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和浩特铁路局文体馆门前,有这样一群爱好运动的中老年人,他们伴随着悠扬、婉转的音乐,手握特制球拍,拍框内有一个能起缓冲作用、带风孔的橡胶软面,通过用弧形引化的方法将球抛来抛去,把太极拳的一些动作与网球、羽毛球的技术相结合,将太极运动完整连贯、圆润柔和、自然流畅、连绵不断的特点充分地体现了出来。球随人上下翻飞,人随球辗转腾跃,在运动中,每一次收力、发力、接球、送球都是一次对心理的修炼,使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享受到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境界以及酣畅自如的肢体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他们玩的是什么呀?动作有点儿像打太极拳,但又不完全是,挺神奇的。”“和着音乐的节奏,他们就像跳舞一样,真是好看。”围观者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这项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太极柔力球。
这支太极柔力球队的领队名叫王凤瑞,今年55岁。若不是自报年龄,外人一定看不出她的实际岁数。瘦高的身材配上一头利落的短发,总是一副精神饱满、全身心投入的样子,她看起来很年轻,好像只有40岁出头。
谈及第一次见到太极柔力球的感受,王凤瑞至今记忆犹新。2008年,她从铁路部门退休了,随即给自己定下生活目标:一是好好锻炼身体;二是把家里人的日常起居安排妥当。她年轻时就喜欢参加文体活动,退休后自然也闲不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听说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可以使颈、肩、腰、腿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弧形动作的变化比较复杂,对于训练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和发展多向思维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心里满是好奇。在别人的介绍下,她特意找到专业教练学习太极柔力球。一进门,她就看到练习太极柔力球的人动作缓慢、姿态优美,球无论怎么旋转始终紧贴球拍,一下子就被这项运动深深地吸引住了。
就这样,用心练习了一个星期后,王凤瑞基本上掌握了太极柔力球的动作要领,颈部、肩部、腰部、手腕全方位运动起来,注意力高度集中,健身效果十分明显。她决定,要把这项健身运动传授给更多的人。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健身爱好者参与其中,太极柔力球队随之成立了。队员们都是退休人员,年龄最小的也有50岁了。王凤瑞每天坚持和队员们一起练习太极柔力球,这一练就是3年。
起初,王凤瑞练习太极柔力球、组建太极柔力球队只是为了锻炼身体。后来,很多大型文体活动邀请太极柔力球队参演,队员们相当兴奋,觉得这项运动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渐渐地,王凤瑞和太极柔力球队在圈子里小有名气,开始参加各种级别的比赛。
为了体现出自己的风格,王凤瑞和队员们除了按照太极柔力球规定的套路练习外,还编排了两套自创套路——《蓝色的蒙古高原》和《高原蓝》进行表演,选择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作伴奏,还统一定制了蒙古袍作为演出服。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队员们捧回不少奖杯。然而,比起荣誉来,大家收获更多的则是健康。
“我们这支球队像是一个大家庭,队员们都很团结。大家因练习太极柔力球而相识,也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队员们的身体好了,心情自然差不了。在王凤瑞的眼中,过活不仅需要储蓄金钱,更重要的是要储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