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历史经典 >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打手歌》探释(9)(正文)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打手歌》探释(9)

2011-08-30   魏坤梁
核心提示:(六)太极拳之“即出”与外家拳之发劲的不同太极拳“即出”之发劲与外家拳的发劲都是以自己的劲力攻击敌人,于是,有不少人就认...
  

(六)太极拳之“即出”与外家拳之发劲的不同

 

太极拳“即出”之发劲与外家拳的发劲都是以自己的劲力攻击敌人,于是,有不少人就认为太极拳的发劲与外家拳的发劲是没有区别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之所以错误是因为不了解太极拳发劲的特点。《打手歌》则将这种不同反映出来了。

 

从《打手歌》中可知太极拳的发劲也就是“即出”具有与外家拳的发劲不同的特点,论析如下:

 

①如上所述,太极拳的发劲虽然完全是主动的、凭自己的力量来实施的行为,但太极拳的发劲尽量利用敌人的用力而具有背逆敌人心意的“随人而动”。因此发劲攻击瞬间的反作用力较小甚至完全没有。外家拳的发劲则主要是表现为“硬碰硬”,搏斗中,力量的较量占了很大的成分。反作用力较大甚至是完全的。

 

②现代太极拳界很多人都认为太极拳发劲的时机是敌人的“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然而,《打手歌》清楚反映太极拳发劲之“出”发生于“即”。而“引进落空”就是“牵动四两拨千斤”的全过程,这个全过程靠的是“任他巨力来打我”。既然使得敌人“落空”与“出”是发生与“即”,其时“任他巨力来打我”是仍然存在的;敌人也可能在我的“即出”之际突然改变用力方向,而这改变方向的用力也是我需要利用的。如果发劲是在敌人的“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那显然就是“无力可借”了,那么,攻击敌人就必需要百分之百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克服敌人体重之重力并使得敌人移动了。所以,太极拳的最佳发劲时机不是敌人的“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而是敌人的“旧力正盛”或者敌人的“新力已生”之际。充分地利用敌人的“旧力正盛”或“新力已生”这种特点也被称为“借力打人”。外家拳的发劲则是凭自己的实力,不管对方是“旧力正盛、新力已生”还是“旧力已尽、新力未生”。而当在“避实击虚”时,则往往利用敌人的“旧力已尽新力未生”。

 

③《打手歌》清楚地反映太极拳的发劲是“合即出”。“合”就是“符合引进落空”。当这个条件还没有出现,那是不“即出”的。这“合即出”其实就是王宗岳等古拳谱所说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的反映。“极柔软”就是“引进落空”,“极坚刚”就是“即出”。而外家拳是没有这个“合”的,也就是说是没有“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的。因此,外家拳的发劲被称为“一触即发”,太极拳的发劲则是没有这样“一触即发”特征的。这是因为如果与敌人一接触就实施发劲也就是“一触即发”,那么无疑就是“无力可借”的,那么,与外家拳的发劲也就没有区别了。所谓“一触即发”,打个比方,就像地雷,一触碰到就炸了,或者有个充足了气的大皮球,用针一戳破,球内的气立即喷了出来,与针戳进去的方向正好相反,至于地雷炸了能不能炸掉上面的东西,地雷是不管的;皮球戳破了气冲出来能不能冲开阻挡的东西,皮球也是不管的。许多非太极拳武术高手都能本能地下意识地“一触即发”攻击别人,这是一种硬碰硬的发劲。而太极拳的发劲尤其体现了“避实击虚”和“以弱胜强”,体现了高效率、高成功率地不发则已、一发必致人仆地的效果,所以,太极拳的发劲不是与敌人一接触就实施的,也就是太极拳是不存在这种“一触即发”之发劲的。现代有的太极拳名家将“一触即发”说成是太极拳发劲的特点,这无疑是错误的。

 

当然,太极拳在某些时候,“合”这个条件尚不成熟或尚不完善,就需要用“假发劲”引诱敌人使用大力,从而有利于我的“借力打人”发劲,这种“借力打人”发劲与原先的“假发劲”方向往往不同,也就是出现了“折叠”形的两个连续的但方向不同的发劲。这在陈炎林先生《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论劲》对太极拳各种劲的介绍中可以很具体地体会到。就是太极拳任何一种劲的发放开始都有一瞬间让人“落空”的感觉,如太极拳发“按”劲总是似乎与对方的进攻方向相同但又是“落空”的方向骤然按带,这个按带可能有利用“随人而动”的成分,随即“折迭”转弯反方向发劲按对方,这样一来,先是对方的身体重心上浮,使得敌人不得不调整身体重心发生骤然向后的反应,正好又与我“折迭”转弯“按”劲的方向相同。所以,太极拳高手发“按”劲,往往会出现没有反作用力,似乎对方与自己默契配合故意往后退跌这样的情况。这也就是说太极拳发劲折迭前的方向与敌人原先发劲的方向似乎相同,而折迭后的方向与敌人原先发劲的方向似乎相反其实是包含了相同成分的。太极拳折迭前的发劲可能是没有完全发劲的稍微加了点力,然又是主动的,所以也是整个发劲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就是说太极拳的发劲之“即”虽然转瞬即逝,但却可能是有一个“折迭”的。太极拳的这两类发劲都可以抽像为老子所说的“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想要夺取,一定要先给予)。而外家拳的“一触即发”是没有这种“将欲夺之,必固予之”之折迭转弯特性的。

 

④如果以攻击与化解的综合能力作为比对,也就是攻击与化解的综合能力强的称为“实”,攻击与化解的综合能力弱的称为“虚”,那么,太极拳的发劲攻击也可以说是“避实击虚”。然而,从力量的落实与“借力打人”而言,以用力与具有顶抗力作为比对,也就是用力与具有顶抗力的称为“实”,不用力与没有顶抗力的称为“虚”,那么,太极拳发劲攻击的原则是“避虚击实”。也就是据说为杨班侯拳诀《虚实诀》所说的“虚守实发掌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那就是说,太极拳发劲攻击敌人总是要引诱敌人在用大力中形成“落空”的背势并出现了顶抗,如果敌人没有用大力又觉察不到有顶抗力,反映为“虚”,即使敌人的攻击“落空”,也要十分注意防守而不能轻易发劲攻击敌人。这是因为有的武术高手尽管攻击“落空”,其身体重心平衡仍然十分稳固,迅速变化恢复攻击与化解的能力仍然存在,此时攻击,很有可能不仅失败,而且会遭到敌人的反袭成功。而如果敌人用大力的攻击出现了背势、并出现了顶抗,反映为“实”,则应该不失时机立即攻击。因为此时敌人的顶抗正好是我攻击力量落实的需要,从而可以将我的力量充分作用于敌人;而敌人的用力也正好被我所利用,不仅能够加强对敌人的攻击,还可以充分地消除反作用力。因而“避虚击实”是太极拳发劲攻击的重要特点。外家拳的发劲则是不存在这样“避虚击实”的。

 

⑤太极拳的“即出”由于是使用传递性的力量,又是发生在与敌人十分贴近之时,所以,往往表现为没有明显外形动态变化的,也就是说是“无形”的,那就是往往仅仅是手臂一抖而已,没有明显的手臂伸缩;或者说是“软着陆”后发生的,那就是手臂在尚未与敌人接触之前的伸缩,手臂是没有力量的,只是在与敌人接触的瞬间才发生力量。而不论那种形式,“即出”的力量都是“发劲如弓发矢”转瞬即逝的。这种力量就像是鞭子攻击人,被称为是“一闪即逝”、“一发即收”的。而外家拳的发劲,无论是使用传递性的力量还是局部的力量,一般大多是表现为“有形”的,那就是发劲包括了手臂明显的伸缩;也不存在“软着陆”,手臂伸缩开始的瞬间就是有力量的,而且,很多技法比如顶抗、擒拿、摔跤等还必需要持续地用力。出现如推土机、拖拉机那样的用力现象。其总的特点就像是用棍子攻击人。

 

⑥太极拳的“即出”发生于敌人发生“落空”之际,然而,“引进落空”并不是自己主动的行为,敌人何时“落空”是取决于敌人的,因此,太极拳的“即出”是不属于有具体预先计划的,追求的是无意识。而外家拳的发劲无不都是属于有具体预先计划的,是具有明确的主观意识的。外家拳的这种情况,杨澄甫先生等太极拳家称之为“舍近就远”。

 

太极拳“即出”的这些特点都是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的重要因素。现将太极拳“合即出”之发劲与外家拳“即出”之发劲的不同列表如下:

 

太极拳“合即出”之发劲与外家拳“即出”之发劲的不同

 

太极拳“合即出”之发劲

 

 

外家拳“即出”之发劲

对于“随人而动”

尽量利用“随人而动”,反作用力小

基本上不考虑“随人而动”,反作用力大

对于敌人的力量

利用敌人的“旧力正盛”或“新力已生”

不利用或者利用敌人的“旧力已尽新力未生”

对于“一触即发”

与“折叠”

没有“一触即发”,

有“折叠”

有“一触即发”,

没有“折叠”

对于“避虚击实”

遵循

不遵循

对于“无形”与“软着陆”

存在

不存在

对于预先计划

没有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9922.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