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杨露禅身世困惑(正文)

杨露禅身世困惑

2011-11-09   武魂   刘习文
核心提示:有关杨露禅身世的困惑——从“太极拳圈中多文人”谈起  编者:本文对杨露(禄)禅的身世的推测与认定,与长期占主流的说法多有...
  
 
 
有关杨露禅身世的困惑——从“太极拳圈中多文人”谈起
 

  编者:本文对杨露(禄)禅的身世的推测与认定,与长期占主流的说法多有不同,虽然有些论点只是从常理立论进行推理,似尚未举出确凿的史料予以支持,但其思考的角度,对读者应该有所启示。

  太极拳源自易,成于兵、附于医、扬于艺,其技术集哲学、兵学、中医学、养生学、运动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故太极拳圈中多文化人。清末民初的许禹生、陈微明,一个毕业于晚清译学馆,学拳杨健侯,官至北洋政府教育部专门司主事,一个是清末举人,编纂过清史、教过废帝溥仪古文(笔者按:溥仪中文教师为陈宝琛等,英文教师为庄士敦。上世纪20、30年代,由前清举人、官僚政客郑孝胥荐引,陈微明曾教过溥仪古汉语、太极剑),学拳杨澄甫,均为武林名儒,乃至放弃地位升迁,著书立说创办拳社、武馆,改行为职业太极拳家、太极拳教育家;被民国政要于右任先生赞为“一代奇才”的郑曼青,以诗、书、画、医、拳“五绝”闻名于世,自言“五绝”中尤喜太极……。至于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与太极拳结缘者就更多了,佼佼者不胜枚举。这种“学者加拳家”的现象几乎成为太极拳的“专利”,而为其他拳术项目所鲜有。

  笔者业师张虎臣(1898—1979)先生言:清末民初,永年杨氏在北京教拳,学者多富裕阶层文化人,那时太极拳享有别名,叫做“大褂拳”。所以称“大褂拳”,是因为当时文化人多穿长袍大褂的缘故。而太极拳“用意不用力”、“重劲不重招”、“无中生有,有无相生”、“善战者不战”、“无为无不为”的修为境界……又无一不表现出华夏文化特有的文化精神、哲学智慧、思维模式、行为方法和人文情趣,所以人们赞叹太极拳是哲理拳、文化拳。没有文化,缺乏悟性,难登太极拳术大雅之堂。

  今天学练太极拳的人根据相关资料记述和民间传闻,多以为杨露禅是位出身贫苦的农民,没有文化,或为目不识丁的老粗,或为卖身为奴的仆童。笔者对此感到迷茫不解——

  《永年太极拳志》载杨露禅“自幼习洪拳,有一身拳脚功夫”。民间俗语有“穷文富武”之说,没有衣食来源,怎会有心思、体力练成“一身拳脚功夫”?

  有拳家言杨露禅从陈长兴学艺前,与同里武禹襄同为永年洪拳高手,常一起切磋拳技,私交颇厚,故武氏有“露禅赴陈沟学拳曾得到过武氏赞助,学成归来去京师教拳也出自武氏荐引”的说辞……笔者以为,武禹襄小露禅13岁,《永年太极拳志》载露禅1820年21岁首次赴陈沟学艺,禹襄方8岁,因此,与露禅同为永年洪拳高手,切磋拳技、私交颇厚者为禹襄长兄武澄清、次兄武汝清,或有可能。武氏乃永年望族,武禹襄家一门三弟兄两个进士一个秀才,均为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在等级制度、门第观念森严的封建社会,很难想象穷困潦倒、没有文化的贫苦人,与武氏这样文化修养极高、富甲一方的官宦人家如何交朋友?

  露禅祖上为永年县闫门寨村人,露禅时已迁至永年广府南关。清时,永年广府城为直隶(今河北省)广平府治所在地,“农耕较少,行商坐贾往来其间;文化厚重,四面八方信息畅通,高官勇将,代不乏人(引自《永年太极拳志》)”。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杨露禅,不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信息蔽塞的农民,而是“卖过煤土”、“作过膳夫”、“摆过粮摊”,眼宽耳灵人缘好、交际广,善于根据市场信息谋划生计的城镇自由职业者。广府人(亲热地)称杨露禅为“杨老禄(露)”,露禅每次从外地归来,包括从豫省陈沟回来,人皆招呼“老禄,又办得什么货来?”“办得什么货”,除个别亲朋拳友知其到陈家沟学艺外,多数人以为他在做“买进卖出”生意。由此可见杨露禅家道殷实,是有一定文化程度或至少是粗通文墨的生意人。道理很简单,学拳要缴学费,孝敬师长要有所表示,作生意需本钱,来往账目、沟通消息需有知识文化,古今一理……有拳家撰文言,露禅赴京教拳并非出自乡绅武汝清介绍,而是从河南陈沟学成归来,在原籍比武失手伤人,为了躲避官司逃难进京,隐身(北京)海淀酱菜张府为教书先生,因酱菜张府遭仇敌报复,路见不平出手相救而显绝技,遂经张府荐引给王府管家王兰亭……试想,露禅没有文化,如何做得先生教人子弟?笔者以为此说不无道理。

  杨露禅家道殷实、有一定文化程度、见微知著聪慧异常,还能从他到陈家沟学拳得到佐证……

  清季,陈家沟是豫北温县山沟里的一个小村庄,村中陈姓世传炮捶(但保守、不教外姓),有镖师陈长兴者,以拳技著称于世。河北永年距河南陈沟约八百里路程,露禅“慕名前往”,“爱而往学(李亦畬语)”,于是有“三下陈家沟,历经十数载”拜师学艺之说。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0372.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