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文摘 > 太极茶社 > 太极拳“以形制形”的实践与体会(正文)

太极拳“以形制形”的实践与体会

2011-12-12
核心提示: 中华武术,门派繁多,拳技浩瀚,各有技法原则。太极拳技遵循的原则是: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以静待动,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轻...
  
     中华武术,门派繁多,拳技浩瀚,各有技法原则。太极拳技遵循的原则是: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以静待动,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轻避重;以小制大,以体为用;以慢制快,以虚待实;“沾粘连随,不丢不顶”;轻灵虚无,“敷、盖、对、吞”;一无所有,无所不有;有中有无,无中生有……。”

  太极拳技的表现是:“彼不动,己不动;彼欲动,己先动”;“随人所动,后发先至”;“随动而变,处处主动”;“千变万化,奥妙无穷”。现浅述一二如下:

    拿腕解脱法

    设对方用右手将我右手腕拿住,欲将我捋挒之。
  解法一:

  我感应于前,右手松沉,顺对方捋扌列之势,由掌变拳,借势旋转,施用粘粘之法,意贯于拳,用拳沾贴进击对方胸肋部,同时左手虚虚拢住对方右手背部以防其变。且柔内含刚,审时度势。在我用右拳进击对方胸、肋的瞬间,可沾贴涌按对方,以臻“周身一家”。此“搬拦捶”中“捶法”之一。

  解法二:

  我感应于前,右手虚虚变拳,意贯拳峰,且微微上扬,用拳峰抵刺对方腕部内侧,且顺势用手擒拿对方腕部,我之左手同时轻抚对方右臂,“听、探、顺、化,随机而用”,“舍己从人,动中求顺”。此法“手挥琵琶”势中含藏。

    拿臂解脱法

    设对方用双手将我右臂肘腕擒拿,并将我向右方捋扌列之。我感应于前,左手沾贴拿按对方右肘部,右臂随对方旋转之势沾贴旋转并用右手拿按对方左肘,意贯周身,随对方之势将对方合、裹、涌、逼之。此法“搂膝拗步”过渡动作中含藏。

  设对方用双手将我左臂肘腕部擒拿并扌列转之,我身形随对方扌列转之势沾贴运行,同时我右臂松沉上举,以右手为领劲沾贴对方左侧,周身一家顺对方旋转之势推、按、涌、逼之。此“搂膝拗步”使用法之一。

  “拳技”之道,以大力取胜者谓之“力大无穷”;以刚阳取胜者谓之“武功高强”;以击打取胜者谓之“武技精湛”;以轻灵取胜者谓之“武艺精深”;只有“不战而屈人之兵”,方可谓之步入武道。

  “拳技”的最高境界不是“刚暴猛烈,战无不胜”,而是“轻灵虚无,不战而胜”;“阳、动、刚、形、实、外、硬”属基层武功;“阴、静、柔、神、空、内、灵”才是高层拳技。

  太极拳技精微玄妙,且有别于它派拳技,其用力小,时速快,威胁大;以极小的付出取得极大的效果,以“无为待有为”,“制人而不伤人”,不是“拳打脚踢,拆招换招”,而是“轻抚慢拢,知其虚实”,“此根在脚”、“形于手指”等周身阴阳变化,往往在于细微处和一瞬间。此贵在学者寻觅感觉,有些感觉,只可意会,不易言传,文字表述,甚有难处。关键是,学者多学多练,多思多悟。佛曰:“心悟”即可成佛;“心迷”即成魔障。如学者不能开悟,纵然蛮学苦练,终难入此门径知其真谛而成“正果”。

  笔者所述“拳技”,属太极拳“以形制形”“懂劲”“有为”之范畴,非太极拳“以意击意”“以神击神”“神明”“无为”之境界。“太极拳法妙无穷”,此玄妙源于“松柔、轻灵、圆通、舒顺、虚静、空无”。笔者肤浅体会,乃太极技艺沧海一粟,妥否?诚望同仁循规蹈矩检验印证之。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article/10578.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