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流派 > 杨式太极 > 杨氏太极拳的“起势”练法(正文)

杨氏太极拳的“起势”练法

2012-02-01   陈雄
核心提示: 教授我练拳二十几年的恩师林墨根先生说:“不要小看‘起势’动作简单,其要领贯穿于整套拳架的松柔与松沉之中。”亦有练家喻“起...
  
       教授我练拳二十几年的恩师林墨根先生说:“不要小看‘起势’动作简单,其要领贯穿于整套拳架的松柔与松沉之中。”亦有练家喻“起势”乃太极拳架之母,确实言之有理。有些拳师这样说:“起势难。”说难不是说动作的姿势难,而是说起势没有动力源,因为太极拳的动,不能是自己的动,也就是说不能是配合的动。因为在起式之前没有动力源,此时手臂、胳膊是抬不起来的,抬起来了就是人为的乱动,应该是用松沉至脚底的地面反座力启动多少就动多少,少动一点是不到头,多动一点就是过,就是妄动。太极拳要求“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欲在手上有内劲要从腿下求,一点有劲全身求。即所谓求“整劲”。如具有整劲,在起势中就能体悟到。
 

      一、在练此势两臂未举之前,应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自然站立,立身中正(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对应成一直线),全身放松(其中肩井穴、膻中穴、劳宫穴、涌泉穴尤为重要),头颈竖直松开上领,下颌略向后收,两眼向前平视,静心平气。随后在意念的带领下,缓慢从上到下依次松头顶、松面部、松颈部、松双肩、松胸部、松背部、松腹部、松胯部、松大腿、松双膝、松小腿、松踝关节、松脚背、松脚跟、松涌泉穴、松脚趾。放松下沉时,意念犹如水流,水流至哪里,就松到哪里,随着松开的身势下沉,腿膝脚处亦相应微曲,但膝盖不宜突出脚尖,松沉至脚底就身势立稳了,人的重心落在脚底涌泉穴。然后准备做起势动作。

 

      二、虚心实腹、松肩垂肘、松腰塌胯的沉至脚底之后,大脚趾和二脚趾慢慢抓地,提肛收腹吸气(提肛收腹是内收,是收到命门穴上,不是收到胸肺部位),身势缓慢撑起,脚下有肩挑重担撑起立身的感觉(当然腰脊没有真的象挑重担那样受力)。双手(两手之距稍宽于肩)在地面反座力的作用和腰力的带领之下,均匀的向上抬起,要意念胳膊用劲,练到位时有手臂较为沉重的感觉。撑起时要意念脚脚、小腿、大腿、臀部、腰背、颈后、脑后节节贯穿的用劲。此时手随势而起,身体重心还在脚底涌泉穴。待双臂向前轻轻抬起距略高于肩胛的三分之二行程时,手指朝前伸,中指端意念上领。从梢节一沾而起,中节相随,根节相摧,继续把双臂抬起举至略高于肩,膝盖伸直,同时松开脚尖,身体重心转换于脚跟,有自海底上拔之意。这是节节贯穿的“以梢带根”的练法,亦有拳家称为“端引”放松之法。

 

      三、含胸拔背的带动两手小臂环状收回,注意放松肘关节,意念掤劲在小臂阳面。

 

      四、松肩坠肘的两手分开,手掌心好象降落伞那样准备落下来。同时膝微曲,身势下沉。脚趾松开,胸部放松,缓慢呼气,把手肩忘掉,双手慢匀下落。意念泉水从胸流至腹,腹就松。意念水流至臀部,臀部就松。流至大腿,大腿就松。流至膝盖,膝盖就松,流至小腿腿,小腿就松。流至踝关节,踝关节就松,此时双手应垂肘、塌腕、舒指,腕指不要跑气,气固在手掌之中的劳宫穴。意念泉水流到脚背就同时松手腕,流到脚趾就同时松手指,一直松至脚心中涌泉穴。命门穴要尽量饱满,意气自天入地,从百会穴到涌泉穴上下一气贯通。手随身势下沉而落,膝盖不宜突出脚尖,最后把身体重心转换在脚跟与涌泉穴的中间。

 

      在以上练法里值得着重体悟的是带动手肢的源动力和意念松沉、撑劲的部位。两手向上抬起的源动力是地面反座力,两手小臂环状收回的源动力是含胸拔背,两手下落的源动力是身势下沉。从上往下松沉时要意念放松身体前面的有关部位,从下往上撑起时要意念身体后面的有关部位用劲。

 

      为了提高练习起势的兴趣与验证体悟的质量,不妨按以下所述去增加一点感性认识:叫拳友在当自己做起势初双手垂下之时,他张开左右手之拇指与食指,分别用其虎处口处按住自己左右手小臂的下部或上部(按下部比上部受力大,视功力深浅而定),用硬力往自己身后逐渐加大。自己接住对方来力后,按起势要领松至脚底涌泉穴,同时松至手指,双手缓慢抬起上升,当升至一定高度时,手臂掤劲自然使对方站立不稳或向后跌出。若自己被对方按后双手之臂举不起,则说明自己上未松至劳宫穴,下未松至涌泉穴,所以未有内劲来自脚底发出的体悟,需要细心思悟松沉和意气贯穿合成整劲的拳理拳法。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school/1096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