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文摘 > 太极茶社 > 广场舞换成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大进步(正文)

广场舞换成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大进步

2013-11-28
核心提示: 无论是现在的“广场舞”,还是以后出现的其他锻炼、休闲方式,如果能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才可能更好地被社会接受。从这一点...
  
    无论是现在的“广场舞”,还是以后出现的其他锻炼、休闲方式,如果能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才可能更好地被社会接受。从这一点上说,人们对“广场舞”的抵触,也正反映出传统文化在现今精神生活中的缺位。
 
    风靡世界的“广场舞”,在近期多次遭到周围居民的围攻,围攻的办法从泼粪、洒水到放狗咬,不一而足。国外的“舞者”则甚至有人因为扰民,被警方带走。反对跳的有反对的理由,因为“广场舞”太吵,噪音太大,扰民了;跳舞的有跳舞的理由,毕竟广场是公共场所,每个人都有在公共场所享受自由的权利,其间对错似乎很难判断,于是人们想到了让“广场舞”低音降噪的办法,估计即便如此,即便不再起冲突,“广场舞”在国人心中也难有很好的名声。但是试想一下,如果这些人不是跳“广场舞”,而是在练中国传统的太极拳,这个矛盾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曾有外国人问余秋雨,中国人的审美是不是有问题?为什么餐馆只喜欢大红大绿的扎眼、俗艳。的确,餐馆的中国特色一般都依靠中国红之类的浓墨重彩来渲染,确实显得中国审美很单调。余秋雨回答得很好,他提醒外国人别忘了,中国是唯一一个只用黑白两色,就完美地描绘出大千世界的国家,那是中国的水墨画,是审美的经典。由此也可以想到,人们对“广场舞”的抵触的深层因素,还是因为它背离了中国文化中最传统的东西。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五色令人目盲,五声令人耳聋”,中国传统文化谈到养生时,最强调的是“虚静”,就是提倡在繁杂的外界世界中,通过心的安静带动身的平衡。这是具体的养生原理,也是整个民族甚至社会的普适性教化,因为这个哲理中,包含了自我约束,克己利他等元素,这些是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其实太极拳也有音乐伴奏,但是那种音乐是温婉含蓄的,就算广场上练太极拳的人把音乐放到最大,估计也不会引起“广场舞”那么大的抵触。
 
    在此重申,绝对没有反对国人跳舞健身的意思,也不反对人们在公共场所享受自由的权利,但是,无论是现在的“广场舞”,还是以后出现的其他锻炼、休闲方式,如果能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才可能更好地被社会接受。从这一点上说,人们对“广场舞”的抵触,也正反映出传统文化在现今精神生活中的缺位。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article/14565.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