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合劲:拧裹、钻翻、螺旋、崩砟、惊弹、抖搜。
(二)十三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中);正隅、虚实、收放、吞吐、刚柔、单双、重(轻)。
(三)五法:进法、退法、顾法、盼法、定法。
(四)八要:掤要撑,捋要轻,挤要横,按要攻,采要实,挒要惊,肘要冲,靠要崩。
(五)全力法:前足夺后足,后足站前踪,前后成直线,五行主力攻。
打人如亲嘴,手到身要拥,左右一面站,单臂克双功。
《五字经诀》的印证资料
杨班侯所传《五字经诀》,还从其他渠道有所流传。它们相互印证、补充,说明《五字经决》的早期存在,也进一步说明杨班侯所传《九诀》的早期出现。
在姚馥春、姜容樵着《太极拳讲义》中,有乾隆抄本太极拳《二十字诀》一篇,全文如下:
披闪担搓歉,黏随拘拿扳。软掤搂催掩,撮坠续挤摊。
姜容樵以为这是二十字的技法或要领,并对每次做了解释。与《五字经诀》对比可见,这显然是“五字经诀”的缩写,将二十个句子按照第一字缩为二十个字,以便记忆。吴孟侠在《五字经诀》注解中,第一行就用括号说明“这是二十字冠顶之诀”。所谓“二十字冠顶”,就是指用二十个字进行记忆的方法。姜容樵所录《二十字诀》中的“续”字,当为“继”字之误。由此可见,该诀在乾隆时已有流传,但已将原诀失传,二十句只剩下二十个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