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流派采风 > 太极传天下 根在陈家沟(三)(正文)

太极传天下 根在陈家沟(三)

2008-09-08   taiji.net.cn
  
“太极拳乡的传奇之旅”系列之三

太极传天下 根在陈家沟


大河报记者 许笑雨/文图


陈氏功夫流布四方 太极形成多个门派

  在陈家沟考察太极拳的历史,我发现一些“局外人”对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表面上看他们与太极拳没多少关系,可正是因为他们无意识地穿针引线,太极拳的历史才变得丰富多彩。

  陈德瑚算是一位——没有陈德瑚,就没有一代名手杨露禅,但他与太极拳的关系并非仅限于此。当年,陈德瑚在河北永年开太和堂药铺,租的是大户武氏的房子。杨露禅艺成之后回到老家寄居在太和堂,授拳自给。武家弟兄几个羡慕杨氏的拳技,便近水楼台先得月,从师于杨露禅,演练陈氏太极拳老架。入门后的老二武禹襄认为杨露禅教拳有所保留,便于1852年亲赴陈家沟,求学于陈长兴。当时陈长兴年事已高,其子陈耕耘又在山东走镖,便将其转荐给同族的陈清萍。陈清萍是陈氏太极拳小架创始人陈有本的弟子,拳架小而紧凑。这时武禹襄始知陈长兴所传为陈氏老架,清萍所传为陈氏小架。

  我们在读武侠小说时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节,凡是集各家武功之大成者,往往都有阴差阳错或是因祸得福的学武经历。武禹襄就是这样。他从陈清萍学拳月余,便得其要领,回去后对家人说:陈氏太极拳的精妙之处,我已经领会了,剩下的就是下苦工夫了。

  经过潜心研习,武禹襄将所学的功夫修改为既不同于陈氏老架、新架,又不同于杨氏大架、小架的太极拳新型套路。武禹襄的新套路动作轻灵,紧凑缠绵,自成一家,后人称其为“武氏太极拳”。武禹襄与其他拳师不同,他是个地主,不需要靠教授太极拳来维持生计,他练太极拳完全是出于个人爱好,所以当时其拳法流传不广,只有他的外甥李亦畲得了他的真传。后来李亦畲将拳法传给郝为真,郝以授拳为生,“武氏太极拳”才得以发扬光大。

  如今武林中公认的太极拳门派,除了陈氏鼻祖、杨氏、武氏之外,还有吴氏、孙氏与和氏太极拳。杨露禅次子杨班侯小时候跟着武禹襄读书,杨露禅曾问班侯的天赋如何,武禹襄答:“读书不甚聪敏,习拳极易领悟。”杨露禅就请武禹襄教班侯太极拳。

  杨班侯学得“武氏太极拳”后,自成杨氏小架,后收满族人全佑为徒,全佑又传给儿子鉴泉,后鉴泉从汉姓吴。吴鉴泉曾在上海开办武校,他将所学拳路修改定型,自成一派,是谓“吴氏太极拳”。

  孙禄堂是“孙氏太极拳”的创始人,他早年拜在“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形意拳名家郭云深门下,深得形意拳的精华,又师从八卦掌名手程廷华学得八卦掌法,在武林颇有声望。孙与“杨氏太极拳”的一代宗师杨澄甫(杨露禅之孙)是结拜兄弟,曾几次要求与杨“交流”拳技,杨澄甫都以“各守所长足矣”而推辞。

  民国初年,年逾五十的孙禄堂仍是学拳心切,恰逢武氏太极名家郝为真在北京染病,孙慷慨相助,周到照顾。郝为真病愈后,将平生所学尽数传授给孙禄堂。后来,孙禄堂将形意、八卦、太极精华融为一体,自成“孙氏太极拳”。

  曾授艺给武禹襄的陈氏十五世陈清萍,师承族叔陈有本,在温县赵堡镇教拳,演练陈氏小架。慢慢地,他在陈氏小架的基础上再行修改,形成了小巧紧凑、逐步加圈、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提高拳艺的练习套路。后来他的著名弟子和兆元之徒郑五清、郑锡杰等人赴西安等地授徒,此套拳法开始流传开来,并被称作“赵堡架”或“和氏架”。“和氏太极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今,在陈家沟村的中心位置,建起了陈氏家祠,在这里,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太极拳的发源和传播过程。无论是杨氏、武氏、吴氏、孙氏、和氏,他们的拳法都是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的根都在河南温县的陈家沟。”

陈氏叔侄北平授拳 武功武德誉满京华

  陈氏家祠外是一个开阔的广场,东西两面设有回廊,正中是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的铜塑头像。广场上,三五成群的少年正在练拳舞剑。村主任张蔚珍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最近20年,陈氏太极拳的发展很快,条件也比过去好多了。张蔚珍介绍说,为发展传播陈氏太极拳做出贡献的陈家沟人,最早的还要数陈发科和陈照丕叔侄二人!

  张蔚珍一边说,一边领着记者来到村子南面的陈照丕陵园。说是陵园,其实只有百十平方米的面积,里面除了陈照丕的墓冢、墓碑以外,密密麻麻的满是徒弟们立的石碑。

  陈氏十八世陈照丕是当代太极拳名手,生于1893年,卒于1972年,是“牌位大王”陈长兴的嫡系后裔。陈照丕幼年时身体很差,被人称作“药罐子”,8岁起随父亲学拳,5年之后,诸病皆除,拳法也已入门。之后,陈照丕从其叔祖陈延熙、陈鑫、三叔陈发科练习太极拳械,这3位也都是当时的太极拳高手。成人后,陈照丕曾到甘肃、河北一带授拳。关于陈照丕,武林中广为流传的是他在北京立擂的传奇故事。

  1928年秋,北平著名药店同仁堂的老板乐佑申、乐笃同托人请陈家沟拳师赴京授拳,大家都推举陈照丕前往。这样,陈照丕成为在京城教授陈氏太极拳的第一人。此前,京城里流传的太极拳皆是杨露禅的“杨氏”,随着陈照丕的到来,这里的人们才领略了陈氏太极拳的风采。

  在北平的河南同乡会里,有个清末翰林叫李庆临,他常以太极拳发源于自己的故乡而自豪。结交陈照丕后,他对陈的武德武功十分钦佩。于是他在《时报》上发表文章,宣传陈氏太极拳既有攻防技击的神力,又有延年益寿之奇效。而《北平晚报》也跟着报道,称“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诸多先辈名手陈王廷、陈长兴早已中华闻名,今陈长兴四世孙陈照丕漫游到此,小作逗留,暂下榻南门外打磨场杜盛兴号内,如有爱好,要交膀者,莫失良机……”

  一时间,北平各界武术爱好者纷纷来访,每日应接不暇。不得已,陈照丕只得在河南同乡会的资助下在宣武楼立擂,与来访者一一过招,结果连打17天未有能敌者,陈照丕因此声名远播。北平的17家单位和学校争着聘请陈前去教拳。1929年,南京市市长魏道明一再邀请陈照丕到南京授徒,而京城的弟子则坚决不同意他走。无奈之下,陈照丕向弟子们承诺:再从陈家沟请一个武功更高的师傅来教他们。

  陈照丕说的这个人就是他的三叔陈发科。当陈发科来到北平之后,陈照丕去了南京。

  陈发科是陈长兴的曾孙,是近代太极拳史上的代表人物,不但武功高强,而且为人谦虚。与人谈论功夫,他总是爱说“我不中”;与人比试,他从不伤对方身体。时间长了,武林中人干脆就叫他“陈不中”。

  陈发科在北平期间,曾被邀请作为顾问去参加武术比赛。研究比赛的规则时,有人提出以15分钟为限,陈说时间太长,只需裁判口中念“一、二、三”即可。东北大学武术教练李剑华犹豫道:“那么快能决出胜负吗?”陈笑答:“咱俩可以试试。”李剑华身高六尺,体重100多公斤,擅长八卦掌。李剑华刚抬掌近身,就被陈发科用内劲“弹”出一丈开外,但身体完好无损。李剑华佩服得五体投地,遂拜陈发科为师。于是比赛的规则采用了陈发科的建议。

  比赛期间,当时全国一流的摔跤手沈三莅要与陈发科比试,陈发科便伸出双臂,让沈抓住。在场的人都瞪大了眼睛想看个究竟,岂料不到3秒钟,双方没做任何动作,二人竟相视一笑,就算结束了!

  两天后,沈三莅提着点心专程赶到中州武馆,一见陈发科,便连声称:“谢谢陈师傅的不打之恩。”旁边正在练功的徒弟们不知道怎么回事,都是一副莫明其妙的表情。一看这情形,沈三莅更感动了,竖起大拇指,对陈的徒弟们说:“你们的师傅是这个,不但功夫好,人品更好!前天我们比试,一伸手我就已经输了,他让我抓着他的胳膊,我想借劲借不上,想抬腿也抬不起来,陈师傅要想摔我,一摔一个准!可他当众给我留了面子,背后还不宣传,真是佩服!佩服!”

  陈发科经常告诫他的弟子:“和人推手,发劲必须加在胳膊上,不可直接发到对方身上,以免伤了内脏;在不了解对手功力的情况下,不能撒手,以防对手跌伤……”陈发科还没有武林中普遍存在的门户之见,每当徒弟问他哪种拳好,哪种拳不好时,他都会一本正经地说:“哪种拳都好,不然早就被淘汰了。”

  当时的武术诗人杨敞曾写诗称赞陈发科:“都门太极旧称杨,迟缓柔和擅胜场。不意陈君标异帜,缠丝劲势特刚强。”

  陈发科的德行在武林中有口皆碑。在北平授拳时,凡有单位请其去当武术教练,他都会提出一个条件:不能辞退原来的武术教师。一次,有所大学请他任教时,偷偷地把原来那个老师辞退了,陈发科得知后,以“不善于集体教学”为由,拒绝去该校教拳。平时武林同道找他切磋武艺,无论是内家、外家,他都一视同仁,热情接待,遇到生活困难但有志于学习太极拳的学生他还免费教授。

  陈发科在北京教拳,直到1957年去世。他一生授徒甚多,沈家桢、顾留馨、洪钧生、田秀臣、雷慕尼、冯志强……这些太极拳界的顶尖高手都出自他的门下。陈发科对陈氏太极拳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未完待续)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3547.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