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民间活动 > 【带徒工程】太极垂法象 宗风渡有缘——对话太极名家马国相先生 (二)(正文)

【带徒工程】太极垂法象 宗风渡有缘——对话太极名家马国相先生 (二)

2018-08-16
核心提示:太极垂法象 宗风渡有缘 (二)接上文(四)灵活的教学方式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马国相先生深知,每个学员不可能长期随师学艺,在教授方式上,除了让弟子集中到武馆学习外,还采...
  
太极垂法象 宗风渡有缘 (二)
【带徒工程】太极垂法象 宗风渡有缘——对话太极名家马国相先生 (二)
【带徒工程】太极垂法象 宗风渡有缘——对话太极名家马国相先生 (二)
<接上文>
(四)灵活的教学方式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马国相先生深知,每个学员不可能长期随师学艺,在教授方式上,除了让弟子集中到武馆学习外,还采取了多种形式:一种是远程网络教学,另一种是走出去为徒弟传功授艺。“现在的网络很发达,可以通过网络互动视频教学,这方面我也设计了相应的授课方式。利用网络的方便发送视频,进行互动提问、指导。另外,还可根据弟子的要求,走出去带徒,甚至可以在弟子所在地住一段时间,条件具备的话,可以在弟子相对集中的地区,选择一个静修的地点,去集中授课,这样也能解决地域性差异的传授问题,最终达到面对面言传身教的目的。
二、国学经典:君子之风德为先
带徒工程是以传授太极拳文化为主的长期工程,为什么对具有国学、中医、诗书画印等传统技艺爱好者优先录取?为什么课程里设置了易经、庄子、内经、孔孟之学的国学经典课程?而且还开设了中医、诗书画印等课程供弟子选学。综观天下的太极拳培训课,也只有马国相先生这么重视文化课的设置。这究竟是噱头,抑或内有玄机?
(一)功夫德为先。
马国相先生认为,要权衡一个人的太极功夫,首先是看他的品德,“我把德放在第一位,第二才是艺。道德道德,最终还是以德为主。我向弟子面授的第一课就是太极拳的武德修养。我期待的是,在七年后,这些人首先有德有艺,德艺双馨。德是立武之本,具体体现在做人之道与个人修为所具有的君子之风。绝不能将太极这一高雅的技艺,练成为一介武夫。”如果离开了品德,纵使功夫水平再高,其言行举止也会失去应有的约束,变得狂妄自大,目空一切,最终会走上“魔”道,他说“这种人我见过许多,由于缺乏武德的修养,离经叛道者不在少数,有的还干起了欺师灭祖的勾当,甚至将启蒙的恩师当做污辱的对象,其太极拳艺也因武德的缺失而变得不伦不类,功夫绝对高不到那里去”。在招收弟子的条件上,马国相先生首先看重的是人品。他郑重声明:这次带艺报名的人,必须要征得原师门师傅的同意后方可申请。他觉得很难想象,一个不尊重师傅,对师傅三心二意的弟子能长期追随师傅。他说:“师传艺也是渡人,渡人不成,传授必断,荒废的不仅是弟子本人的时间,同时也枉费了我的心血,这对双方都是莫大的损失。所以,我提供了3年时间,作为自己与这30名记名弟子进行互相考察的时间,我考察弟子的品德与心性,学生考察我的的功夫与修为。3年期满后,双方有了深入的了解,气和了,神通了,师傅的传授才能心领神会,正式拜师就成为自然的事了。这在传统师徒之道中称磨性”
【带徒工程】太极垂法象 宗风渡有缘——对话太极名家马国相先生 (二)
(二)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既讲武德,又讲文化,这样的教学方式,与传统传承有所不同。为什么理论课也如此重要?
马国相先生说,太极拳追求的是以武悟道。而这个悟字,往往又建立在对国学传统文化营养的基础上。他在传承太极拳几十年过程中发现,有国学与中医基础的人,学艺很容易进步。修练太极拳,如果仅仅追求肢体的表象,那还只是形而下的层次,高层次太极功夫应该向神意方向走,即以拳证道。这与国学、书画艺术等追求的以神为上的道理是相同的。有人练拳拳姿优美,但缺少神韵,缺少内涵,他说:这些都与传统文化的慧根有关。太极拳属于炼阴的功夫,阳的功夫易练,阴的功夫难求,阴的物质行于内,看不见,外行更不易察觉,修炼有素的人,也是功夫与智慧兼备的人。你看,其他拳种的拳论也仅限于指导练拳。而太极拳的理论,不仅能指导练拳,还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影响为人处世的言行与思维方式。太极之道应该是一种大文化,拳只是人体功能的表现形式。所谓太极文化,实质是一种精神,表现在武道上,它是一种不卑不亢,庄重自尊,浩气内存,敢于担当的大无畏的精神。当一个人获得了太极精神后,自然会获取大德能量,产生巨大的潜能。他说:“过去,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无论经济上的压力、精神上的痛苦,包括女儿离世给我的致命打击等等,都没能把我压倒,还是太极的精神支持我走了过来。当我反思这个过程时,发现,这些痛苦,磨炼的是心性,提升的是道德境界,他不但是功夫,也是立命之学,渡人之学。这些都源于传统文化的慧根。”
马国相先生在课程设置上,将经典国学提高到与拳艺相等的地位。这些课程都是由他亲自设计和讲授的。“这是马国相太极文化体系的东西。由拳悟道,怎么悟?我用拳学的思想来解读国学,而国学又促进了太极境界的升华。这是一个互相印证的过程。太极拳的根,深深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没有传统文化的土壤,也就不会长出太极这棵大树。”
【带徒工程】太极垂法象 宗风渡有缘——对话太极名家马国相先生 (二)
在马国相先生的求学道路上,对此也是深有体悟的。刚开始练拳时,他是瞄准神秘的太极功夫去的,并未意识到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当在练拳、打坐、站桩出现了一些疑问后,他慢慢深入到《易经》、《黄庭经》等经典中寻求答案。先后学习了道学、气功学、中医学、儒家学说、孙子兵法等,后来发现中国太极拳竟是如此无博大精深,并感叹,要是能早些学到这些国学知识,再来学习太极拳,那么进步就会更大。根据这些学习心得,他在早年写了一篇文章《太极拳的拳外功》在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论述了国学经典对提高拳艺境界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真正喜爱传统文化,受到国学营养的滋润,就能对拳论了然于心,从而启迪心智,浸淫技艺,太极功夫才会纯正。
未来的太极传人是什么样子?马国相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再过十年二十年,中华民族文化将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太极拳作为民族文化的符号,必将在世界上产生广泛的影响,太极人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但要具备太极高功夫,太极高境界,同时还能展现中华民族之礼、民族之雅,民族之艺,做一名纯粹的太极人。我的带徒工程就是要带出这样的太极传人”。

三、未来期望
对于这次带徒工程,马国相先生说给自己出了一个大难题,这次带这么多的弟子而非学生,在二十多年来是从未有过的,感觉整个人的压力更大。
有什么期待?他语重心长的说:“这个带徒工程除了希望能培养出一批人才外,还在于培养与弟子之间的深厚感情,传艺就是传情,无情何以传艺。”在带徒公告中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等他百年归老后,拳馆以及所有跟他有关的知识版权、诗书画印、个人家藏将全部归弟子所有。他觉得所谓的师徒关系,实际上也是仅次于血缘关系的亲情关系。一个拥有众多出色弟子的师父,如同拥有了众多孝顺的儿女,一定是幸福、快乐的。他说:“女儿不在了,我还有众多弟子,弟子就是我的亲人。这也是推出这个带徒工程一个很大的因素。
这次带徒工程,马国相先生第一个宗旨是,“将太极拳做到全球化。这30名弟子做好了,7年之后,我们就可建立一个庞大的太极平台,一是传承太极,二是资源共享,三是济贫帮扶。”通过这批弟子,凭不同的专长,无疑会壮大太极的传播力量与传播面积。而在资源共享上,也能发挥文化、商业等等各个领域的资源分配,从而更好地宏场太极文化。至于济贫帮扶工程,则源于马国相先生在过去发现有很多贫穷有悟性的孩子,热爱太极文化,因为经济的不允许,而与太极无缘。“我希望将来这个平台,能为他们创造学艺的条件,让他们都能进入到这个平台来,提供帮扶。过去,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还卖房卖地去学太极,真不容易。但这不是现在我的弟子班能做的,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期待与能与有识之士走到一起,共谋大计,像当年黄埔军校那样,“亲爱精诚”,打造一支出色的精英团队,担当起中国传统功夫走向世界的重任。如果能够实现,我的带徒班-----“太极黄埔军校”第一期弟子,定会成为太极文化走向世界的栋梁之才。
【带徒工程】太极垂法象 宗风渡有缘——对话太极名家马国相先生 (二)
马国相先生期待,首届带徒班未来7年过后,如条件允许,他还将推出第二期、第三期。“这个“太极黄埔军校”,在我看来,是出人才的地方,它同时也是个大家庭,一个名副其实的太极之家,家有家法,也有家规,既有家庭的温馨,又有家风的严厉。我现在已准备努力做好这个家长,我的所有弟子们也要承担起将太极高层次技艺与精神传播出去的责任与义务。只有众弟子在品德、技艺、悟性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胜此大任,太极精神希望你们发扬光大。”
太极宗风今犹在,大道传承度有缘。祝愿马国相先生的带徒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第二届带徒工程于18年8月1日正式启动
报名热线:0769—22492125
联 系 人: 蒋荣杰  13829122160    那老师 13450670077
【带徒工程】太极垂法象 宗风渡有缘——对话太极名家马国相先生 (二)
微信报名二维码(扫码填申报表)

招收名额限30名(男20名,女10名),以收到“记名弟子申报表"先后顺序录取,报名审核录取后,组委会将投寄录取通知书及《征途-马传太极带徒工程》内部资料。

中国太极拳网报道

责任编辑:张一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20798.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