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小议太极拳(正文)

小议太极拳

2012-06-18   中华武术   杨志英
核心提示:  其一 太极拳之神  武术最讲究精、气、神,太极拳也不例外。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武林中人讲:“眼为心之苗。”由...
  
 
  其一  太极拳之神
 
  武术最讲究精、气、神,太极拳也不例外。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武林中人讲:“眼为心之苗。”由此可知,人的所思所想会不同程度从眼神中流露出来。换言之,从一个人的眼睛里可以窥视其心灵深处,所谓眼神心意相通。因此,太极拳之神即指眼的神态,也就是对修炼者眼神的要求,即“眼法”。
   
  有的拳师在教练太极拳时,要求习者的目光注视身前之手,眼随手动,这叫做“手领眼运”。这种眼法是否正确呢?要知道太极拳“必须以内形的运动来支配外形的运动”(郝少如语),所谓内动牵引外动,由内而及外。反观“手领眼运”,由外而及内,外动引领内动,显然与太极拳基本要领相悖。郝月如先生(1877~1935年)指出:“神聚于眼,眼是心之苗,心从意中生。我意欲向何处,则眼神直射何处,周身亦直对何处,一转眼则周身全转。视静犹动,视动犹静,总须从神聚而来。”这才是正确的眼法、眼神——眼领手运。眼,是引领者、向导,引导周身运转的方向,聚精会神,专注一方。那么,武者的目光关注的究竟是什么呢?郝少如先生(1908~1983年)讲道:“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二者理惟一贯,走架如同与无形的人交手。所以,武者的目光必定在关注对手。太极拳要求舍己从人,随人而动而发,悉心体悟对手不断变化着的运动状态,己之眼神必须每时每刻关注对手的一举一动。正如李亦畲(1832~1892年)在《五字诀》中所写:“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
   
  关注对手,从对方的眼睛里讨消息,这是眼法;挨何处,从何处讨消息,这是心意。察“眼”观色,随机应变,眼、心、手合一。锁定对手双眼,从对方眸子里探寻虚实。故走架时的眼神多以平视为宜。此时,姿态安详自然,从容镇定;目光平静恬淡,温文含蓄。摒弃浮躁,没有桀骜不驯的眼神,更忌怒目圆睁,目露杀机。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从自己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永远是从容与淡定。正所谓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将自己的动机隐藏起来,故眼神平静含蓄,此为静中有动,以求人不知我;从对方的眼睛里讨消息,故眼神具备洞察秋毫的深邃,此为动中_有静,求达我独知人。目光所及,意、气、形(劲)之所向。试想:如果不全神贯注紧盯对方双眼,如何做到“彼微动,己先动”(武禹襄语)呢?不如此,武者的精、气、神怎么能从“心灵的窗户”流露出来呢?
   
  综上所述,以下三种走架眼神是太极拳术不提倡的:
   
  一、目光流盼。目光游离,过于灵活,无有定向,则失去引领作用,明显不妥。
   
  二、闭目走架。显然与“拳”“技击”的本意脱离,为静而静,失之于“不及”。
   
  三、不眨眼行功法。某派太极拳宣称“不眨眼”的走架是其独有特色,是衡量功夫水准的一个标尺。诚如是,眼不眨,神色滞,呆相生,为专而专,当然失之于“过”。
   
  总之,眼法也讲究“无过不及”,习者一定要把握好度。
 
  其二  太极拳之掤
   
  2012年《中华武术》第三期“名家讲堂”栏目,刊发五位名家专访《如何理解太极拳的掤劲》,读后感触颇深。现谈谈笔者的一点拙见。
   
  要理解太极拳的掤劲,首先必须对太极拳之劲有准确地定位,明白劲与力有什么区别。郝少如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前后在上海体育宫讲拳时多次指出:太极拳运动的方向是明确的,而路线是曲的。由此可知,太极拳使力的方向时刻发生着变化(作者按:此即走化制人)。众所周知,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方向呈直线。而太极拳动作则走弧线,行功走架每一招法、每一拳势、每一动作都要如此,方向时刻在变,所谓“曲中求直”(武禹襄《打手要言》)。因此,太极拳是一种特殊的用力方式,与一般的力有所不同,故称之为“劲”。太极拳先贤李启轩先生(1835~1899年)曾做过一个经典比喻:“如置球于平坦,人自莫可攀跻。强临其上,向前用力后跌,向后用力前跌……”其意为太极拳修炼者要做到周身一家,形若球体,彼触之则被引进落空。例如太极拳之进,当如球体向前滚动一般,动则俱动,旋转向前;转则既前行,又兼有回引下沉之势。所以太极拳之劲当是一种复合力。理论上劲分八种: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此说最早见于1881年李亦畲先生手书三本太极拳谱,史称“老三本”。其中《十三势》一文中写道:“十三势者: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
   
  对于以上劲别,《永年太极拳志》(作者按:该书编委会组织专家组对劲别进行定义,笔者为受聘专家和本书编辑之一)这样注解,现摘要于下:
   
  “将由内向外、向上之力称之为掤劲。”“顺对方来势向侧、向后的牵引即为捋。”“凡以手或臂横于胸前向对方贴近推挤,使其失去运化的外推之力称之为挤。”“向前、向下推按的力称之为按。”“用手臂接着对方的手臂向斜下沉采称之为采劲。”“将转移对方的劲力还制其身称为挒。”
   
  由此可知,“掤”为诸劲之首,之本,其他劲法均含有外掤之意。非此,则必然或丢或顶,根本谈不上沾连粘随,不丢不顶。因为离开了掤的劲法无从实施,故有“掤劲不丢”之说。从理论上劲路可以分解为八种,但具体操作时,又不会、也不能单独使用,而是以一劲为主多劲并用的混合劲法。比如“掤劲”,在运用时会令对手腾空而出。这其中必先采而引化方可向“外”,必先下沉按挤才可向“上”,此为“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向上升,即寓下意。若物将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武禹襄《打手要言》)。以“肘”“靠”为例,形为肘击、肩靠,但绝非以肘直顶、用肩硬靠,个中含有切带搓拔之意。郝月如先生将太极拳防守反击的过程通俗地描述为“引化拿发”,四个字分四个步骤。发,必有引、化、拿做铺垫,先引后化再控制对手,方可奏效发人。话虽如此,分成四步实则化打合一,对手所感受到的只是突然失控,身不由己地惊弹而出。当然,若非极精深造诣者,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或效果。
   
  因此,习者切不可简单孤立地使用掤劲,要辩证地把握极拳各种劲法。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下一篇: 进七阻三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2075.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