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历史经典 > 六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二)(正文)

六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二)

2011-04-22    魏坤梁
核心提示:第一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第一首未经勘误的原文】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胃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勘误】歌...
  

第一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

 

【第一首未经勘误的原文】

 

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

 

胃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

 

【勘误】

 

歌诀中第二句的“束烈”应为“束肋”;第三句的“胃音”应为“胸背”。如此勘误认定的理由在歌诀探释的【讨论】中介绍。

 

【第一首第一句原文】

 

顺项贯顶两膀

 

【注释】

 

①顺项——“项”指颈部或颈的后部,如《左传·成公十六年》:“使射吕琦,中项”与成语“望其项背”。“顺”指沿着。如《诗·鲁颂·泮水》:“顺彼长道”。又指自然。如“顺口溜”。上文引申为指颈肌由上向下的自然放松。

 

②贯顶——“顶”指头顶。如《易·大过》:“过涉灭顶”“贯”指通。如《战国策·楚策四》:“祸与福相贯,生与亡为邻”;“贯”又指射中穿透,如《诗·齐风·猗嗟》:“舞则选兮,射则贯兮”。上文的“贯”与“顺”接合喻指由于头颈由上向下的自然放松而头向上自然竖起。

 

③膀——指肩部。如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胸高膀阔”。

 

④松——“松”指疏松。如唐·王建《宫词》:“蜂须蝉翅薄松松”。“松”又指解开、放开。如《水浒传》三五回:“叫孩儿们松了马肚带”。上文的“松”指肌肉松弛、不紧张、不用力与别人不能着力。

 

【语法修辞分析】

 

“顺项贯顶两膀松”的“顺”和“贯”都包含了“松”的意思,是因为句末之“松”而承后将“松”省略。“顺”和“贯”又都是使动词,“顺项”和“贯顶”应理解为“使项顺”和“使顶贯”。

 

【今译】

 

使头颈由上向下自然放松,使得头自然向上竖起,从而又引起两肩向下松沉。

 

【讨论】

 

古太极拳六首经典歌诀最先的第一首就介绍古太极拳对姿势外形的要求,反映古太极拳对姿势外形的重视。这是因为姿势外形是太极拳所有功能的载体,其所有内在的特殊优越都是必需依赖姿势外形而存在和由姿势外形发挥的。所以,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杂法》中就明确指出“太极拳本为内家拳,如姿势正确,内理明白,即是太极拳”。现代太极拳界有一种所谓太极拳是“重意不重形”的说法,有人将“重意不重形”这句话理解解释为姿势外形是无关紧要的,也确有人练太极拳是随心所欲、随便马虎地的,这显然是错误的。说姿势外形是太极拳所有功能的载体,意味着太极拳的姿势外形是有其特殊性的。由此必须明白虽然很多外家拳的动作是可以用太极拳的方法练或改造为太极拳的动作而成为太极拳的载体,但是有很多外家拳的动作是不能用太极拳的方法练或改造为太极拳动作的。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随意改编太极拳套路,从舞蹈体操的观赏角度出发,将一些不能成为太极拳载体的外家拳动作嫁接到改编的太极拳套路中去,这显然也是错误的。说姿势外形是太极拳所有功能的载体,还意味着太极拳的姿势外形是有着十分严格之内在方法要求的。如果内在方法不符合太极拳的法则,外在的姿势再逼真也是错误的。所以,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杂法》中又明确指出:“如姿势不正确,内理不明白,虽姿势类太极,与外家拳无异”。那就是说外在的姿势是必须由太极拳之内在方法要领所形成的,是必须能够反映太极拳之内在方法要领的。因此,只要是能够反映太极拳内在方法要领的姿势动作都是作为太极拳的载体,或者说太极拳之内在方法要领是可以由多形式的姿势动作作为载体的;而脱离了内在方法要领的外在姿势动作即使再逼真也是错误的。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例言》中所说的“弗惟外之是鹜,而惟内之是求”正是这样的意思。由此可见,有的人将某人教的套路动作看得很神秘,不能有丝毫变化,又有的人将近代各太极拳家的不同姿势动作的练法分为正宗的、不正宗的,提出要统一规定一个唯一的规范姿势动作标准,这些观点也都是错误的。总之,太极拳姿势动作的学练锻炼必须将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弗惟外之是鹜,而惟内之是求”作为不容置疑的经典法则,那就是外在的姿势动作必须是太极拳内在方法要领的体现,外在的姿势动作则要力求能够体现太极拳内在方法要领的正确。

 

(一)“顺项贯顶”是怎么回事

 

第一首歌诀的第一句提出了太极拳的一个重要肢体要领“顺项贯顶”。“顺项贯顶”是怎么回事呢?这“顺”表示自然。而人体之“自然”十分主要的内容是放松,所以,这“顺”包含了放松,“顺项”就是表示颈部肌肉的自然放松。“贯顶”指什么呢?这“贯”原意是指射透贯穿,因此是形容比喻头颈放松引起的一种头竖起向上顶的感觉。为什么颈部肌肉的自然放松会引起头竖起向上顶的感觉呢?这是因为人的肢体放松,由于地球的引力,放松的肌肉失去了自主维持某一状态的应力,必定会有由上向下松弛沉坠的趋向。正如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述口诀》中所说的:“如能松透,即是沉,筋络松开则躯干所系皆得从下沉也。按沉与松原是一事。”所以人体放松必然是由上往下的,不可能放松有由下往上的。2000年前后开始,有人大谈“太极拳解秘”,说练太极拳,人体必须由脚开始由下往上地放松,这纯属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是故弄玄虚的无稽之谈,而且也是不可能实现和检验的。因为人体的放松过程,就象是一堆土可以由上往下地将其疏松,然而不可能是由下往上地将其疏松的,因而站立的人只能是由上往下地放松,不可能是由脚开始由下往上放松的。由于肌肉放松必然有下沉的趋势,所以头颈放松必然有颈肌向下松沉的感觉,但是脊骨的椎体与椎间盘是既不会紧张也不会松弛的,因而不论颈肌如何放松沉坠,脊柱却是毫不沉降的,头的空间位置也是毫不降低的;这样的一沉一不沉,颈肌的自然放松向下沉坠相对的就必然会出现颈椎向上竖起而头向上顶起来或头被悬提起来的感觉了,头与身躯就会有内在的上下对撑、对拉、拔长的感觉。所以只要头顶部的空间高度能够维持不变,颈部不要主动上顶,颈部肌肉由于放松而越松沉,头部上方被顶住的感觉就会越明显、越强烈。因此后世太极拳家又将“顺项贯顶”称为“头顶悬”、“顶头悬”、“提顶”、“顶劲”等;到了近代,“顺项贯顶”则又被称为“虚灵顶劲”或“虚领顶劲”了。这所谓“顶劲”就是“贯顶”;“虚”是指放松;“领”是指颈部;“灵”是借代指头部。所以,这“顺项贯顶”、“虚灵顶劲”和“虚领顶劲”三个成语所要表示的头颈部要领的意思都是完全一样的。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8880.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