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太极拳爱好者,对此耳熟能详。对于“偏沉”与“双重”,笔者浅议如下。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偏”的解释之一是:(1)不正、倾斜,与正相对;(2)注重一方面,对人对事不公正。例:偏爱、偏差、偏废、偏激、偏见、偏颇、偏袒、偏向、偏执、偏重、偏心眼儿、偏听偏信。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沉”的解释之一是:往下落,跟浮相对。如:石沉大海、星沉月落、地基下沉。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随”的解释之一是:顺从、任凭。例:随大流、随风倒、随声附和、随波逐流。
依据上述,笔者认定,“偏沉”与“阴阳之母”相离,与“阴阳相济”相违,与“阴阳平衡“相悖,与“阴阳失衡”相同。“偏沉”是病不是美,“偏沉”是错不是真。“偏沉”导致的结果是,事不由人随波流,人不由己随人倒。我们可以想象,海上货轮、公路货车,假若“偏沉”,轻则倾斜重则翻;同理,人之运行,如果“偏沉”,轻则失衡重则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偏沉”是对还是错?不必盲目轻信人,请在练功实作中检验印证之。自我“偏沉”时,尚能主动否?
何为阳?抛开一切神秘玄虚,可用一条实线来表示。
何为阴?抛开一切神秘玄虚.可用一条虚线来表示。
简言之,实线为阳,虚线为阴。由此,对于如何避免“双重”,自可恍然大悟。具体言之.对方用力实线时,我务以虚线待之,此谓“以阴待阳”,可避“双重”;对方无力虚线时,我须以实线补之,此谓“以阳补阴”,自可”阴阳相济”;双方用力实线,非顶即抗,本身就是“双重”;双方都不用力气,此种情况不存在。
依据上述,结论是:
一、虚线对实线,“双重”自不见:实线对实线,“双重”自然现;实线对虚线,阴阳相和融:虚线对虚线,根本不可见。
二、以阴待阳,“双重”自避;彼阳我阳.”双重”白生。以阳补阴,”阴阳相济”:以阴待阴,子虚乌有。
紧扣“阴阳”说“双重”,对于“双重”心自明。周身一体大太极.处处都是小太极。周身一体大阴阳,星星点点小阴阳。练功欲避”双重”病,“阴阳相济”毫厘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