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人物 > > 拳师段卫星:将陈氏太极拳带到靖江(正文)

拳师段卫星:将陈氏太极拳带到靖江

2016-04-19   靖江日报
核心提示: 形如流水、静若铁石。每天清晨,马洲公园、人民公园里总能看到不少人练太极,他们中有老人,也有中青年。交谈之间,大家不约而同...
  



       形如流水、静若铁石。每天清晨,马洲公园、人民公园里总能看到不少人练太极,他们中有老人,也有中青年。交谈之间,大家不约而同提起段卫星——一个来自陈氏太极拳发源地的河南拳师。几年时间,段卫星实现了正宗陈氏太极扎根靖江的愿望。

十年前的小住结缘靖江

       段卫星是河南温县陈家沟人,自小跟着父辈们习武。他说,在他的家乡,家家习武是传统。十五岁那年,他正式拜师学艺,过上了朝五晚九的生活:每天早上五点不到就要起床,绕着村子跑五公里,吃完早饭后打拳,一天的时光就在不断地蹲马步、推手、练器械中流逝。由于练拳的枯燥,很多同门师兄都在中途退出,刚开始拜师时有三十多人,坚持到最后的,连他在内只有四人。

       出师后,他跟随师父走南闯北教拳,跑遍了广东、浙江、山东等沿海城市。2005年,他在上海教拳时,认识了一个靖江人老朱,习拳之余,两人有颇多共同话题,老朱邀请他到靖江小住。在那个夏天,段卫星第一次来到靖江。靖江的美食、气候,让他一下子喜欢上这个城市。“广东太燥热,上海太拥挤,靖江水土肥沃,四季分明,适宜人居。”原本是三天的行程,他在这里停留了半个月,因为行程后段还考察了靖江市场,设想在靖江开个拳馆的可能性。

       一连几天,段卫星都跑到公园和社区蹲点,看到靖江有不少人练习太极拳。“但大多数都是老年人,且很多人只注重招式,对运气并不在意。”在他看来,靖江人对太极拳并不陌生,如果在此开设拳馆,主打“陈氏太极拳”,必定很有市场。

已向三千多人传授太极拳

       2008年,他结束在上海的教拳生涯,带了几名弟子来到靖江。拳馆开张的第一年,他收了六百多人,向他们传授陈氏太极拳的打法和要点。到目前为止,他已经为三千多靖江人上过“陈氏太极拳”的课程。

       拳馆业务正常后,他将妻子、儿女都接到这里。一家人在靖江团聚。“儿子、女儿都是从小练拳,现在都已成年了。儿子跟在我身边教拳,也会经常到全国各地参加比赛,他还参加过中央电视台录制的节目呢!女儿如今在城区南片一家健身会所做瑜伽教练。拳馆里的热心人很多,也经常有人给他们介绍对象,子女也很喜欢靖江城,如果有机会,他们很高兴能在靖江落地生根,成家立业。”段卫星笑着说。

“太极拳并不等同于太极操”

       练太极拳并不仅仅是养生,更是一种武术。如果你见过段卫星练拳,一定会为他行云流水般的身法而暗自喝彩。多年的“童子功”没有白练,他曾经连续三年蝉联全国陈式太极拳全能冠军。

       刚到靖江时,有朋友不相信他的功力,找了几个年轻小伙子来“踢馆”。段卫星胸有成竹,让五个小伙子站成一排,一齐向他发力,他纹丝不动。五人喊着口号再推,他稍一发力,五人全部摔倒在地。“这一招用的是太极的桩功和借力打力功,要练成这种功夫,需要三年以上的正规训练。一些功力深厚的老前辈,十多名壮汉齐发力都推不动。”段卫星解释说。这一次过招,让朋友口服心服。

       “提到太极拳,很多人可能都会一两个招式。或者认为它只是养生的一种方法,其实,这种说法是个误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父亲就告诉我,太极拳是一种武术,我们学它,是为了防身、保护家园的。”段卫星告诉记者,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太极拳并不等同于太极操。”

       陈氏太极拳讲究刚柔相济,从拜师学拳那一天起,段卫星每天一套太极拳是必不可少的,风雨无阻。如今,他已是国际太极拳年会裁判,却依然一天不落地练拳。他认为太极拳与书法、古琴都是相通的,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可修身养性。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masters/18605.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