅转左搂膝右拗步掌为例,当欲出左脚时,开始缓缓略微着意松左肩,并在迈出左脚的过程中略微着意松沉左肩,将重心稳衡稳收控在右脚的正上方,这样的出脚就自然轻灵、沉稳,就能实现“迈步如猫行”的要求。在太极拳的走架中,两脚的虚实变换应该是渐进的,不可以突变。要“此虚一分,彼实一分”地过渡。这就是说重心的转移应当是连续、平稳的。如此才能行拳如行云流水,既无断续处,也无凹凸处。如果在两脚的虚实转换中,略微着意去松沉由实变虚的脚所对应的肩,就能帮助重心平稳转移,从而实现上述脚的虚实变换要求。以云手为例。在左云手的过程中,右脚由实逐渐变虚,此时略微着意松左肩,帮助重心向左脚方向转移,直到重心完全移到左脚的正上方,才缓缓提起右脚;在右云手的过程中,左脚由实逐渐变虚、此时略微着意去松沉左肩,帮助重心向右脚转移,直到重心完全移动到右脚的正上方,才缓缓提起左脚。

 

  略微着意去松由实变虚的脚所对应的肩,也是手(上肢)的虚实变换的需要。当正弓步出手时,略微着意去松由实变虚的脚所对应的肩,通过松肩推动该手变成实手。如左搂膝拗步掌的出右手,应略微着意松右肩,让右肩催动右肘,右肘推右腕,右腕摧右掌,内气直贯指尖,使右手成为实手,当半弓步出手时。略微着意去松由实变虚的脚所对应的肩,通过松这只手推动另一只肩所对应的手成为实手。如单鞭掌的出左手,应略微着意松右肩,让右肩摧左肩,左肩摧左肘,左肘摧左腕,左腕摧左掌,内气直贯指尖,使左手成为实手(以上肩摧肘、肘摧腕、腕摧掌,是通过松肩附肘自然产生的,不可着意去做,不然会僵)。

 

略微着意去松由实变虚的脚所对应的肩,在许多场合还有助于立身中正。以如封似闭为例,当身势后坐,双手回收时,微微偏重去松左肩;当右脚前蹬,双手探出时,微微偏重去松右肩。如此则可避免身子歪斜,实现在运行过程中的立身中正。

 

  综上所述,放松是太极拳最为重要、也最为根本的要领,松肩在放松这一要领中占极为突出的地位。要懂得放松,首先须懂得松肩。懂得如何去松肩,是练好太极拳的基本环节之一。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39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