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学校利用课间操时间开展师生共练太极活动,目的同样也是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自己祖国的传统精华,并把它们发扬光大。很多老师、家长对此拍手称赞,他们认为创新课间操、练习太极拳不仅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还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性情,增强体质。
练习太极拳确实能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又能修身健体,但我还是有些不同的看法。首先,太极拳是否适合小学生,对于喜欢蹦蹦跳跳的孩子们来说,他们能否真正领悟到太极的精髓,能否心平气和地修身养性,能否接受这显得有些“老气横秋”的运动。其次,课间操有时间限制,太极拳是慢动作,需要静心养神才能达到功效,每天练上十几分钟,是否能领悟到太极拳的意义,是否有些华而不实呢?还有,小学生广播体操是国家教委和体育总局请专家制定的,比较适合少年儿童的状况。
不过仅凭太极拳的外在形式就妄下断言,也不合适。那些太极拳高手哪个不是从小练习?所以,太极从娃娃抓起,也不是不可能。但我们可以改变一下活动形式,比如把太极拳设为校本课程,让它走进课堂,在保证时间和师资力量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更为系统地去学习;或者成立太极拳社团,让更多对太极感兴趣的孩子加入其中,这样他们的学习效果会更好;或者把传统的太极拳进行创新和改革,创编太极操、太极舞,更适合孩子们练习……
总之,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是太极,还是别的,都会给校园带来无限魅力,给学生带来无穷感受。但对于学校来说,一定要以适当的方法和形式让学生接受,千万不要流于形式、不要盲目跟风,否则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