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人物 > 当代精英 > 王长安:为发扬赵堡和式太极拳鞠躬尽瘁(正文)

王长安:为发扬赵堡和式太极拳鞠躬尽瘁

2008-07-14   本站原创   王娟
核心提示:  本站专稿:7月11日晚,虽然一天来劳累不堪,但作为赵堡和式太极拳一代名家的王长安还是在下塌的旅馆欣然接受了笔者的采访,颇...
  

  本站专稿:7月11日晚,虽然一天来劳累不堪,但作为赵堡和式太极拳一代名家的王长安还是在下塌的旅馆欣然接受了笔者的采访,颇让我有些感动。但一想,这种热情大概不仅仅缘于我是家乡故人的缘故,更多的则是对赵堡和式太极拳的热爱和对其推广传播事业的痴情吧。这些年,年届五旬的他奔波全国各地传拳,教授弟子无数,两届赵堡和式太极拳观摩交流大会举办之时,他都会放下繁忙的工作,亲自率领弟子前来参赛。其对和式太极拳发展的鼎力支持由此可见。


  盘腿打坐在床上,讲述着自己几十年习拳艰辛,王长安的脸上有着拳师特有的平和与淡定,只有谈及自己对赵堡和式太极拳理拳法的独特感悟时,这位太极名家才会表现出更多的热情,一次次起身为我们认真演练示范。豪爽刚直的性格,干脆利落的谈吐,让我们对面前的王长安老师更添敬佩和亲近。

[NextPage]


幸遇明师 走上漫漫太极路

  王长安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武协常委委员、青铜峡市武协副主席、河南省温县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训练部部长等职,但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记得,自己的根在温县。

  1957年,王长安出生于河南温县。其父为赵堡一代太极宗师郑伯英的传人。许是受到父亲熏陶,王长安自幼酷爱武术,13岁时趁父母到宁夏走亲戚的空当,在家乡找吉秉仪学推手,每天中午12点练到2点,并喜欢跟自己年长几岁的孩子们摔跤,虽然没学得多少技巧,但也练得一副好身板。1974年,其父殷廷武见其天性好武,才开始正式传授儿子习练赵堡和式七十二势太极拳。跟随父亲习拳四五年之后,父亲殷廷武觉得拳悟颇高的儿子是块可雕琢之玉,加上自己所学已授之将尽,1979年,便主动将王长安送至西安自己的师兄郭士奎那里继续习拳。当时的郭士奎是一代宗师郑伯英的大弟子,郑伯英为赵堡太极拳一代宗师和庆喜的弟子。在民国二十年开封设国术擂台赛上,赢得“拳艺高水平”荣誉,荣获奖状、奖旗,声名赫赫。后任第四集团军总部教官。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安市武术协会委员,并在西安广泛传授赵堡和式太极拳。与郑悟清一道被人誉为西北太极拳“二郑”。

  作为一代宗师的得意弟子,郭士奎不仅拳技拳品俱佳,对收徒要求甚为严格。所以,王长安初到西安后,郭士奎仅将其作为师侄看待,并不以师徒相称。这让处处争强好胜的王长安卯足了劲,认真跟着师伯刻苦习拳,细揣拳理,须臾不敢懈怠。有名师指点,自然少走了很多弯路,更觉幸运的是,郭士奎不仅是名师,更是“明师”,授拳因人施教,循序渐进。因此,王长安极为珍视跟师伯郭士奎学习的机会,因为工作在身,每次到郭士奎那里小住习拳时,王长安都早去晚归,从早上七点钟一直学习到下午一点钟,直练到汗流夹背,精疲力尽。下午,郭士奎老师则一边授拳,一边讲太极理论,在师伯的点拨下,王长安不仅拳技进步很快,也习惯不断参悟拳理,杜元化《太极拳正宗》以及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等书,总是都不离左右,使王长安渐渐理清了赵堡太极拳快柔和慢柔的关系,并且认为慢柔好,上功夫虽慢,可上了身以后就可调节身上阴阳。

  1961年郑伯英大师去世后,郭土奎为赵堡太极拳大架的西安掌门人。而这漫长的三年间,王长安凭借坚强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自己独有的拳悟,终于深得郭士奎宠爱,正式收他为徒,并成为关门弟子。

  在随后正式跟随师父习拳的日子里,师父教的用心,徒弟更是学得痴心。不仅日练不辍,而且无时无刻不在习练揣摩。为了“培根”,王长安还曾经在雪地里和撒满豆子的场地上练拳。每有休憩的空闲,师父也时常给王长安讲自己当年一波三折的拜师轶事。郭士奎说,恩师郑伯英和郑悟清迁居西安一直致力传拳,闯荡江湖,自然挑战者颇多,但一身精湛拳技的郑伯英每次总在闪转腾挪间就将对方打得落花流水,并豪迈地称:“我打不出你三丈之外,就不叫赵堡拳!”郑伯英的豪爽与叹为观止的实战功夫让郭士奎颇为敬慕,一心想拜郑伯英为师。但郑伯英却瞅着有些弓背的郭士奎淡淡地说:“先把你的后背抬起来再说!”一心求名师的郭士奎为此天天苦较拳架,将身子紧贴于墙壁保持立身中正。“面壁”四个月后,郑伯英终于被郭士奎执著的精神所动心,这才收他为徒弟。郭士奎还告诉王长安,赵堡大架太极拳的内功一直是单传,一个老师只传一个徒弟。传的是转丹田,自己当年学转丹田的时候,总是请师父郑伯英下澡堂,摸着师父的丹田,认真听他讲解要领,这才窥见转丹田的奥秘。

  每每听师父讲述这些经历时,王长安才渐渐顿悟师父当年严格收徒的良苦用心。没有坚韧倔强的秉性,没有对太极拳的不懈探索,如何能修得真功啊!

  1994年郭士奎老师病重,将王长安委托给他多年在一起练赵堡太极拳的师弟段国社老师,继续习练赵堡太极拳。多年习练,深得赵堡太极拳精髓。

  多少年后,谈及西安这段经历,王长安总是对恩师充满感激。他意味深长地说:“其实一个好老师,仅是名师还不行,需是‘明师’才能学得真功夫,老师对我言传身授,不仅授其架,更明其理,这才使自己少走了很多弯路!”

[NextPage]



王长安讲解示范丹田和命门的关系


苦心求索   独悟和式太极真谛

  工作之余,王长安把习拳做为生活的全部内容,偶尔空闲之余,也赴赛场参赛,自然屡屡摘金。

  1995年9月,王长安参加邯郸永年第三届世界太极拳赛,在2600多中外运动员,他报了套路和推手,当时虽因肛门脓肿,带病参赛,王长安还是拿了套路第一名。在推手比赛,因为没有经验,一上场就被对手一甩身拿了3分,随后王长安则小心易易与之周旋,发挥赵堡立圆的优势,将其推出圈外倒地,赢回来4分。最后对手使上蒙古跤法(在推手比赛允许的范围内),还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王长安胜出。后几轮比赛,终因身上有伤病而弃权,未能摘取推手桂冠而引为终身憾事。

  这次比赛回来,王长安总结出,松是太极拳永远追求的一种目标,不管练到什么水平,还是求松。刚是放松、往下松,走一个很小的立圆,刚在圆的切点上。

  层层太极,层层奥妙。1994年,王长安套路练了1800遍时,突然感觉到了松胯。为此,他连班都没上,赶紧多练了几遍;练到1997年,王长安大致感觉到身体里面的阴阳互转;2000年,他真正明白身上的阴阳,一跟人搭手,身手步就能一起上去,身法上来了。有时候晚上睡着觉,感觉到丹田有转,马上爬起来练,找感觉。

  因为王长安深得师父郭士奎的宠爱,也由此独得老师“丹”传。但在太极路上艰辛求索的王长安却在日复一日的苦苦修炼中渐至太极拳神明之境界,不仅对习练太极拳有了自己独特的拳悟,而且对师父的话也逐渐产生了怀疑:转丹田并没有师父说的那么高深莫测啊!在他看来:丹田就是身体重心之重心,连接上下,摇控全身。只有丹田动才引发全身无处不动,正如拳论上讲“一动则周身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皆静”。而且,王长安认为:拳术分看不见的拳与看得见的拳,丹田也分前丹田与后丹田,练拳时身体内外要对应,有前就有后,而恰恰就是后面看不见的圈来掌控,即让看不见的拳来控制看得见的拳(以意行气,以气催形)。

  谈及自己的独特拳悟时,王长安老师特意起身为我们亲自做了演示。比如:拳论要求发人时须得机得势,不得机不得势时腰腿之间求之。腰腿之间就是胯,丹田和胯必须配合好, 丹田和胯如何配合?他说,太极拳讲究一个圆,赵堡(大架)太极拳是以大开大合为主的运动,处处走立圆,一动无有不动,比如,丹田的运动和胯的运作不是一个骨节,而是周身皆动。太极拳是一个整体的运动,周身综合的运动。这些拳悟,都需要习练者认真揣摩体会。

  “您一天练拳多久?”

  “在师父跟前练拳时间稍长些,每天高强度训练,除此此外,因为自己有工作职业缠身,每天习拳就一个多小时。”

  “能成一代名家,每天一个多小时习拳时间就够了?”

  面对笔者的质疑,王长安阐述了自己的“功夫观”:练拳一贵有明师指点,二贵坚持,三贵勤练,四贵勤悟,四者相加,才等于功夫啊!

  言此时,王长安老师指着自己盘坐的双腿淡淡一笑说:“其实,我现在就是在习拳啊!练拳之人应无时无刻不在习之,我其实睡觉时都在习练丹田内转。但习拳人一定要学会勤悟,只有悟出其中意,才能一辈子不习练死拳!”

  原来如此,看着打坐的老师,我们恍然大悟。

[NextPage]





示范高探马的技击用法


艺播各地   展示和式太极魅力

  学得惊人艺的王长安自然身边不乏追随者,跟从其学拳者众多。尤其是太极拳逐渐被世人推崇之后,习练者更多,因此,传播发扬赵堡和式太极拳成了王长安义不容辞的重任。工作之余,常应邀全国各地授拳。
1982年,王长安开始在自己所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传播赵堡太极拳,历时四年;1988年开始在四川省成都市授徒,历时四年;1991年在广西南宁教授赵堡太极拳,历时10年。培养了南宁的谢崇德等一批优秀弟子,为赵堡和式太极拳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王长安担任职业拳师,全身心致力于赵堡太极拳的传播却是在2002年。

  2000年,王长安所在的宁夏青铜峡市百货大楼破产,王长安成了一名下岗工人。看师父赋闲在家,徒弟们力劝师父赴外授拳。但王长安一直犹豫再三,自己年纪渐长,赴外授拳会不会立即被人们认可?

  最终,还是在徒弟的力推下,2002年,王长安只身来到了广州。拿着手中的地图,看着如流的人群,王长安最后独自来到了位于市中心的流花湖公园,并在晨曦中悠然练起了太极拳。谁知,他舒展大方、大开大合,跌宕起伏的拳架很快吸引了过往者的眼球,身边引来了许多的围观者,仅两天后,就有人提出想跟王长安习拳。很快,王长安收下了四名学生,也使自己在广州扎下了根。并且,被武术界誉为“探马妙手”的王长安仅凭借“高探马”的招式就打遍了大江南北。

  在异乡闯荡,自然免不了挑战。每当有武术人士对太极拳技击性表示怀疑,前来挑战时,王长安总是慷然应允,在运动自如的切磋交流间让对方对赵堡和式太极的技击魅力心服口服。一次,一位在当地太极拳界推手小有名气的拳师主动找到王长安,要与其交流。对方来势汹汹,但也深谙太极推手技法,寻找着攻击点,王长安不慌不忙,只稍用了赵堡太极拳的“高探马”一式,就将对方推出数米外。到香港授拳时,当地某学院的拳师对赵堡和式太极拳不以为然,结果,王长安连打翻四个教练,让对方佩服之至。

  一身过硬拳技又兼中原汉子侠义的王长安后来引起了一位当地记者的关注。在他的宣传策划下,2003年12月7日广州“米机王”咏春馆庆祝成立五周年之际,王长安在武林共聚之地又一展赵堡和式太极拳的风姿,也吸引了不少赵堡太极拳和太极推手爱好者的关注。“俏佳人”影视公司对王长安颇为欣赏,2004年元月为其拍摄了〈赵堡太极拳〉教学光盘,包括《王长安赵保太极拳帽(又名:九响不落地)1盘》、《王长安赵堡太极技击推手2盘》、《王长安赵堡太极拳72式套路及用法4盘》等。中华武术展现工程中也王长安列入名家之列。

  在拳界声名渐赫的王长安如今仍在广州、香港各地来回奔波,四方传艺,颇为辛苦。但看到随着赵堡和式太极和式太极拳在全国各地得到的迅速地发展,并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太极拳六大门派之一,王长安便在欣慰之余,更感身负重责。

  夜深了,短暂的采访即将结束,但王长安的一番话却留在我们心里,让人久久感动。他说:“我是温县人,大半生都不在家乡,但心里一直觉得必须继承一代代赵堡太极拳大师的心志,为发扬赵堡和式太极拳鞠躬尽瘁,把赵堡和式太极拳做强做大,让她广播到世界各地,我一定能也一定会做到!”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masters/2979.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