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形意拳老谱中首先提出“形意拳术有三层道理,有三步工夫,有三种练法”的是形意拳大家孙禄堂先生。在孙先生的著作《拳意述真》中,他是借用“郭云深先生云”而提出这一观点的,并给以定义解释,其实这是代表了他本人的观点,是他多年对形意拳技术的研练、资料的搜集、理论的学习,融合道家修炼理论而提出的,对形意拳的理论体系是一种提高和升华。关于“三层道理:一练精化气,二练气化神,三练神还虚”的说法和提并不是武术家首先提出的,而是武术家从道家思想和道家练功层次,修炼方法的吸收和融合,并把道家的这种理论融摄到形意拳的练功境界和层次方面,使其成为形意拳自身的理论和内容,以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理论系统。这可以说是道教在思想、精神、理论和修炼方法上对形意拳理论的影响和渗透;也可以说是形意拳在自己的理论、技法和内功修炼过程中,对道家的理论和修炼方法的有机融摄,这种融摄成为了形意拳理论体系中重要的内容。
关于“三步功夫:一易骨,二易筋,三洗髓”。老拳谱中讲:“昔达摩大师传下易筋洗髓二经之义,习之以强壮人之身体,还其人之初生本来面目。后宋岳武穆王扩充二人经之义,作为三经,易骨,易筋,洗髓也,将三经又制成拳术,发明此经道理之用。”(孙禄堂著《拳意述真》15页)虽在此书中讲是岳飞作此三经,是郭云深前辈所论,但无史可考,实际是孙禄堂先生所言,只是借重岳飞和郭云深而更具权威性而已。这样的三层道理、三步功夫、三种练法的理论,把形意拳的练功过程、阶段、方法和修炼的层次境界等方面更加系统化了,使形意拳文化内涵与古代文化结合得更加紧密,形成了武术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形意拳内功体系的核心。
关于三种练法明劲、暗劲、化劲,前辈拳家虽有所解释和论述,但并不详细和全面,对现代的初学者来说,不容易理解。三层道理是指练功的三种境界和层次,三步功夫是练功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和步骤,三种练法是在练功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采取的三种方法和手段。本人在学习研究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一些知识,根据自己多年的练功体会心得,尝试着对明劲、暗劲、化劲在练功的各个阶段、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要求以及如何体现等一系列方面做一个全面系统地分析和探索,与广大形意拳爱好者共同探讨,研究。
从对精、气、神的练习来讲,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按级别来分则为,实级、中级、高级。以阶段和层次来看,包括最苦的阶段、步入高手的必由之路、武学的最高境界。从获得知识、学问、技术等方面来区分为小学中学功夫、大学之道、教授专家。关于拳家的精气神之说,既是代表练功的内容和含义又包含练功的过程以及功成后所达到的表现和境界。
关于形意拳理论中明劲、暗劲、化劲的理论,其他很多拳种也都在引用。它不但是三种练法、三种劲法,而且,还含有从低级逐步走向高级的过程。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每个阶段并没有一个截然划分,它是一个由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产生质变的飞跃的过程。虽然,在前面列举了40个左右的关于明、暗、化三劲在各方面的表现形式,但有些问题也不是很确切。有的是从整体方面讲的,有的是从局部来分析的,有的则是强调了某一方面。在这些系统的对应方面,应该从上面的解释中去理解、体验、表现明、暗、化三劲在各方面的要求及特点。有些讲法是从老拳谱中摘录下来的,有些是引用的,有些则是自己总结和提炼出的,是否恰当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讨,去修正、去发展。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