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搬拦捶如何学练(正文)

搬拦捶如何学练

2011-12-09   魏坤梁
核心提示:搬拦捶是太极拳五捶中最著名的一捶,也是杨氏传统太极拳套路里重复出现频率最高的拳式之一。本文介绍我是如何习练搬拦捶的,希望...
  

搬拦捶是太极拳五捶中最著名的一捶,也是杨氏传统太极拳套路里重复出现频率最高的拳式之一。本文介绍我是如何习练搬拦捶的,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探讨。我将搬拦捶的习练过程分为5个步骤。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步骤的划分在习练中是没有明显前后节奏区分的,5个步骤的区分主要是为了叙述的方便和有条理,实际的习练是前一步骤已经包含了后一步骤的部分某些领先动作、后一步骤则又包含了前一步骤部分某些延续动作而一气呵成的。

 

搬拦捶在杨澄甫先生所传授的传统太极拳套路往东的第一段里,1930年出版的《太极拳使用法》反映是衔接于“手挥琵琶”之后,然而《太极拳体用全书》反映约1930年之后, 手挥琵琶”与搬拦捶之间加上了一个左搂膝拗步”。套路中别的搬拦捶除了两个衔接于“撇身捶”之后,其它各一个分别衔接于“转身右蹬腿”、“白蛇吐信”和“弯弓射虎”之后。而衔接于“撇身捶”与“白蛇吐信”之后的搬拦捶,《太极拳体用全书》反映是衔接于前一拳式的推掌之后,现在在推掌与搬拦捶之间都有一个右冲捶。对于这一右冲捶,从介绍牛春明、田兆麟、李雅轩、崔毅士、傅钟文、赵斌、杨振基等等先人套路中可以发现,说法不一,有说是弓步冲拳,有说是坐步冲拳,有说是扣拳。应该认为这一动作可以有不同的外形、也是可以有多种用法的。而当身躯完全移于左脚上之后,所有的搬拦捶的动作又都是完全一样了。

 

应该认识到在太极拳套路的习练中,必须有如下这样的意识:那就是在假设东西方向的行进中,应该假设一条通过自己身躯中点的东西方向的直线(设称为“前后中轴线”),并假设这条“前后中轴线”是正对前方敌人身躯的正中;另外再各以自己两肩为两点各假设两条与“前后中轴线”平行的直线(设称为“左线”和“右线”)。练拳的始终,右肩往前转动的左转身右肩的外侧不能离开“右线”,左肩往前转动的右转身左肩的外侧不能离开“左线”。因为如果离开了,显然自己一个肩的外侧就暴露在敌人面前的正中而形成背势了。然而,这种敌我双方的体位关系,很多人在练拳与推手中都没有注意,这种练拳就明显脱离了实际而纯然属于自己单人的活动了,而推手中则往往会成为被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太极拳的锻炼中应该始终要有“前后中轴线”、“左线”和“右线”这样三条线的意识。

 

我是这样习练搬拦捶的:

 

1)转腰收拳

 

设身躯移于左脚之上,右肩紧靠“右线”,以右胯为轴、含胸、身躯左转,同时右手臂被左转身所带动,手腕以肘为轴向下作顺时针弧形移动至拳面朝下,从俯视角度看,虽然这时胸部朝向西南方,两大臂与胸部形成的弧的延长弧线仍然要有将前方的敌人包裹于其中的感觉和实际态势。另外又同时,由于被左转身所带动,左臂似乎像是被甩向身躯的左侧前方那样移动,但左臂几乎仍然保持原来弧形的形态,即肘总是处于肩腕连线的外方,虽然外形上左手是由下向后向上划弧,而从与身躯的相对位置看,其实就像是由下往上摸一个很大的球,手臂渐渐内旋,使得原来的手心向上变为手心向右而已,与身躯的位置没有发生左右前后的变化。

 

【注意】很多人在这一动作中身躯是以左胯为轴、或以腰脊为轴左转,这样的左转身,右肩外侧都离开“右线”向左移动,右肩的外侧就暴露于敌人的正面正中而形成了背势,因此是错误的。很多人这一动作的身躯后移还是身躯本身主动用力造成的,前脚成了被身躯所拖拉动的被动的肢体,从而既前脚不能前进、又后脚不能后退而成了“双重”,因此也是错误的。按照太极拳原理,身躯的后移不能由身躯主动用力,应该由前脚的支撑所推动,使得推动身躯后移的劲力是“其根在脚”的,是“由脚而腿,由腿而身”的。这样的话,不仅移动沉稳,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双重”。

 

2)缩右胯上步

 

以左胯为轴缩右胯,身躯微右转,使得体重完全落于左脚,从而带动右脚提起。继而随着右胯的继续内缩和身躯右转,右脚向正前方迈出脚跟着地,两脚跟的内侧缘约在同一条前后线上。也由于身躯右转的带动,右手腕继续由下向左顺时针弧形移动至左肋前,拳心朝下,拳面朝左后下方,手腕正对自己的胸(腹)背正中线。右拳从冲拳至此的这一过程中,从俯视角度看,手腕的运动轨迹呈微微的由前往后再往左后的顺时针的弧线。也由于身躯右转的带动,左手继续上移,内旋变为手心向前,由于此时虽然胸部仍然朝向西偏南,但面部朝正西,因此左手高约位于肩上耳下的外侧方。两大臂与两肩连线的夹角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不变。

 

【注意】很多人右脚提起向正前方着地不是由于缩右胯所带动,而是在身躯还没有转向正前方时大腿主动用力引起的。这样,一方面,右脚的提起是侧对向前方敌人的,提起右脚的膝是不可能朝向前进方向的正前方而是朝向前进方向的左前方的,要等到右转身后才能向正前方着地,形成了容易遭前方敌人攻击的破绽;另一方面,主动动作的“轻灵”必然滞迟于被带动的动作,在实战中必然延误时机;再一方面,与被带动相比较需要多消耗体力。因此,这种方法对于太极拳而言是错误的。

 

3)转腰搬拳

 

在腰的作用下,左脚向后蹬地,推动两胯载着身躯前移,同时腰脊向后撑,使得身躯以右胯为轴往前送左胯右转身至身躯朝向正前方,左肩紧靠着左线,转身是以腰脊领先像是圆心在前的圆形立柱的滚动,由于这样的右转身而右脚尖被带动外撇全脚着地。这种身躯的右转像是竖着毛巾的绞动,毛巾的下端发生了顺时针的扭转,扭转就由下向上延伸那样,着地的左脚虽然外形没有移动,但右转必需由左脚的脚底开始发生的由左往前往右的内旋所引起,之后这种内旋向上依次延伸到左小腿、左膝、左胯、腰骶、腰脊到背脊,引起拔背,由于头的悬顶与沉肩,这种绞动则继续延伸到整条右臂,使得右臂发生由大臂向手延伸的顺时针的绞毛巾那样的外旋,最终使得拳心基本朝上。从动态外形右拳移动的轨迹看,这一过程中右拳发生了以右肘为轴的向上向前顺时针弧形挥动的擂击。然而,从俯视角度看,擂击挥动的整个过程中,右拳始终处于胸背的正中线之中、右大臂与肩胸的夹角是不变的、肘部始终是在肩腕连线的外侧、右臂仍然是向前围抱的形态;就右臂与身躯的相对位置而言,当擂击的幅度大时,肘部仅仅上提了几公分然后又下降到原位而已,右拳在擂击的过程中也仅仅是在胸背的正中线中提高然后降低至原来位置、同时大臂与小臂的夹角变大了些在胸背的正中线中前移了一段20公分左右的距离而已。而这种擂击幅度小时,甚至肘部与右拳都没有发生上提下降,也就是说整条右臂与身躯的相对位置几乎始终是不变的,擂击挥动实际上仅仅是由于身躯的转动带动了整个手臂发生了外旋而已。这一过程中的左手则被右转身带动至右拳上方,从空间位置看,左手弧形移动了很长一段距离,而从与身躯的相对位置而言,也几乎是没有变化的;两手臂仍呈向前围抱状。

 

【说明】太极拳搬拦捶的“搬拳”擂击充分体现了太极拳“动中求静”、“以静御动”的“不动手”。自我的体验,那就是在“搬拳”擂击过程的始终,右手小臂都有被大臂抽拉拖动扭转的感觉,大臂则有被腰脊直接抽拉拖动扭转的感觉,这种抽拉拖动扭转的力源起于右脚,身躯上的关键与力源中转站在右胯,手臂的移动、外旋对于右胯而言是不由自主被动的、手臂的肌肉是始终不用力的放松与没有一点主动的。然而,尽管手臂的肌肉是松弛不用力的,由于右胯这股抽拉拖动扭转力量的作用,“搬拳”擂击可以感觉很有力量,感觉身躯与两手臂都像是被挥动的鞭子,鞭子本身是既没有主动力量的、本身是不动的,而鞭子又是具有力量的、是运动着的,这种情况可以用“虽动犹静”来表示。太极拳的所有拳势都有“虽动犹静”的特点,而搬拦捶的“搬拳”尤其能够使人体验到。这种“搬拳”对于太极拳的“开展紧凑乃缜密”也有很好的反映,因为在整个“搬拳”过程中,尽管动态外形上手臂的活动幅度很开展,然而大臂几乎是没有上下变化的,头面胸肋始终受到手臂严密紧凑的保护,而且,“搬拳”的结果必然是右拳落在敌人的正前方,可以准确地攻击到敌人中心竖轴线的头至胸的各个部位,也可以准确地落于敌人攻击过来的手臂之上。

 

这种既动又似乎不动的“搬拳”擂击之所以会发生,重要的关键有三个:一是手臂必需不用力的放松与没有一点主动;二是大臂与身躯必需保持圆撑的姿势、大臂与肩胸的夹角不发生变化、感觉大臂与身躯就像是围抱着一个圆形的立柱。三是右脚的下蹬;四是腰骶作用下的沉胯与沉肩。这四个因素缺一不可,少了一个,要想脚的力量传递上来、身躯的转动带动手臂形成手臂既不用力又有力的“搬拳”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种始终保持手臂不用力的放松、没有一点主动,以及手臂与身躯相对的一些“不变”,从拳理上说就是“动中求静”;而手臂之所以能够被身躯所作用动而发生“搬拳”,重要的机理又是在于手臂本身是不用力的放松与没有一点主动、手臂与身躯相对的一些“不变”所造成的,从拳理上说就是“以静御动”。因此,太极拳锻炼是不是有做到“动中求静”与“以静御动”,搬拦捶的这一动作可以作为很好的鉴别。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0558.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