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历史经典 > 六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十四)(正文)

六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十四)

2011-04-25   魏坤梁
核心提示:【第四首第三句原文】 手①快手慢皆非似②。【注释】①手——引申为表示手的动作,如《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搏豺狼,手熊罴,...
  

【第四首第三句原文】

 

    快手慢皆非似

 

【注释】

 

①手——引申为表示手的动作,如《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搏豺狼,手熊罴,足野羊。”文中“手”之义为击杀;上文中的“手”则又引申为表示人体的所有动作。

 

②似——“似”,相象、类似;也表示比较,如宋·刘克庄《浪淘沙》词:“岁晚客天涯,短发苍华,今年衰似去年些。”上文中的“似”引申为表示“属于”。

 

【语法修辞分析】

 

手快手慢皆非似”是对“一羽不加至道藏”的反面阐述,完整的意思就是“手快手慢皆非似至道”。在歌诀中,“似”的宾语“至道”被省略。

 

“手快手慢”为古汉语中的偏指措词,如三国·诸葛亮《前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文中的“异同”是偏指“异”,而“同”仅仅起到陪衬作用,“异同”其意为“有异”。上文中的“手快手慢”也为偏指,其意是指“手快”,而“手慢”只是作为陪衬。

 

【今译】

 

    手快手慢皆非似至道。

 

【讨论】

 

(一)认识不到“手快手慢皆非似”是太极拳之所以难学的一大原因

 

手快手慢皆非似”再次强调否定动作的主动速度是“忽隐忽现进则长”的原因。在太极拳推手中,往往出现一方使得另一方“终不得力,处处落空”,正向习惯思维的人、外家拳观点的人总以为原因是这一方的反应主动敏捷、动作主动灵活。这是最普遍、最容易发生的认识,是太极拳之所以难学的一大原因。确实,动作的主动疾快往往是武术致胜的关键因素,在武术搏斗中,凭借敏捷、灵活的主动反应和动作,有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得对方的攻击“落空”,但实际上成功率是不很高的。因为人的反应和动作速度是有极限的,而且这种主动的反应和动作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延长或速度的变快,精神会越来越紧张,动作反应也会越来越迟钝,使得对方攻击“落空”的成功率就更低了。如果在太极拳推手中,一方是这样的外家拳观点和反应,另一方则是有一定太极拳推手层次之人的话,那么,这一方要想使得另一方的攻击“终不得力,处处落空”,成功率几乎就只能是零。并且,在武术搏斗中,动作的主动疾快往往也是致败的重要因素。因为无论是攻击还是化解,主动疾快过了头,反而会造成自己的被动,给了敌人可乘之机,这在央视武林大会擂台赛上有太多的例子。而对于太极拳,主动的动作快就更不是“忽隐忽现进则长”的原因或奥妙了。太极拳“忽隐忽现进则长”的原因或奥妙只能是“一羽不加”,在动作速度上的表现只能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练太极拳者不动手”。这在推手中的反映,杨振基先生说成是“我不动,跟你走”。所谓“不动手”、“我不动”就是与对方完全等速。物理学中,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以另一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如果与参照物体没有发生位置变化的就认为是“静止”的。这“静止”其实也是对参照物体而言的。我国的古人引申了这一概念,将与参照物体的动作速度保持“不先不后”、没有发生位置变化的,对于参照物体也称为是“静”。太极拳的“虽动犹静”就是这样的意思。而“虽动犹静”就是太极拳的根本,其表现就是“缓应急随”,既不允许“手快”也不允许“手慢”。因此,无论是主动的“手快”还是主动的“手慢”对于太极拳都是错误的。如果在这一点上认识不清,就是在根本问题上对太极拳还不了解

 

(二)单单崇尚“快”不可能是太极拳

 

《王宗岳拳论》中的“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也是“手快手慢皆非似”的意思。然而,现代太极拳界竟然有位赵堡传人在某杂志上说他世代相传的古拳谱上不是这样的,其世代相传的古拳谱上的“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后是一个标点符号,因此“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是一个整句,意思是“耄耋能御众”靠的是“形快”。这种说法纯属凭外家拳观点臆想的信口雌黄。因为其一、1919年民国时的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文字书籍上还没有标点符号出现,连句读符号也没有出现,何来世代相传的古拳谱上会出现标点符号?其二、“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明显与上一句的“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是字、韵、节相对的对偶句,上一句的前一句“察四两拨千斤之句”为八个字,不可能下一句的前一句变成了九个字。其三、现代赵堡所有的太极拳文献中,《王宗岳拳论》的片段仅出现于署写为“雍正六年王柏青”的古拳谱残本中,而“王柏青”的古拳谱残本中没有这句话。现代赵堡太极拳文献中的《王宗岳拳论》就是依据“王柏青”的古拳谱残本,既然“王柏青”的古拳谱残本中没有这句话,何来世代相传的古拳谱上会出现这句话?显然将中国近代民国时太极拳界已经普遍流传的已经有明白句读符号的《王宗岳拳论》中的“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擅改为“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反映某些赵堡传人已经脱离太极拳的轨道了。因为单单崇尚“快”反映已经抛弃“屈伸就”的“缓应急随”了,也就是抛弃“沾粘连随”了。而“沾粘连随”被抛弃了,也就不可能是太极拳了。

 

(三)所谓“太极拳的特点”是“后发先至”和“后发制人”都是错误的

 

与崇尚“快”的观点相反,现代太极拳界有一种所谓“太极拳的特点是后发先至”这样的说法,不少“名家”和“专家”都不忘记在其著作里写上这句话。而对照“手快手慢皆非似”,这句话显然也是错误的。现代太极拳界这句话的出处是陈微明先生的《太极答问》之《太极拳之散手》。原话是:“孙武子曰:知己知彼,后人发先人至。太极听劲全是知彼功夫。能粘住敌人,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必须清楚:陈微明先生在这段话之后,紧接又写了“粘住之后则可听彼之劲,急动则急应,缓动则缓随”。显然,陈微明先生引述孙武的话“知己知彼,后人发先人至”主要是说明如果能够“知己知彼”了,“后发”也是能够“先至”的。因为“后发”是古代任何兵法的禁忌,“后发”在一般的情况中必然会导致受制挨打,是打败仗的重要原因之一。《汉书·项籍传》就记载了“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实际上,“后人发先人至”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的原话是:“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知己知彼”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的原话是:“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显然孙子认为“后人发”是“患”,而能够变“患”为“利”,十分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知己知彼”。中国的古代兵法认为如果能够“后人发先人至”,往往效果比“先发制人”还能够出奇制胜,但这是在具备“知己知彼”等特殊条件下才能应用的高难度、高水平的兵法。因此,《荀子·议法》说:“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子兵法》中所记载的一个“后发先至”战例就是由于“知己知彼”为十分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形成的一个极特殊的战例。过程是因为敌方已经“先发”而且路程短,就故意以再“后发”麻痹敌方,结果敌方中计而“慢行”,然后借敌方不知情的机会,加倍“快行”,从而达到了“先至”,其实这是一着险招。陈微明先生用了“孙武子曰:知己知彼,后人发先人至”的意思显然是太极拳的“听劲”也能“知己知彼”,因此才能“急动则急应,缓动则缓随”。不是说太极拳可以“后发先至”。因为“后发先至”明显反映的是动作速度先慢后快。对于太极拳而言,就是在与别人接触中发生了主动,那么,“后发”的结果,如果对方是攻,必然会发生“顶”;如果对方是退,又必然会发生“丢”。而“顶”与“丢”都是“粘住之后则可听彼之劲,急动则急应,缓动则缓随”的禁忌。陈微明先生怎么可能说太极拳可以“后发先至”呢?陈微明先生在《太极答问·太极拳之推手》中还引述李亦畬先生的话“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就是说太极拳的反应必须是“不先不后”到“如皮燃火”时不想皮肤被火燃到与“如泉涌出”时不想衣服被水沾到这样的反应。这样“不先不后”的反应怎么会是“后发先至”呢?

 

在八十年代才出现的“竞技推手”中,有这样的情况,那就是谁先攻击,往往不仅攻击不到对方,反而被对方成功攻击到。对方似乎是“后发先至”,其实是对方在谁发生攻击的瞬间同时实施了有效的化解与反攻击。谁的“先发”攻击与对方的“先至”化解与反攻击是同时的,如果对方的化解与反攻击略微滞后,“先至”那就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这种情况是不能用“后发先至”来表述的。传统的太极拳推手中更是不存在这种情况的。正确的传统太极拳推手靠的完全是李雅轩先生所说的“是松松的、轻轻的、虚虚地去跟之随之而动”、“不必勉强找机会去打,在机会成熟时,它自会送上手来”,对于对方的攻击是“不先不后”地加以化解的,是不存在“后发”化解的;而一旦符合可以攻击的机会出现,那就是《打手歌》所说的“合即出”,也是不存在“后发”的。可见无论竞技推手与传统的太极拳推手中都是不存在“后发先至”的。

 

如果认为陈微明先生是将“不主动抢先”称为“后发”,将“疾速发劲”称为“先至”,这“后发”也是一种容易令人误解的与普遍的“后发”概念不同的不恰当的说法,与《孙子兵法》中的“后人发先人至”的意思也是不符合的。所以将陈微明先生的“后人发先人至”解释为普遍一般概念的“后人发先人至”纯属断章取义、牵强附会,是错误的。

 

现代太极拳界更有一些人夸大了太极拳最常见的“缓慢”锻炼形式,说“太极拳的特点是后发制人”,甚至说:“太极拳的特点是能够以慢胜快”。这些说法在太极拳的古拳谱上、近代太极拳的著作上更都是没有根据的、与经典的太极拳谱理论相违背的,也是根本不能被武术实际所证明的,因此都是对太极拳的歪曲篡改,是十分错误的。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8924.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