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养生 > 太极养生 > 太极拳的法度与轨迹(正文)

太极拳的法度与轨迹

2012-03-11
核心提示:  法度,本意是指规章制度,引申的意思是规矩。法度用在书法上,也是指一定风格的书法作品有一定的规则、规矩。轨迹,指物体运...
  
 
  法度,本意是指规章制度,引申的意思是规矩。法度用在书法上,也是指一定风格的书法作品有一定的规则、规矩。轨迹,指物体运动的路线。法度和轨迹,在我今天要用的范畴里有相似的含义。所以今天我们借用这个词来描述太极的运动。

 
  太极拳运动是一种内劲指挥身体的运动,由大脑指挥到丹田,由丹田指挥到腿脚,由腿脚的运动带动或者辐射到攻击对方的手臂肘肩或腿脚膝或臀胯,由接敌的部位把脚上的力传导到对方受攻击的部分。这就是推手或散手中力的传导的原理。

  由于内劲是需要传导的,所以传导的通道要求通畅。如何保持这种通畅,这就需要符合一定的法度或者轨迹。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的活动超出了由人的身体所决定的轨道,产生的轨迹脱离了应有的轨道,内劲的传递就会中断,就形成我们所说的断劲。详见我的博文《论断劲》[1]。在此种情况下,从丹田发出的力不能完整地传导到对方身上,而是有一些在自己身上被内耗掉了。这时即使手足打击到对方身上也没有太大的致命性的杀伤力。

  具体来说,由意念指挥丹田发力。丹田在人体内,此时若人体扭曲太厉害,丹田力就发不出。还有,丹田力发出实际上是全身的力发出,若腿曲得太厉害,比如贴着地面的大弓步或大马步,就会影响到丹田力的发出。

  再看腿脚。丹田力传导到腿脚,腿脚返回身体时通道须顺畅,就是身体所形成的力的传导通道须顺畅。此时身体运动所形成的形状要有利于力的传导,体形不能太扭曲。

  再看腿脚传导出来后形体的运动。腿脚反弹出来力后,迈步不能太大,太大则超出了人的形体所决定的可以迈步的距离,造成身法的破坏、散乱,从而阻断力的传导。一般来说,在推手时迈步的尺寸前脚的脚跟仅在后脚脚尖的前面不远处,大弓步和大马步都不太有利于力的传导。

  出手时有弹性,从自己身体近处向远处对手发力,手臂不可伸直,伸直则违背的松肩沉肘的原则,肘会浮起来,肩会翘起来。若以大力伸直手臂打击对方,很可能造成自己受伤。

  人面对一个立体的平面出手,但不是这个平面的任何一点都可以出手,其中顺的地方,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出手方向并不多。若违背了这些规律,出手就没有打击效率,更危险的是很可能为人所制。

  有些师父把形而上学教给了学生,学生一直按照老师传授的体位、尺寸来练拳,很少加以思索。其实,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原理后应当按照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法度和轨迹来练拳。只有这样,由丹田传出的内劲才能够纯、脆、快、全。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life/11300.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