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创“数”太极文化 讲“新”中国故事(正文)

创“数”太极文化 讲“新”中国故事

2025-04-10
核心提示:河南理工大学教师和慧超带领团队用数字技术重塑非遗太极...
  

河南理工大学教师和慧超带领团队用数字技术重塑非遗太极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和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和慧超带领一支多学科交叉的学生团队,以创新的方式将太极拳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出国内首个“太极拳+元宇宙”深度融合项目——“太极云传人”,为太极文化的传承注入了全新活力。

数字赋能:太极文化的创新传承

“太极云传人”项目以Unity平台为基础,融合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太极文化虚拟博物馆。展馆分为“文化沉浸体验区”“动作观摩学习区”“用户闯关检验区”和“玩家深度交互区”四大板块,用户可随时随地学习太极历史、流派及技法,体验虚拟对战与互动学习。


创“数”太极文化 讲“新”中国故事

创“数”太极文化 讲“新”中国故事

 和慧超老师表示:“传统太极拳的传播方式多依赖于师徒传承和实地教学,这种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诸多限制。我们希望通过数字技术打破这些限制,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和了解太极拳。”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用户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太极世界,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触手可及。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和慧超老师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技术细节。他们多次前往太极拳的发源地——焦作市温县,实地考察太极拳的历史遗迹,与当地的太极拳大师交流学习,力求将最正宗的太极拳文化呈现给用户。团队成员们回忆道:“在温县,我们亲眼看到了太极拳的发源地,感受到了太极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些经历为我们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创“数”太极文化 讲“新”中国故事

创“数”太极文化 讲“新”中国故事

破界之刃:跨学科突围的“云手”

和慧超老师表示:“传统武术数字化曾被视为‘不可能三角’,但我们用代码打通了任督二脉。”这支由体育学、艺术设计、计算机学等多学科精英组成的团队,凭借扎实的学科交叉优势,团队在太极拳与现代科技结合领域实现了突破性创新,成为国内首个将太极文化与元宇宙技术深度融合的团队。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成员前期保研及深造比例高达70%,展现了极高的学术潜力与创新能力。在数字化时代,河南理工大学的师生们正以创新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此外,该项目凭借跨学科创新与技术突破,斩获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全国总决赛传统文化的数字表达竞赛项目二等奖、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教育部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等8项国家级奖项及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大赛暨国际赛道选拔赛一等奖、河南省“建行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等10余项省级荣誉,并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展现了团队在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开创了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新范式。

创“数”太极文化 讲“新”中国故事

 文化传承:数字时代的“慢功夫”

眼下,项目与焦作市非遗中心共建的“太极基因库”,正将散落民间的108式古谱转化为数据链。快的是技术迭代,慢的是文化沉淀。

    河南理工大学作为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一直以来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和慧超老师表示:“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下去。通过数字技术,我们希望能够将太极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河南理工大学的师生们正以创新的方式讲述着中国故事,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相关阅读:和式太极拳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2217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