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净、松透,融入宇宙之间,进入太极妙境
放松包括精神放松和形体放松两个方面。
精神放松在《练成太极态》一篇中已有论述,本篇主要谈形体放松。
说到放松,前人常说“松净”、“松透”。怎样才能松净、松透呢?
练拳是神意统领,神经中枢支配下,神经、呼吸、循环、骨骼、肌肉等全身各个系统协调统一下的运动。所谓松净、松透,就是神意舒,呼吸畅,循环通,骨架顺,关节开,肌肉松,筋腱长。
舒神意以统领运动,松胸腹以生真气,松腰胯以带动全身,松关节以开关达节。
放松、放松,放开才能松。神意要舒放出去,不要拘在自己身上。神舒则心静,心静则意专。神舒、心静、意专就能以神意统领周身运动,不用丝毫僵劲、拙力。
呼吸在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人所共知。呼吸是由呼吸中枢来调节的,是一种无意识下的自主节律运动。如果有意识的人为的去控制它,调节它,会反而感到呼吸不畅。古人说“有心御气,气反奔腾”,说的就是这种现象。我们这个流派,调息不用意念,采用身法来调息。含胸拔背,放松胸肋自然气沉丹田,呼吸顺畅。训练日久,功夫上身,走架、推手不会有呼吸紧张不顺畅的感觉。这一步功夫叫息调。古人把这种现象叫做真气充足,所以说“松胸腹以生真气”。
松胸腹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气沉丹田,积蓄丹田真气。丹田气足,由内达外,内外合一。
腰胯居于人的中节部位,是身体放松的关键。都知道要松腰,怎样松呢?
意念中命门向后,填平腰部的生理弯曲。开胯,使小腹、骨盆部位沉下去。丹田才能沉下去,意才能守得住丹田。要使腰胯部位形成一个悬挂式减震器,而不要成为一个支架。
下面把骨架顺,关节开,肌肉松,筋腱长放在一起说。
骨的放松是骨架顺,形成最佳的力学结构。化劲时,对方的劲传不到我的跟。发劲时,我的劲,能顺畅的传到梢上去。
关节要开,骨缝要拉大,伸筋拔骨才能开关达节。骨缝大,筋腱长,关节转动才能灵活。伸筋拔骨,易筋经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功法。
肌肉松是指用意不用力,每一拳势,所用的力能完成动作即可,不用丝毫多余的力。动作务必要轻。杨健候说“动则轻,轻则灵,灵则变,变则化”。
松离不开沉,也离不开透。百会上领,气向下沉。百会透会阴,一线相通,上天入地。中有脊柱,前任后督,三线放松。肩要松,肘要坠。意念中肩井透涌泉,通道打开,直透入地。曲池透少海,直通地面,不即不离。
最后我们必须强调指出:你是否达到松沉,是让别人看到你的拳架是否由内向外的松沉。与人搭手时让人感到沉重,而推不到。而自己却是一种调养,和放松蓄气。周身中正,一身要统合垂沉,无一处僵硬和吃力点。像庙宇上挂的风铃一样,悬于天地之间,上得天清轻之灵气,下得地沉稳之厚重。才能达到道法自然,顺和天地,忘掉自我融入宇宙间,真正进入太极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