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历史经典 > 六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十二)(正文)

六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十二)

2011-04-24   魏坤梁
核心提示:第四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第四首全文】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手快手慢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第四首第一句原文】...
  

第四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

 

【第四首全文】

 

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

 

手快手慢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

 

【第四首第一句原文】

 

    忽隐忽现进则长

 

【注释】

 

①隐——“隐”表示熄灭,如南朝·梁·沈约《丽人赋》:“隐明灯而未前”。上文中引申为表示“没有”。

 

②现——表示出现,上文引申为表示“有”。

 

③进则长——“进”指进攻,“长”表示距离变长,意为始终达不到进攻的目标,比喻 “落空”。

 

【语法修辞分析】

 

“忽隐忽现”的主语“我之虚实”被省略;“进”的主语“敌人”、“长”的主语“敌与我距”也被省略。“进则长”的“进”之前又省略了“忽”、“长”之前又承前省略了“忽”。所以,“忽隐忽现进则长”应该理解为“我之虚实忽隐忽现,敌人忽进,则敌与我距忽长”。

 

【今译】

 

    我之虚实忽有忽无,敌人忽然进攻则忽然落空。

 

【讨论】

 

(一)“忽隐忽现”是“缓应急随”的一种形式

 

“忽隐忽现”是对“屈伸就”虚实变化的阐述。意思为:敌人判断到了我身体可以落实力量的实处而突然进攻,可是随着其突然进攻,我的实处忽然变成了力量不能落实的虚处。换句话说,“忽隐忽现”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终不得力”、“处处落空”。“进则长”的意思则是敌人感到他与所进攻目标的距离会随着忽然进攻而忽然延长了,也是指“终不得力”、“处处落空”,是“忽隐忽现”的举例。

 

对于“忽隐忽现”,很多人理解为主观意识所支配的主动的行为,这是外家拳的观点。必须明白“忽隐忽现”是“缓应急随”的一种形式。之所以用“忽隐忽现”是因为实战中的攻击几乎都是突然的,那么太极拳就是由于敌人的“忽攻”或“忽不攻”而“缓应急随”地“忽隐”与“忽现”。所以,这“忽隐忽现”的发生相对于敌人的“忽攻”或“忽不攻”,是“不先不后”的。

 

太极拳“忽隐忽现”之所以会有“忽进则忽长”的效果,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在于对方能够明明白白地感觉到与我的接触,如果对方没有感觉到与我相接触,这“忽隐忽现”很可能就会没有“进则长”的效果。这就象是对于一扇不动的虚掩的门,不知就里的人会猛推而发生扑空,这是首先因为这个人明明白白接触到了这扇门,感到了这扇门存在着阻挡;然而对于没有存在的门,谁也是不会去猛推的,当然谁也是不会平白无故地发生扑空的。现代太极拳界有位“名家”说:太极拳锻炼到了“松空”时,别人“摸到哪儿哪儿空,什么也摸不着”,这种“松空”显然就象是没有存在的门,当然也是毫无任何武术化解效果的,也是没有什么防护作用的,因为人是不可能消失的,既然“摸到哪儿哪儿空,什么也摸不着”,人的实体还是存在着的,那就可任由敌人敲打了;这“什么也摸不着”将“相接触感”否定了,其实就是将太极拳的根本“沾粘连随”否定了。那么这种“松空”不论有没有什么用场,当然也不可能是太极拳之表现的。另外,这种“摸到哪儿哪儿空,什么也摸不着”在现实世界中也是不可能发生的。因而这种说法纯属胡说八道。

 

现代太极拳界又有人把“进则长”解释是我的退比敌人的进还快,这也是不正确的。因为顺着敌人进攻方向的退往往是比不上敌人之进快的;即使进退速度一样,对于敌人而言,攻击的目标仍然存在,对于被攻击者而言,被攻击的威胁仍然存在,而且这种退几乎是不可能使得敌人落空的,所以这种退法是不属于“进则长”的。应该明白,“进则长”之“长”主要不是表示“退”,而是指使得敌人在接触中“终不得力”、“处处落空”。

 

(二)虚实突变是太极拳功夫层次高的标志

 

“忽隐忽现”反映了十三势长拳虚实变化的主要的形式是突变。现代太极拳界有人说太极拳的“虚实只能缓变不能突变,虚实如突变就不是太极拳”,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忽隐忽现进则长”这一太极拳法则的,是很错误的。其实,虚实不能突变是太极拳功夫层次低的标志。如有的人在推手中有了发劲攻击念头,手臂就慢慢地增加了局部力量而发生了僵硬,致使对方早就觉察而做好了化解准备;而当对方突然攻击时又来不及将“实”突然变为“虚”,于是发生了顶抗;又推手中稍纵即逝有利于攻击对方的机会出现时自己却又不能突然发出劲来,这些都是太极拳功夫层次低的表现。太极拳功夫层次较高者,当对方突然攻击时则被攻击处可以不假思索地突然变虚使得对方落空;而一旦出现有利于攻击对方的机会,其松软的肌体可以随即突然弹射透发出由脚而起的整体性的强劲来,在这过程中,准备发劲攻击人的瞬间之前,手臂仍然是松软毫无征兆的,突然的发劲过程则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是仅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对方还来不及反应过来就已被发出并且发劲已经结束了,这种虚实突变正是太极拳习练者一生孜孜以求的功夫。所以,虚实突变是太极拳高层次的功夫。当然,“虚实突变”必须以“虚实缓变”为始点开始锻炼,但太极拳练习不仅要练虚实缓变,还应在达到一定基础后练虚实突变。比如平时套路练习中的搂膝拗步,要及时追求前推的手在到终点之前是始终没有力量而“极柔”的,由脚而起的劲贯到手掌是前推的手在到达终点的瞬间暗暗发生的。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891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