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助于强壮体魄、预防疾病、改善睡眠、调节心理。但是,我们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果健身不当,反而会招致病损。
我们遗憾地看到,不少人走入了健身的误区(最常见的人群是老年和儿童)。例如:爬山、爬楼过度导致骨关节炎(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穿高跟鞋跳国标舞导致足拇外翻(脚趾畸形、疼痛、跛行);儿童过度跑跳导致骨骺炎(膝前疼痛、跛行),等等。
显然,问题出在运动项目选择不当或过量运动,没有做到科学健身。需特别提出的是,我们必须将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区分开来,竞技体育容易给人们带来损伤,并不是适于我们健身的方法和目的。
科学健身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损伤,每人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体力、健康水平、体育基础、生活环境、目的任务等不同情况来决定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深圳成人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中提倡,“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半小时以上”。衡量适宜的健身强度的指标一般是:运动使心率提高60%,微微出汗,每次活动半小时到1小时。还应注意,饭后半小时内不宜做剧烈运动。
中国传统的健身方法大多是做并不剧烈的有氧运动,例如导引(气功和体疗)、五禽戏、气功(如八段锦)、太极拳等等。这些健身法都体现了“调身、调吸、调心”的“神形合一”的健身观,并注意顺应自然、养生和健身相结合。迄今为止,这些仍是非常科学的健身理论和健身方法,值得我们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