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历史经典 > 《十三势歌》探释(11)(正文)

《十三势歌》探释(11)

2011-05-02   魏坤梁
核心提示:【原文】 B11 歌兮歌兮百卌①字,字字真切②意无遗③;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④叹息。【字词注释】 ①卌——音xì,即四十...
  

【原文】

 

    B11 歌兮歌兮百卌字,字字真切意无遗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

 

【字词注释】

 

    ①卌——音xì,即四十。

 

    ②真切——真实确切,清楚明白。

 

    ③无遗——“遗”有缺漏、失误之义,如《吕氏春秋·重言》:“古之天子其重言如此,故言无遗者”。上文之“无遗”,意为没有空洞的、错误的和多余的。

 

    ④贻——上文“贻”之义为遗留、致使。

 

【语法修辞分析】

 

    第三句“若不向此推求去”被省略了主语“学练者”。

 

【今译】

 

    这首歌一共有一百四十个字,真实地传授了十三势长拳的奥妙拳理,没有一个字是错误的和多余的;学练者如果不向歌诀所述的去研究追求,那么就会白白耗费时间精力,落得一个叹息达不到目的的结果。

 

【探讨】

 

    这段话对太极拳的学练始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现代太极拳的学练尤其具有普遍指导的意义。陈微明先生在《太极答问·序》中写道:“乙丑来沪,创办致柔拳社教授太极拳。当时太极拳之名知者尚鲜;不谓四年以来风发云涌,学者必太极拳之是学,教者必太极拳之是教,浸浸乎盛矣。”从1925年(乙丑年)至今,太极拳在民间基本上长盛不衰,求学者人数之众始终是所有中华武术拳种之冠,然而许多前辈对于太极拳学练的评价都是“学者多如牛毛,成者寥若晨星”,这确实是不容怀疑的事实;另外还有一句谚语叫“太极十年不出门”,也夸大地反映了太极拳之难学。但“太极十年不出门”这句话其实没有哪一位真正的太极拳家说过。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凡例》中就指出“十三势初学期三个月学会,一年习熟,五年练好,日后愈练愈精。”这就是说如果得到正确的传授,基本上至多五年时间内是属于需要“入门引路须口授”的,五年后就是“功夫无息法自休”了。所有真正的太极拳家都是否认学练太极拳是十年出不了门的,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就说:“太极拳……并非十年不出门。”但是所有真正的太极拳家也都认为如果得不到真传、接受不了真传,别说十年出不了门,就是学练一辈子也入不了门的,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凡例》中就说:“但非真传不可,太极拳不得真传不过身体略壮耳,拳理十年终糊涂,焉能知精微奥妙知觉运用。”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也说:“漫说十年,苟无真传,则一辈子亦出不了门。”这就是说,学练太极拳在“入门引路须口授”阶段,老师是否将真传给学生,往往决定了学生这一阶段时间的长短,当然,老师是否有真传,学生能否接受真传也决定了学生这一阶段时间的长短。在将太极拳的评析简单化的认识影响下,不少人将杨澄甫、李雅轩等先生的这些教导抛到了九霄云外,甚至有人说:“杨禄禅到陈家沟要学十八年才完成陈长兴的太极拳课程,从常理而言,不是夸张其事,就是杨的智商出了问题。”按照这种说法,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述口诀》中所写的“……此皆澄师所不轻易传人者,每一语出,辄叮咛曰:余如不言,汝虽学三世不易得也,此言何止重提数千遍”,难道杨澄甫先生此言不是事实,难道郑曼青先生等的智商出问题了?其实现代仍然有人从1982年至1992年十年中五次赴陈家沟学拳的。世界上的许多学问和技艺都是属于“易学难精”的,许多学问和技艺的学习和研究进程中都会存在若干难以通过的瓶颈,所以,进程线大多是呈现为波浪形曲线的。太极拳也是如此,学习太极拳能不能达到“精”,至少有真传、悟性、刻苦练习三个决定因素,在“入门引路须口授”阶段,真传有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然这真传正概括抽象在《十三势歌》中,所以,学练太极拳必须“向此推求去”,初始学练太极拳者只有严格遵循歌中所述及的法则,才能沿正确的学练路径进入太极拳之门,不然的话,必将如注文所说的“枉费功夫贻叹息”。这是真正想学习太极拳者所不能掉以轻心的。

 

【考辨】

 

    上段文字的前一句《乾隆抄本》和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中均为“歌兮歌兮百卌字”,而杨氏《太极拳使用法》和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则为“歌兮歌兮百四十”。上段文字的第二句《乾隆抄本》和杨氏《太极拳使用法》均相同,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则为“字字真切意无疑”。上段文字的第四句《乾隆抄本》和杨氏《太极拳使用法》均相同,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则为“枉费功夫遗叹惜”。这四句歌文是对《十三势歌》的评注,包括了主要对初学者的告诫,显然时间上写于《十三势歌》完成之后;这评注有可能是后人所写,也有可能是作者本人所写。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9009.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