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历史经典 > 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8)(正文)

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8)

2010-12-10   武魂   梅墨生
核心提示:  (续上期)   原文:太极正功解   太极者,元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元。元也者,太极也,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
  

 

  (续上期

   

  原文:太极正功解

   

  太极者,元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元。元也者,太极也,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夫元者出入,方者进退,随方就元之往来也。方为开展,元为紧凑,方元规矩之至,其孰能出此以外哉?如心得手应,仰高钻坚,神乎其隐显微明。而且明生生不已,欲罢不能也。

   

  笺注:①“杨本”之“不离此元”后失“元也者”三字。“杨本”、“吴本”均将“元者出入,方者进退”作“元之出入,方之进退”。②“其孰能”,“杨本”、“吴本”均误作“其就能”。“如得心应手”处,“杨本”、“吴本”均作“如此得心应手”。元,通圆字。

   

  按:太极正功只在“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元”。方中寓圆,圆中寓方,随方就圆,随圆带方,开中合,合中开,太极之功在焉。

   

  原文:太极轻重浮沉解

   

  双重为病,干于填实,与沉不同也,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易也。双浮为病,只如漂渺,与轻不例也。双轻不为病,天然清灵,与浮不等也。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为病。半者,半有著落也,所以不为病,偏者,偏无著落也,所以为病。偏无著落,必失方元,半有著落,岂出方元?半浮半沉为(),失于不及也,偏浮偏沉,失于太过也。半重偏重,滞而不正也。半轻偏轻灵而不元。半沉偏沉,虚而不正也。半浮偏浮,茫而不元也。夫双轻不近于浮则为轻灵,双沉不近()重则为离虚,故曰:上手。轻重半有著落,则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盖内之虚灵不昧,能治于外气之清明,流行乎肢体也。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徒劳掘井不及泉之叹耳。然有方元四正之手,表里精粗无不到,则太极大成,又何云“四隅出方圆”矣。所谓方而圆,圆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

   

  笺注:①“漂”字误,应为“飘”,②“为”后失“病”字,当补上。③“病”后失“手”字,应补上。④“李本”之“治于”应为“致于”。⑤“吴本”、“杨本”均作“则已极大成”。

   

  按:双沉、双轻为得,双浮、双重为失。“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实”(武禹襄)。本段文字说的都是虚实关系。主张轻灵而不滞重,但要不失沉着。陈鑫说:“拳者,权也”,权衡之微妙之不易,当局者自知。于“沉实”中求“自尔腾虚”、“离虚”,这是本文献的一大独见,也是一大贡献。郝为桢当年教孙禄堂所说的如水中立足,仿佛此意。笺注者以为“超乎象外”之“象”在人身形中求之,“得其寰中”之“寰”,则应在太极圈意上领会。

   

  原文:太极四隅解

   

  四正即四方也,所谓掤捋挤按也。初不知方能使元,方圆复始之理无已,焉能出隅之手?缘人外之肢体,内之神气,弗轻灵方元,四正之功,始出轻重浮沉之病,则有隅矣。譬如半重、偏重,滞而不正,自然为采挒肘靠之隅手,或双(重填)实,亦出隅手也。病多之手,不得已以隅扶之而归元中,方正之手,虽然至底者,肘靠亦及此,以补其所以云尔。然后功夫能致上乘者,亦须获采(挒)而仍归大中至正矣。是四隅之所用者,因失体而补缺云。

   

  笺注“杨本”之“方能使元”作“始圆”。②“李本”之“双重填实”失“重填”二字,应补上。③“杨本”、“吴本”均将“然后功夫”误为“春后”。“李本”后失“挒”字,应补上。

   

  按:本段文字说,因四正手未做好,或不得已,才有四隅手来扶正归圆。但无论四正四隅手必归乎中正始可,此太极之大本也。

   

  原文:太极平准腰顶解

   

  顶如准,故云顶头悬也。两手即平左右之盘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准,所谓轻重浮沉、分厘丝毫则偏,显然矣。有准顶头悬,腰之根株、下尾闾至囱门也。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变换取分毫,尺寸自己辨,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对待有往来,是早或是晚。合则即发去,不必灵霄箭。涵养有多少,一哈而之远。口授须秘传,开门中天见

   

  笺注:①“杨本”、“吴本”均作“立如平准”。②“杨本”、“吴本”均作“腰之根下株”。③“杨本”、“吴本”均作“两平转”。④“杨本”、“吴本”均作“合则放发去”。⑤“李本”将“凌霄箭”写作“灵宵箭”,误。“一哈而之远”,“杨本”与“吴本”均作“一气哈而远”。“中天见”,“杨本”、“吴本”均作“见中天”。

   

  按:“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王宗岳)乃是经典太极拳论,此文献与之均合。“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车轮两命,一互摇又转”均是太极拳准则。“涵养”乃指充实内功之养气功天,积贮愈多,则用时之“一哈”才能“而之远”。最后一句乃是过来人语,得法得诀,才能开门见天也。有种论点认为太极无秘可言,更无内功可传,是对太极拳功的一种片面见解。如是,则张三丰《内功练丹秘诀)岂非无用?关于内功,知者自知,不知者自不知。如前所述,太极拳是由拳与功、内与外、性与命内容组成的。

   

  原文:太极四时五气解图(编者:图刊出时略)

   

  笺注:披览此图,可见嘘(木、东)、呵(火、南)、哈(金、西)、吹(水、北)以及呼吸(土、中央)的吐纳关糸。李经梧老师说太极拳是导引术与吐纳术、内丹术的结合。笺注者曾从师友处学得道家六字诀法,与此大同小异,其异在于肺金之哈在“六字诀”中为“咽”,余全同。注意:中央脾土练时为“呼”,而吸则贯穿于诸脏与五方也。道家功法之一脉相承于此也可见一斑。而不知四日寸五气之练功者多矣,故云“去道日远”。

 

 

 

   

  原文:太极血气根本解

   

  血为营,气为卫,血流动于肉、膜、络,气流行于骨、筋、脉。筋甲为骨之余,发毛为血之余。血旺则发毛盛,气足则筋甲壮。故血气之勇力出于骨皮毛之外壮,气血之体用出于肉筋甲之内壮。气以血之盈虚,血以气之消长,(消长盈虚)周而复始,终身用之不能尽者矣。

   

  笺注:“李本”之“周而复始”前失“消长盈虚”四字。此段文字,所言均与中医学通。其重视“内壮”之主张昭昭。拳论讲.“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武禹襄),医理讲:“气为血之帅”。郭云深谓:“将人身中散乱之气,收纳于丹田之内”,皆此之类也。气通血旺,病患悉除而内力日增矣。

   

  原文:太极力气解

   

  气走于膜脉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于筋脉,象也。气血功于内壮,血气功于外壮。要之,明于气血二字之功能,()知力气之由来矣。()气力之所以然,自知之。则能用力行气。分别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侔。

 

[NextPage]

   

  笺注:①“杨本”、“吴本”均作“膜络筋脉”。②“李本”“知力气”前失“自”字,应补上。“矣”后应加“知”字。“杨本”、“吴本”最后一句为“自能用力行气之。分别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侔也”。侔,等同之义。

    按:传统学术思想尚神意,尚气象而相对轻视形质,内壮之说亦然。气前血后,则为内壮,血前气后则为外壮。太极拳练的是气走筋膜脉络。

   

  原文:太极尺寸分毫解

   

  功夫先炼开展,后炼紧凑。开展成而得之,才讲紧凑。紧凑得成,才讲尺寸分毫之理也。然必十寸为尺,寸必十分,分必十毫,其数在焉。故云:对待者数也,知其数则能得尺寸分毫也。要知其数,非秘授而能量之者哉

   

  笺注:①“杨本”、“吴本”此段为“紧凑得成,才讲尺寸分毫,由尺住之功成,而后能寸住,分住毫住,此所谓尺寸分毫之理也明矣”。“李本”无此段文字。

    按:先求开展,后炼紧凑,此太极练功步骤。而紧凑后之尺寸分毫之数,则非常态可知。知数“非秘授”不可,如何知数?必“听劲”功深始能知对方之劲力及劲力源头也。

   

  原文:太极膜脉筋穴解

   

  节膜、拿脉、抓筋、闭穴,此四功由尺寸分毫得之后而求之。膜若节之,血不周流,脉若拿之,气难行走,筋若抓之,身无主地,穴若闭之,神昏气暗。抓膜节之半死,单脉拿之似亡,单筋抓之劲断,死穴闭之无生。总之,气血精神,若无身何有主也?如能节拿抓闭之动,非得真传不可能也

   

  笺注:①“杨本”、“吴本”为“申脉拿之”,似错讹。②“杨本”、“吴本”均作“点传”。

   

  按:节拿抓闭之功,乃武当、少林派均珍视之功,因其可以迅速击败敌手也。欲行此四功,当通医理。不知此功不能用,既知此功又岂可轻用?

   

  原文:太极字字解

   

  挫揉捶打,按摩推拿。开合升降,此十二字皆用手也。屈伸动静。起落缓急,闪还撩了,此十二字,于己气也,于人手也。转换进退,于己身也,于人步也。顾盼前后,于己目,于人手也。即瞻前眇后,左顾右盼也。此八字关乎神矣。断接俯仰,此四字关乎意劲也。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劲意神俱断则俯仰矣。手足无着落耳。俯为一叩,仰为一反而已矣。不使叩反,非断而复接,不可对待之字以俯仰为重,时刻在心身手足,不使断之,无接则不能俯仰也。求其断接之能,非见隐显微不可,隐微似断而未断,见显似接而来接,接接断断,断断接接,其意心神体,神气极于隐显,又何虑不沾粘连随哉?

   

  笺注:①此四字后,“杨本”、“吴本”均有“于己于人”四字。②此四字后,“杨本”、“吴本”均有“于己于人”四字。③此四字后,“杨本”、“吴本”均有“于己于人”四字。④此四字后,“杨本”、“吴本”均有“于己于人”四字。⑤此四字后,“杨本”、“吴本”均有“于己于人”四字。⑥此四字后,“杨本”、“吴本”均有“于己于人”四字。⑦“杨本”、“吴本”作“心身体”。

   

  按:用手即对待推手时之可运用之手法。于己气,于人手,是说知己与知人。转换、顾盼之类均然。有断劲、有接劲、有俯劲、有仰劲,均神意气劲之运用也。“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总是以神意为主。有类书法用笔之“笔断意连”、“迹断意不断”。断接劲路在隐显间求之,必于心身知觉中体会。

   

  原文:太极节拿抓闭尺寸分毫解

   

  对待之功,既得尺寸分毫于手,则可量之矣。节膜、拿脉、抓筋、闭穴(则难),非自尺寸分毫量之不可得也。节不量由接而得拿,拿不量由摩而得抓,抓不量由推而得拿,闭不量,不能其穴,由尺盈而缩之寸分毫也。此四者虽有高授,(然)非自己功夫久者,无能贯通焉

   

  笺注:①“杨本”、“吴本”于“矣”字后多如下句“然不论节拿抓闭之手易”。“李本”于“闭穴”字后失“则难”二字。②“杨本”、“吴本”作“由按而得膜”。③“杨本”、“吴本”作“由摩而得脉”。④“杨本”、“吴本”为“闭非量,而不能得穴”,“非”字不如“不”字确。“李本”之“不能其穴”应改为“不能得穴”更确。“李本”于“非自己功夫”前应加一“然”字。

   

  按:据笺注者知,杨家、陈家旧传均有节拿抓闭之功,今已鲜见矣。此四功法有连贯次第,如“由接而得拿”是说对待之际,先接手而后有拿劲。此皆手法细腻功夫精纯者始能为之。昔太极研究家严翰秀先生曾向李经梧师请教,说手时,“能说到即能做出”,故严先生认为李师是少见的“心知身知”之名家。有传授又需自己苦练,否则不可能功夫上身。

   

  原文:太极补泻气力解

    补泻气力于自己难,补泻气力于人亦难。补自已者,知觉功亏则补,运动功过则泻,所以求诸己不易也。补于人者,气过则补之,力过则泻之,此胜彼败,所由然也。气过或泻,力过或补,其理虽一,然其有详夫过补,为之过上加过,过泻为之缓,(他)不及他,必更过,仍加过也。补气泻力于人之法,均为加过于人矣。补气名曰结气法,泻力名曰空  力法。

   

  笺注:①“杨本”此句为“其理虽亦然,其有详夫过补”。②“过泻”,“杨本”、“吴本”均作“遇泻”。“李本”失一“他”字,应补上。

   

  按:补、泻二字,传统医学用之甚多。谓补不足(正气),损(泻)有余(邪气)也。太极功之论补泻可自用可施人,是说我气我力彼气彼力之增减也。结气即充实团结其气也。“以气运身”、“气敛入骨”、“气沉丹田”,即上行气与下行气之凝聚汇合于丹田也。此谓补己。补于人者,谓对待时己内气不足则需补充之,“劲由内换”、“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继续给劲也。泻力即空力法,于己身则谓用力过则松开之意,于人则谓“引进落空”,使对方如踩空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之意。空力法是中上乘功夫,所谓“妙手空空”(陈鑫)。杨禹廷师爷谓把自身练成“衣服架子”,即无处不能空也。

   

  原文:太极空结挫揉论

   

  有(挫)空、挫结、揉空、揉结之辨。挫空者则力隅矣。挫结者(则)气断矣。揉空者则力分矣。揉结者则气隅矣。若结揉挫则气力反,空揉挫则力气败。结挫揉则力盛于气,力在气上矣。空挫揉则气盛于力,气过力不及矣。挫结揉、揉结挫,皆气闭于力矣。挫空揉、揉空挫,皆力凿于气矣。总之,挫结揉空之法,亦必由尺寸分毫量之,不然无挫揉,平虚之灵结,空何由致于哉

   

  笺注:①“杨本”、“吴本”末段为“亦必由尺寸分毫量,能如是也,不然无地之挫揉,平虚之灵结,亦何由而致于哉?”显然不如“李本”确。

   

  按:看来挫空、挫结、揉空、揉结均为手法劲力之细腻功夫。笺注者功浅知狭,尚难一一详注。唯师传曾谓:挫功,乃对待时吃住对方劲路而揉问之使失中也。结,应当是令对手身板硬如木棍,则可发放矣。空,则应当是令对方落空也。凿,音作,通透意。

   

  原文:懂劲先后论

   

  夫未懂劲之先,常出顶偏丢抗之病,既懂劲故然病易出,劲既懂可以出病?缘劲似懂未懂之际,正在两可,断接无准,故出病。神明及犹不及,俯仰无著,亦出病。若不出断接俯仰之病,非真懂劲,弗能不出也。胡为真,因视听无由,即(未)得其确。知眇瞻顾盼之视,觉起落缓急之听,知闪还撩了之运,()转换进退之动,则为真懂劲,则能接及神明,及神明自攸往有由矣。有由者()于懂劲,自得屈伸动静之妙。有屈伸动静之妙,开合升降又有由矣。由屈伸动静,见入则开,遇出则合,看来则降,就去则升,夫而后才为真及神明也。明也,岂可日后不慎于行坐卧走、饮食溺溷之功有关也。所谓及中成大成也哉。

   

  笺注:①“杨本”、“吴本”之“常”作“长”,“偏”作“匾”,误。②“杨本”、“吴本”之“手”作“乎”。③胡为,何为。④“李本”“即”字应为“未”字。⑤“李本”“转换”前失“觉”字,应补上。⑥“李本”“者”字后应补“由”字。⑦“杨本”、“吴本”误“降”字为“详”。⑧“杨本”、“吴本”均无“有关也”三字。

    按:此段文字论述懂劲之先与懂劲之后,极为清楚。关于真懂劲,王宗岳名论:“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此文谓.“见入则开,遇出则合,看来则降,就去则升”,乃是关耍,不懂开合即不懂太极。

   

  原文:尺寸分毫在懂劲后论   

 

  在懂劲先求尺寸分毫,为之小成.不过末技武事而已。所谓尺于人者,非先懂劲也。如懂劲后,神而明之,自然能量尺寸,能量才能节拿抓闭矣。知膜脉筋穴之理.要必定明存亡之手。知存亡之手,要必明生死之穴,其穴之数安可不知乎?知生死之穴数,乌可不明闭而不生乎闭而无生乎存亡二字,一闭之而己

   

  笺注:①“杨本”、“吴本”末段为“乌可不明闭而无生平?是所谓二字之存亡,一闭之而已尽矣”。

   

  按:此文的一贯观点是得道为上,武技末事。生死存亡之手与生死存亡之穴,乃是重点。古有大穴三十六,小穴七十二之说。既需知其闭,又需知其生,是谓懂用劲之处。待续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7875.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