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习武阐“练神”(正文)

习武阐“练神”

2012-11-09   孙玉奎
核心提示:孙禄堂无极式一、纵观古今说传统典籍曰:“天生神物,妙万物而为言者也;神者,血气也”,意即神是天地生化的物质,在身体是气血...
  
 

 

孙禄堂无极式

 一、纵观古今说

        传统典籍曰:“天生神物,妙万物而为言者也;神者,血气也”,意即神是天地生化的物质,在身体是气血物质相互反应生成之物;“神”对万物能发生奇妙的作用,如:“阴阳不测、不疾而速”等皆为神之作用和变化“神”者,气之作用和显现,“神、气”,原本一者也。

      《黄帝内经》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神守天息,复入本元”,此言即养神之真道。

      《孟子》曰:“根于心,其生色也,啐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意即:“心”是神之源;“色”是神之象;“面”是神之容;“背”是神之存;“四体”是神之用;神气收敛于内即是培根固本;神气宣布于外,即是施于四体。此论可谓古人对“神”比较准确的定义。

    “道家”有元神、识神之说。元神实为先天脑,也即右脑;识神实为后天脑,也即左脑。元神、识神和左脑、右脑对人性命来说,缺一不可。“元神”生而知之,“识神”学而知之;前者是自律功能,以养生为主;后者是学出来的“良知良能”,以改造世界和提升自我为主。

    “元神”、“识神”实际是人体的生物电脑,“元神”是系统程序,为体;“识神”是应用程序,为用。二者运行都消耗生物电,生物电以脏腑和气血释放的能量转化而来。道家提倡敛神,对养生有莫大功效。人之一生更重要的是创造财富,为人类做贡献,所以综合地开发和使用“元神”、“识神”,是提高生命质量,和“兼善天下”之必不可少,如此一生才有大意义。

   
     二、横向链接探讨

      横向观之:“阳光、射线”是太阳的神气;“飞流直下”,是瀑布的神气;  “山舞银蛇”,是雪景的神气;“气势恢宏”是建筑物的神气;“雄纠纠、气昂昂”是战士的神气;“天真活泼”是儿童的神气;“仙风道骨”是老翁的神气,“河图之龙马,洛书之神龟”实际是“司石”的神气。总之万物都有天地之神气。神气必有结构,物质、能量的支持才能显现。

      在生命,人体细胞靠遗传信息自行分裂生长,可谓“元神”;“感而遂通”是筋骨细胞“元神”的反应,非是后天神经的作用;《全息论》和《细胞学》都证明:每一个细胞都有人的全部信息。

    武学发力的一瞬,可谓“无氧呼吸”,属于应急自生,当为“元神”;酿酒属于“无氧呼吸”,其酒可谓五谷之“元神”;“有氧呼吸”需要识别和吸收外界的氧气而合成,当为识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合作才能创造运动成绩,对生命来说,二者缺一不可。

    “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将意念藏而不用,任凭天意主宰,此当属于太极之“元神”,即所谓“真空”是也;“拳无拳,意无意”,无而不净,属于阴阳“识神”的阶段;“无意之中是真意”,则进入“元神”的阶段。孙禄堂《太极拳学》继前辈之基,提出的“太极一气”是“元神”的道理;“动静中和”是拳术之道,为“识神”的范畴;“元神、识神”合而一气流行,才是生命的完美程序!

  
    三、练神八要

     ▲武学练神,“气”为首;以吸为提,以呼为存;以降促升,以蓄促行;吞咽直养,化气为能;晬然于面,则谓“神”生;“神随吸,喉吞气;神上升,气入地;意随呼,绵绵存;气直养,肠胃益;游离气,除便秘;胸腹荡,推气血;心喜氧、神喜氢;氢氧合,生诸水;细胞得,水火济;气载神,上乘理”;

    ▲二要搭建“神”之显现平台:须“九要精准,六合饱满;肘膝圆球,弛张如弓;神使喉颈,指挥发令;意守丹田,固本用中;神巡肘膝,临阵先锋;目随靶转,纯以神行;鹰目猴神,鸡腿蛇颈;熊膀猿臂,飞豹龙腾;狮身人面,神立势中;仿生效物,学神为能”;

    ▲三要“用哪看哪,打哪瞧哪”:细胞、筋骨乃至脏腑,都是“神君”之“兵民”,肌肉细胞“保卫、出征”谓之使命.脏腑细胞后勤供应谓之职能;“神君”关爱“兵民”,“兵民”拥戴“神君”,“君民”皆欢,功能旺盛;“神君”定强健,肘膝君坐阵;“兵民”多奋勇;神胜有根本。

    ▲四要“一神不二,松静养一;一气流行,搁置冲突;意念专一,矢志不渝;江河入海,水之归宿;心为神源,头为神府;神气交泰,丹田为炉”;此为神不二用之理。

    ▲五要“睡好觉、养好神;体松空,一息存;调思绪,理顺序;子丑肝,应深睡;自充电,排毒物;有安睡,醒来清;重启动,神气灵”,此为养神必不可少;

    ▲六要声导,“气催声出,神随声现;声现神威,内外共振;排除浊气,神出似电”;

    ▲七要“练若打,似有人;正规矩,起建衡;用中和,节耗能;打若练,似无人;令彼背,随我控;彼露中,劲里钻;覆盖卷,海浪风;神乎神,打无形”;

    ▲八要有节奏:“万物行,节奏鸣;合众力,随口令;唱念打,听锣鼓;武练神,难阐明;敬求师,斧校正”!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上一篇: 懂劲与太极内劲
    下一篇: 太极拳之“快”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290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