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流派采风 > 绵里藏针柔克刚 太极绝非“老人拳”(正文)

绵里藏针柔克刚 太极绝非“老人拳”

2008-09-08   taiji.net.cn
  
 
  太极拳的功能仅仅是健身吗?

  答案是否定的。

  问起太极拳能不能打人,太极拳高手、陈式太极拳十一世传人陈正雷听到提问时微微一笑,说:“是拳都是打人的,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拳。”陈正雷认为,太极拳表面上绵软柔缓,静若处子,实际上暗藏杀机,可以一招伤人。太极推手比赛,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对擒拿和肘、腿、膝部等危险动作都作了严格限制。

  在第二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上,记者听到这样一个大概只有在武侠小说中才会出现的情节:

  在陈氏太极拳传人陈立清老太太下榻的牡丹大酒店,两位服务员风闻她是太极高手,缠着要试试老太太的功夫。陈老太太说:“第一次我略施小计将一小伙子从床一边推到另一边,年轻人不服气,结果第二次被推到更远的窗子前。”莫名其妙的服务员追问老太太:“是不是用了很大劲?”老太太哈哈大笑:“我今年都83周岁了,哪里有多大的劲?”两个服务员当即磕头拜师。

  为何太极拳给人留下没有技击功能的印象?

   据太极拳练习者歧晓峰介绍,太极拳的练习要领决定了太极绵软的外形。这种外形给人以错觉,误以为太极拳是“老人拳”、“摸鱼拳”,不能打人。再加上练习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教学生身法、步法、手法和眼法,而不讲如何制敌,初学者自然不知其中玄机。其实,太极拳正是通过“以散练柔,以柔克刚”达到最高的武术境界。

  在太极拳年会上很是引人注目太极拳大师陈立清说:“太极拳打人方法有三种:一是用技术打人,二是借力打人,三是因势利导。熟练者通过这些方法,起到引劲落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此,太极高手打人往往是不动声色,轻轻松松,一招制敌。”

  武术界人士知道,太极拳练习时软,战时“文”的特性,决定了它容易使人产生不能打人的错觉,所以大家称太极拳是“绵里藏针,武在文中”。

  记者之一想与老太太过招,感受一下太极技击,结果是非但近不得老太太之身,还被拨得东倒西歪。若不是老人手下留情,早已自己打了自己几次耳光。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融太极原理、经络、力学于一体的太极拳,在创编之始就是为了防身健身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其防身技击功能被束之高阁,再加上太极拳运动观决定了习练者的内敛,所以,人们见到的太极人都是文质彬彬的。

  通过走访太极拳高手,记者领悟了总结太极拳的这样一句话:“一层更比一层高,招招里面有玄妙。”看来,中国武术诸拳种各有各的奥妙,不过,练习太极拳对于强身健体,特别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则是科学实验已经证明了的。(完)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3549.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