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走顺不走横(正文)

走顺不走横

2012-09-13   孙中华
核心提示:  实用拳法有“力走顺不走横”的规矩,不许有横动和横劲,即力不许走横。  看过博文《神奇的线》和《结构力》的朋友,就比较...
  
 
  实用拳法有“力走顺不走横”的规矩,不许有横动和横劲,即力不许走横。
 
  看过博文《神奇的线》和《结构力》的朋友,就比较容易理解实用拳法“力走顺不走横”的道理。无论走架推手,力都要顺。只要脚上发出并沿着发力线所传导的力都是顺的,只要把脚上的劲力以正确的结构传导到手上并传到对方身上的劲力都是顺的。在发力和传导的过程中,任何有关部位有离开发力线的动作,就叫有“横动”;这种横动所发的劲力叫“横劲”,也就是力走了横。
 
  这种“横动”和“横劲”自然使脚劲无法传导上来,因此“横劲”只能是局部之力,力小不说,还违反了太极拳的“足~背~手”的发力和传力模式。
 
  有句武谚是“横破顺,顺破横”,不少武术门派都用。不少太极人也拿来用,其中为人师的还拿来教生徒。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也有个讲究,口诀是“直来横拨,横来捧压”。有人问:“既然实用拳法主张‘力走顺不走横’,那么怎么有横拨呢,捧压又是什么意思?”
 
  我们先要弄清楚,武谚里“横破顺”的“顺”和“横”指的是劲力的方向,所以也有说“横破竖”的。横竖的定义是根据人的习惯而定的:人站在那儿,面自然向前,上步前行,符合这个方向就称为顺(竖、直);而向两旁移脚,就叫横开。横和顺(竖、直)是互相垂直的关系。不同的是,实用拳法“力走顺不走横”的衡量顺横的标准是动作与当时的发力线的关系,在发力线上或往线上凑的动作为顺,离开发力线或离线更远的动作为横。前者是劲力方向与人体的的正侧关系;后者是动作劲力方向与发力线的关系;两者的“顺”、“横”用的字眼儿相同,但不是一回事。
 
  现在说“横来捧压”。这里有“捧”和“压”两法,分别适用于对方之手高来和低至的不同情况。
 
  “捧”:对方右手高来,我以右手自外接其右腕并右转腰右手顺缠右拨其臂,并以抻拔劲将其右臂向高处捧。同时塌身上步插套,左手可以帮上忙,将对方发出。对方如以左手高来,应对不变,只是方向相反。这是“捧”。
 
  “压”:对方右手低来,我左转腰,以左手搭接其右肘内侧并逆缠向自己的左后方压,同时借转身之势右脚上步衬,顺缠出右手以抻拔劲发放。对方如以左手低来,应对不变,只是方向相反。这是“压”。
 
  再说“直来横拨”。这里“直”是“顺”、“竖”的意思。洪公均生说,口诀是“右来右接,左来左接”。其实,对方右手来时,我的应对与捧很相似,只不过不往上“捧”,只是出右手自外搭来手的腕子,右拧腰旋拨,出左脚使技术。对方出左手来击,动作相同,惟方向相反。这是“拨”。
 
  可以看出,无论是“横拨”还是“捧压”,都是脚蹬地发力,拧腰将劲力转向经背脊传到手上,再顺旋转方向作用于对方的腕或肘内侧(正是“力发与足,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凡是这种转身发力的时候发力线都是从脚到手的“螺旋展开线(即有人所称的‘立体螺旋’线)”,力是走顺的。只是“横拨”用了个“横”字,教人误会了,以为太极拳也有横动横劲,要是用“旋”拨就可避免误会。
 
  上文说的主要是对方手还没粘身的情况。供同好参酌。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2618.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