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经济社会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武术练习者的功利性也越来越强,根本没有尊师重道的观念,初习者意识不到自己是“徒弟”的身份,态度不端正,好高骛远,稍懂皮毛就不屑于师父的指导,自己习练心态不纯,盲目追求虚名,迷信“秘笈绝招”,不理解传统武术内涵,反而认为师父不传真功而恨之入骨。尊师重道观念被淡化的主要原因是:
一、旧社会武术界师徒之间有很多规矩,依赖这些规矩戒律保障制衡师徒关系。法制社会人们重视的是人权、平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主要界定为法律关系,而伦 理道德关系已降到次要地位。师父不能用戒律来规范学徒的行为,这就是当前越来越多的“师徒关系出现的尴尬期”表现的主要原因。
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雨后春笋般的各种武术培训班、散打速成班、私立武校、以及名目繁多的各种武术比赛都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师徒的传统关系模式。年轻人练武的目的是为了博取虚名,追求短期见效。而传统武术却恰恰相反,传统武术初期注重的是乏味的功法练习及套路练习,遵循功到自然成的规律。在传统武术上要有所成就一般要到花甲之年。而年轻人迷信的是“绝招加力量”的短期训练,短期达不到预想值,就直接影响师徒关系的持续性。殊不知天下武术无绝招,所有招式练精练熟都是绝招,世界拳王,哪个不是训练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