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发力不失衡(正文)

发力不失衡

2012-09-14   孙中华
核心提示:  太极拳是最讲究平衡的拳种。一提太极,人们脑子里就出来一幅的太极图。太极图由阴阳两条鱼衔尾而成,看上去黑多处则白少,白...
  
 
  太极拳是最讲究平衡的拳种。一提太极,人们脑子里就出来一幅的太极图。太极图由阴阳两条鱼衔尾而成,看上去黑多处则白少,白多处则黑少。其实不然。
 
  您找一幅比较规矩的太极图,最好是大一点儿的,拿一把有刻度的直尺,让直尺的边缘线通过太极图的圆心,再借助尺边的刻度察看尺子边缘线上黑色和白色各自的总长度,就会发现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的总长度相等。而且保持太极图不动,直尺仍然通过太极图的圆心,改变直尺的角度,阁下就会发现,不论尺子如何转动,黑白长度都相等。这就是阴阳平衡,祖先的智慧真难以想象!
 
  以上规律说明很多问题,包括刚柔、动定等等,另文说罢!
 
  太极拳“立如平准”的要求,不偏不倚不俯不仰等等要求,为的就是保持平衡。双方推手较技,谁能保持平衡就立于不败之地,不平衡就违背了基本规矩,就导致败北。
 
  有的人没有重视或者错误理会了太极拳的这条基本规矩,虽然也说要不偏不倚不俯不仰等等,但在各个具体的技术环节上想当然或擅自改动违背平衡规矩,使得套路问题多多,在推手较技上问题暴露得更为明显,特别是发力的时候失去平衡。
 
  而且,太极拳的“中正”,不仅是像主桅干那样直直地戳在那儿,它的顶端(头)是向上顶的,下端(尾椎)是向下沉的,阴阳分明,使头尾之间存在对拉的内应力,更容易保持直立不弯。这根不弯曲不倾斜的中心轴在身体旋转的时候使身体更加平衡和稳定。
 
  实用拳法则在所有的规矩和具体技术上系统地严守平衡法则。各位可能记得愚下在博文上说的“力须抻拔”的规矩,如此就可以在发劲时候保持平衡。比如向前上放发劲,前手与后脚对拉,本身可以保持平衡,不被对方借力。说晃荡劲不对,就是因为它是冲撞、晃荡过去,本身就失衡和犯双重,有这种重大缺陷,自然容易“为人所制”。
 
  人体的阴阳不平衡就有病;阴阳平衡就健康。自己走架推手不平衡就是有病,自身存在失败的因素;平衡,特别是发力时保持平衡,就正确,就具备了制胜的因素。咱们可以说,太极拳就是保持自己的平衡,破坏对方的平衡。
 
  供各位同好参酌。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上一篇: 发力要下压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2625.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