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从安阳文化古都谈古代哲理与内家拳拳理(正文)

从安阳文化古都谈古代哲理与内家拳拳理

2008-05-29   taiji.net.cn
核心提示: 安阳是具有三千年历史且有文字可考的中国第一古都,又是中华民族文字的发祥地。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是商代进入文明史的重要标志。...
  

    安阳是具有三千年历史且有文字可考的中国第一古都,又是中华民族文字的发祥地。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是商代进入文明史的重要标志。文王演《周易》即《易经》,则是我国思想文化的开端。《易经》是最古老的哲学经典。经即是道、是理,是天地与人生的大道理,而天人之道是一切真理之源。历代武术家都遵循天道运行法则、阴阳变化之理,论说拳理,规范拳技,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了哲理与内家拳拳理的融合。伴随着内家拳(太极、形意、八卦)的蓬勃发展一步步走向世界,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和哲理思想也重新焕发出了异彩。

    一、古代文化与哲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在我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首先当属甲骨文及《周易》。殷墟甲骨文是我国古代汉字的雏形,是进入文明的开端,而文王羑里所演《周易》,则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学术思想的根源之一。

    殷墟位于安阳市小屯,是商代后期的都城,也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朝被灭后成为废墟,故称“殷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共有16万多片,有龟骨,也有牛肩胛骨。在文字结构方面,除了象形外,还有会意、形声、假借等比较进步的造字方法,已经具备了后来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正在形成汉字的文字。甲骨文的出现,是古代社会走向文明社会的开端,为先哲们探索宇宙与自然、社会与人事的天人之学奠定了基础。

    羑里城是文王演《周易》的遗址,位于安阳南15公里。据《史记》记载,商末殷王曾将西伯姬昌囚禁有羑7年,因此羑里史称“中国第一座国家监狱”。姬昌即周文王是商末周族领袖,是一位治国政治家。姬昌在囚期间,发愤治学,苦心钻研,将伏羲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以此推测自然与社会的变化,如《易经》之《说卦传》讲:“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又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观点均体现着古人对天地万物的生成演化及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与探索,包含着朴素辩证法的萌芽。后人将《周易》又称为《易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五经”之首。

    二、太极哲理与拳理

    太极,来自《易经》对天地万物起源的推定,“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是为太极”。而这一思想,又通过后世的“有生于无”之说逐步发展并得到广泛认同。“有生于无”的命题,最早见于《老子》第十四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汉代,当思想家们普遍关心天地生成论的时候,“有生于无”的命题得到了广泛传播。从《淮南子》开始,《白虎通》等都以相同的思想,认为天地万物生于元气,而元气之前的演化阶段只能是“无”。宋代学者周敦颐(1017年~1073年)以太极图来表示宇宙的演化,更形象地确认“有生于无”。宋淳熙五年(1188年)朱熹改为“无极而太极”(无极而生太极)。

    周敦颐的太极图应叫太极化生图,图中以第一个空心圆表示混沌未分的太极,以外则分别为阴阳、五行、万物。《太极图说》则以洗炼且带有纲领性质的语言阐述了其哲学思想: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随着“太极”自然观的发展,古代武术家们将其中的精髓逐步运用到太极拳运动中,最有代表性的见明代戚继光和俞大猷《纪效新书》中的《长兵短用篇》和《短兵长用篇》。二文通篇着笔运用阴阳变化法则论述长与短相互为用的关系。俞大猷在《剑经》中,以阴阳转化法揭示促成刚与柔、动与静、先与后等对应因素相互转化的方法,提出了“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乘他旧力略过、新力未发”,“以静待动、以逸待劳”等攻防制胜原则和方法,被后世拳家视为不传之秘。总之,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太极拳拳法、技法既吸收了哲学思想体系的合理内核,又遵循了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客观规律,并逐步完成了哲理与拳理的融合。

    (一)太极拳的命名

    从早期太极拳的练法和古拳谱的记载来看,太极拳的命名始于对太极象、数的比附,之后才逐步运用哲理来阐释拳理、规范拳技,完善成“理根太极”。

    1.以圆形缠绕动作比附太极图象而得名

    许禹生《太极拳图解·太极拳合于易象之点》指出,阴阳鱼太极图“可表明双搭手时之阴阳、虚实、盈缩、进退”。陈式太极拳陈鑫认为“(古人)画一个大圈,名之日太极”。顾留馨著《陈式太极拳》认为“太极拳缠丝”是太极拳名称由来。因此,太极拳因其动作特点与太极图的关联而得名。

    2.以“十三势”比附太极生成数而得名

    此说见《太极拳释名》:“太极拳,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良、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日十三势。一招一势,不外乎阴阳,太极是五行、八卦之核心,五行、八卦为太极所衍生,因此太极拳命名,又来源于以太极拳的八种基本技法和五种形态比附太极图的八卦和五行方位及其生成数。

    (二)太极拳理

    在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过程中,习武先辈们逐步总结出高度概括而凝练的太极拳理思想,最有代表性的见《太极拳论》(山右王宗岳)和《十三势行功要解》。

    《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以上文字首先阐述了太极与阴阳的关系,以下则是太极拳技法的基本理论,也是太极拳基本运动规律。

    《十三势行功要解》:

    以心行气,务使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少滞也”。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挨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以上文字的核心思想为练太极拳要以意识指导动作,做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神、意、气、形要保持高度统一。

    (三)练太极拳的要求

    1.心静用意

    《十三势行功要解》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又说“心为令,气为旗”。所以练太极要动中求静,用意识指导动作。《太极图说》曰:“圣人定之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要求人们在太极化生的变动中,在人事无常的变化中,以“主静”为做人的最高标准。《通书·动静》中说:“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这一状态,正是太极拳家追求的动中求静、静中有动、动静相依的“动态平衡”状态。在用意识指导动作的同时,要“以松入柔”,久之就能逐步产生一种轻灵而又沉着的富有弹性的内劲,这叫“积柔成刚,刚复归柔”,以达到“刚柔相济、内外合一”的境界。

    2.连贯圆活、上下相随

    练太极拳要求“一动无有不动”,由脚而腿、而腰,须完整一气,始终要保持“上下相随”、“节节连贯圆活”。定势时须意识贯注,势与势之间的接承转换要连贯,动作“绵绵不断”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

    身法要“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步法进退转换要虚实分明。眼神要随手,达到意到、眼到、手到、脚到,时刻“上下相随、周身协调”,并要松腰,以腰为轴,调动四肢,“意动形随”。

    总之,练太极拳要“先在心、后在身”,“协调完整、内外合一”,久之则能“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阶及神明、从心所欲”。拳论云:“动之则分,是为阴阳,静之贝恰,是为太极也。”

[1] [2] 下一页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003.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