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流派 > 杨式太极 > 杨式太极拳发劲(正文)

杨式太极拳发劲

2011-10-06
核心提示: 杨式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内家拳术。功夫讲究内外兼修,用劲讲求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做到以心行气,以气催形……  劲分...
  
 

 

      杨式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内家拳术。功夫讲究内外兼修,用劲讲求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做到以心行气,以气催形……
 
  劲分为明劲与暗劲,明劲形与外,暗劲形与内。太极拳的劲指的是暗劲(亦称内劲)。发劲时要内外合一,周身一气,将全身的力量发到出击点上,从而达到后发制人、克敌制胜的目的。杨式太极拳不仅拳、肘、肩、脚、膝、梢节和主要关节能发劲,而且周身各个部位都能发劲。
 
    古拳谱中说:“全身无处不弹簧。”如太极拳中的、捋、挤、按、采、列、肘、靠等八门劲中的劲,在发劲时肘、肩、膝、胯等主要关节都处于适度的放松、弯曲状态之中,因而全身上下蕴藏着弹性。这种弹性在与对方相粘着点上就好比安上一只适度的弹簧,当对方向我进劲时,该弹簧便会被压而缩短并由此而产生外弹力;当对方来劲变小或后撤时,该弹簧又会随着压力的减退而项弹出去,并因此而减弱了外弹力。同理胸部、胯部均可产生反弹力。这就是太极拳的弹簧劲,也是周身各个部位都能发劲的道理。
 
    从外形上看发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实质上只有尺劲与寸劲两种。尺劲与寸劲是指力量在对方身上起作用的时间而言。初学发劲或没有得到沉劲的只会发尺劲,习练久了懂得沉劲的才会发寸劲。
 
    尺劲以后脚向前蹬为主要动力,节节贯串,由下而上,顺势涌出。如与人交手发劲时,劲即起于脚主宰于腰形手达于梢,做到跟节起,中节随,梢节追,重心先偏后腿。发劲时右腿弓,左肢蹬,重心快速前移产生惯性,催动右手向前发劲。只有意识指挥,内气贯通,才能在发劲的一瞬间汇聚全身的力量发到出击点上。尺劲由于力的作用时间长,能将对方掷出很远。这在形式上与掷出石头、瓦片不同,但用力的方法很相似。优点是不会使对方受内伤。对功夫不深、腰胯不活的初学者可多用尺劲。
 
    寸劲是快速的弹力,与压缩之弹簧忽然弹出原理相同。它是在与人交手发劲时在较短距离内一瞬间将全身力量发到出击点上。由于时间短、速度快、内劲整,产生出极大的压力与震撼力,能入里透内,使对方造成内伤。因此,寸劲以不轻易发为宜。高手发劲时考虑到对方的耐受程度而不想超过份量,但一般较难做到。
 
    对发劲的时机和部位决不可忽视。要顺依在客观条件的变化,因势利导,得机得势,将劲在适当的时机发在对方最要紧的部位。
 
    总之,太极拳的发劲有其内在的特定精义,必须细心揣摩、领会。日积月累,功到自成。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school/10209.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