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斜面螺旋时间差(正文)

斜面螺旋时间差

2013-01-03   任立堂
核心提示: 以传统文化做底蕴,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用辩证的科学发展观来研习八卦掌在防身健体中的作用一定会引起广大八卦掌爱好者的学习兴趣...
  

    以传统文化做底蕴,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用辩证的科学发展观来研习八卦掌在防身健体中的作用一定会引起广大八卦掌爱好者的学习兴趣来。这对于八卦掌的发扬光大、重放异彩、提高全民的生活健康水平乃至使练习者终身受益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自然科学中,利用斜面原理可以减轻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之分散开来。在利用八卦掌防身自卫中,如主动利用这个斜面原理,无疑会减轻作用在我们身体被击巾部位的冲击力,甚至运用熟练的话可以把整个冲击力化掉,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在这个过群中,由于八卦掌特殊的发力要求:“滚中有铀,挣中带裹”,自然形成一种蝶旋形的运动路线。根据物理学上的知识,螺旋形恰好也是一种变种的斜面,沿螺旋形运动产生的力优点是自身发力较小,而作用在对方身体后产生的效果却最佳,若运用的愉到好处可以到攻防一体,一招制敌的效果,而此时正好是“旧力略过,新力来生”的有利时机,在这段时间内对方的第一次进攻刚刚过去而第二次进攻还没组织好,刚好形成了一个时间差。在拳术搏击中,时间差是比较难以掌握的一项技术,谁能掌握好时间差,谁就有了搏击场上的主动权。因此为了把握好时间差,夺取主动权,有时不惜采用丢车保帅的办法上演一出苦肉计,让对方第拳一拳击中自己身体非要害部位,而换取有利于我方的时间差,最终赢得胜利。根据这种思路,如果我们利用斜面原理,故意让对方的拳脚击中我方的身体,此时我方身体的受击部位主动造成一个斜面,此时对方的重心已经产生位移造成了身体上由平衡状态转化为短暂的不平衡状态中,对方若想发动第二次进攻.根据人体结构和人体力学原理,对方必须先收回自己的拳脚恢复平衡状态才能实施第二次进攻。一旦对方对方由平衡状态转化为不平衡状态时,可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通过沾粘连随,我方的拳脚紧随着对方,由于此时对方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很容易被我击倒。对于把受击部位主动变成斜面的做法,我们身体上很多部位均可以做到比如手、臂、前胸、后背、火腿、小腿等可做到。在此列举两例加以说明:


一、以小腿形成斜面

    在时机应用中,有的人比较善用小腿来打击我方的小腿部的迎面骨(即胫骨),刺骨前面没有肌肉保护,只有一层薄薄的皮包裹着,抗击打能力一般来说比较弱(当然练过排打气功的不在讨论之内)受击后可能立即失去战斗力。而对方在使用此腿时,击腿又低又疾,我方若用手拦。身体势必要下蹲,这样做费时费力不说.弱对方使用连环腿,或是出腿速度过快,我力都不容易防住,这样势必造成被动局面。不如我方干脆弃手不用,而是用受击腿主动形成一个斜面。这个斜面应该与对方小截腿的发力方向运动路线形成一个平行面,使之达到统一和谐顺遂的局面,使对方的小截腿沿着我方主动形成的斜而滑下,这时就出现了时间差,我方可发挥一招定乾坤的威力。

    我的一位朋友,极擅长此种腿法,与人交手,左手往脸部一抓,右脚同时踢对方的迎面骨,可谓练到了纯熟之极,百发百中。一开始我也吃过他的亏,后来在济宁向张丙斗老师学习螳螂拳时,微山湖的一位李师兄曾经说过用气功排打可以使迎面骨不怕小截腿击打,并且当场卷起裤腿,我试过确实不怕击打,不过这种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第一要有明师指点,第二要吃皮肉之苦,第三受伤后不能直接反击对方。当时我没采取这种做法,再后来遇到擅长仙鹤拳与八卦拳的赵东寨老师,赵老帅指导我用斜面原理来防守,后经过一番验证的确是比较科学的办法。最后机缘巧合我拜精通八卦掌与太极拳的刘广礼先生为师,刘先生对于怎么防小截腿提出了斜面、螺旋。时间差的科学论断。我认为这才是一种科学的防守方式。一次我的一位朋友来我处交流,他也是擅长小截腿的高手。之见他手一晃,下面右脚尖外摆一个八卦小截腿朝我迎面骨截来,此时我用八卦掌降人法,以静制动,手随即粘扣住对方的手向外一领,前小腿稍微一收,自然形成一个斜面。使对方的小截腿沿着这个斜面滑下,对方看不好,赶紧向后收腿,此时我的前腿沾粘连随沿着对力收回的腿向前弹出,同时我的前手一个穿掌用了背身掌中的一个白蛇吐信,以下点在对方的咽喉部位。当时没敢怎么发力,否则这位朋友一两个星划内只能喝粥了。


二、以小臂形成斜面

    有的人在散手中善用劈掌从上往下进攻,他攻击的目标是我们上盘的头部位置,而头部有很多重要部位不堪重力击打,如三叉神经、危险三角区、后脑勺等部位。若被队方击中势必造成重伤。对付此掌法,也可以用手臂主动形成一个斜面,让对方的劈掌沿着这个斜面滑出,这时利用时间差,根据对方身体所处位置、方向、身体的高矮胖瘦等具体情况,同时进行反击。

    对此种用法,我也曾与朋友进行过交流,当刚对方左手一晃比我头部,想用大劈山,其技击招法是先利用左手虑晃迷惑我,让我防守自已的前面,而他采刚迂回战术,脚下走牛棱子步(即三角步)转到我背后,后手抢园一个力劈华山势,劈我后脑。可是当他左手一晃时,我的左手一个螺旋滚钻,粘靠住对方的左手,身体向左上拧裹,左手臂自然形成一个小斜面,同时右手一个掖塌掌击在对方的软肋部位,此时对方的牛棱子步还没走完就扑通一腚坐倒在地。我用的这招就是背身掌中的黑熊塌掌,虽然非常简单的一招,但其中包括了左小臂主动形成的斜面,身体螺旋拧钻。右手的缠丝塌掌等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技术要领在内。

   

    中华传统武术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中的精华只要我们用心研究,用现代科学知识和古老的阴阳变化理论相结合,研习八卦掌既精思熟虑又寻幽探胜。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研究下去将会发现很多非常有趣,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3244.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