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人物 > 当代精英 > 朱天才:追求和谐的太极智者(正文)

朱天才:追求和谐的太极智者

2014-08-05   关心
核心提示: 大师的胸怀 在国内外的太极拳界,他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太极拳传播事业几乎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一起行进的。当太极拳乘着改...
  
 

 

      大师的胸怀
      在国内外的太极拳界,他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太极拳传播事业几乎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一起行进的。
当太极拳乘着改革的春风开始走出陈家沟,走进世人的眼中时,他也开始把目光锁定太极拳传播。
他办体校、创办武馆,1983年开始走出国门,到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传拳授艺。几十年来,他传播太极拳的脚步从未停下,育人无数,桃李满园,即使位居陈式太极拳“四大金钢”之列,他仍谦虚、低调。
      他叫朱天才。
      他痴爱太极拳,却从不会向人夸耀太极拳如何如何神奇,如何如何了得,他只说:“中国的武术千姿百态,林林总总,能流传下来的,就是经过了实践证明的,都是好拳。每一个武术流派里都有高手,都有其他流派不能战胜的人物。这说明了啥,这说明每一样拳术,都有它的优点,也都有它的缺点。你练得好,只能说你下功夫深,而不是拳有多神奇,功夫练到了,拳就显得高深了。而作为一个练武之人,不管你练的是什么拳,你都要明白和懂得,看到别人的长处,只有虚心,才能学得更多,才能让自己更强大……”
 

 

      这是一位大师的胸怀。
      身为大师,朱天才每天行迹匆匆,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传拳、讲课,他把苦累抛在了一边,他说,看到太多的人喜欢太极拳,想练太极拳,他心里高兴,苦累都化成了心里的甜。
      身为拳界大师,他的世界里并不只有拳,他喜好收藏,书法造诣也颇深,他说,这就是生活,也是练太极,太极拳包含艺术、哲理、美学等,太极拳最高境界就是教人懂得和谐,追求和谐,让生活张弛有致,更趋完美。
     
      难忘记忆   艰辛求学路
      朱天才可谓是幸运的。
      幸运之处在于他从小生于一个和太极拳有着极深渊源的家庭,其外祖父为陈氏第十七代传人。
源远流长,让他从小就和太极拳结下了难解之缘。
      而他的更幸运之处在于,求学以来,他先后得到陈延熙、陈照丕、陈照奎的悉心教导。
      这样的机遇,并不是每一个太极人都能遇到的。
      恩师的厚爱,加上他的勤学苦练,使他毫无悬念,却又充满传奇地走到了事业的巅峰。
      1950年,年仅六岁的朱天才跟随母亲陈富英千里迢迢从西安赶回陈家沟。从大都市回到一个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懵懂的少年从未想过,自己的一生从此会和太极拳结缘,并从此走上太极拳传播的道路。
      朱天才的外祖父陈广禄,为陈氏第十七代传人,对太极拳也颇有研究。
      因外祖父无子,朱天才的母亲承担起了赡养父亲的义务,在外祖父亲身边,朱天才第一次见识太极拳是在和他仅一墙之隔的族舅陈延熙家。陈延熙不但是村中著名的拳师,还是村中的义务教拳教师,家中每天都聚着为数众多的族中子弟,跟随他学习陈式太极拳。每天无事时,朱天才最大的乐趣就是到族舅家看打拳,颇有兴趣地在一旁模仿。
      事隔多年后,天才回忆说:“虽然那时很小,但族舅陈延熙应该是我太极拳教育的启蒙老师,我从他那里认识并喜欢上陈式太极拳,是族舅引领我走上了太极拳道路。”
      跟着族舅学了几年之后,朱天才已经把太极拳爱到了骨子里,一天不练就手痒痒。但当他正练得渐入境界时,年迈的陈延熙去世了。
      当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时,必定会打开一扇窗,失去了第一位老师,朱天才的太极拳之路却并未因此而停顿。
      1958年,太极拳一代宗师陈照丕从黄委会退休返乡。老人心系太极,返乡后即把全身心投入到教拳传拳的工作中去,并开始在家中设馆义务授徒。
      陈照丕的义举,不但惠及县里、陈家沟村中的拳界子弟,对于朱天才来说,更是千载难逢的绝好机遇。他在这一年,正式拜陈照丕为师,系统而认真地开始学习陈式太极拳。
      这一学就是14年。
      14年的寒暑不辍,苦练不止,朱天才把太极拳练上了身,太极拳也把他打磨成一个优秀的太极拳传人。
      “要想拳练好,先把圈画小。我们那时候,学拳要比现在辛苦得多,老师们教得也认真,学生们学得也刻苦。”回过头去看少年时走过来的路,已年过七旬的朱天才仍感慨万分。那时候,教学没有教材,恩师都是一招一式地示范,然后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纠正。
      “那时候,学生也多,每天都有几十个人聚在老师家的院子里,这么多人一个老师,老师肯定十分辛苦。但老师从没有厌烦过,或者懈怠过。不管学生们什么时候去,老师都热情接待,尽心传授。老师要求得极严,一个动作做不好,做不到位,是不会往下继续教你的,而有时一个动作我要练上一个多月才合乎要求。”
      忆及恩师,他万分感慨:“虽然辛苦,但那时候学得比较扎实。”
      恩师的严格和自身的上进,朱天才很快学精了陈式太极拳的老架一、二路等刀枪棍棒及器械。
      14年,没有人能够想像得出,是14年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还是14年渐得真味的甘甜相伴。这期间的滋味,只有朱天才自己能说得清楚。
      但朱天才更懂得,太极拳路漫无止境,无论多少个14年,都会有你学不完的东西,总会有你没看到过的东西。
      1973年,为太极拳发展事业鞠躬尽瘁的陈照丕宗师终因劳累过度,离开了人世。朱天才和时任陈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的张蔚珍、师兄王西安一起,奔赴北京,邀请著名太极拳宗师陈发科之子陈照奎返乡教拳。
      历经三位大师,经过近二十年的勤学苦练,朱天才的拳技渐渐炉火纯青。此时的太极拳也开始走出陈家沟。朱天才也和陈家沟许许多多的太极拳人一起,开始大展作为,为陈式太极拳的传播各地奔走。

      快意江湖  男儿本色
      朱天才不仅继承了恩师们的武艺,也继承了他们高尚的武德,他经常教导弟子们说:“练武之人要武德高尚,不与无知争强,不与狂徒较量,练拳人要外似处女,内若金钢;上场如猛虎,下场如绵羊……”
      对于自己的拳技,朱天才总是说:“不是我的功夫有多高,而是我练拳的时间比较长。当每个人练的时间足够长时,悟得深时,就会达到他想要的理想境界……”
      早在1960年,年仅十四岁的朱天才就开始在太极拳界崭露头角。
      当年,温县南张羌公社举行学生运动会,参加运动会的有全公社的数千名学生,而朱天才凭着他精湛的太极拳技在此次运动会上夺得了少年太极拳的第一名。
      此后一年,他从南张羌农中毕业,即开始担任陈家沟大队民兵文书,并开始频频跟随族舅和恩师陈照丕先生参加本地及省市举办的太极拳赛事,均取得优秀成绩。
      作为一个太极拳人,最大的喜悦就是拳技上的精湛。而验证一个人技艺的高低,似乎离不开一场又一场的较量。
      朱天才喜欢交流切磋,却从不以输赢而论。他认为,高人其实并无独特之处,只不过是掌握得技巧多一些而已。所以从练拳以来,他时刻注意,不与人争强、不与人较量。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平常的生活中,总有许多意想不到的较量与挑战。
      早在他跟随族舅学拳之时,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一年夏天,村里一户人家来了一位亲戚。对方身强力壮,是当地的摔跤名手,早就听闻陈家沟高人众多,所以他很希望验证一下。于是,他每天都会来到朱天才和同伴们练习推手的训练场,希望有机会和人决一高低。
      那天,他看到朱天才他们练了一会儿推手,就要求比试。几个师兄弟没人应声,他不甘受冷落,于是,揪住了朱天才,非要比试。
      陈式太极拳拳诫曰:学太极拳不可狂、不可满、不可与人争强……
      这些,朱天才都谨记在心,他不安地把目光转向一旁的恩师。恩师含笑点点头,示意他比比也行。朱天才这才放开手脚,那位亲戚也真不客气,呼地一下扑上来,死死板住朱天才的身子,握住他的手腕,想要把他扳倒在地。但见朱天才身子一抖一动,如滑鱼一般,挣脱了他。而他却收不住脚,一下子跌倒在地,尔后痛苦地尖叫起来。原来,在刚才的一博中,他的手腕骨折了。
      这一次受伤,让这位亲戚痛了半个月,每一次看到朱天才,都不爽地说:“我只是玩玩,你怎么就把手腕给我折断了呢!”
      现在再处理这样的“交流”,朱天才肯定不会像当年一样。只是,那时的朱天才说,自己其实觉得也很冤枉,太极拳借力打力,是他自己想用蛮劲,所以才被太极拳的巧力反击。其实他的手腕是被他自己的蛮力折伤的嘛!
      还有一次,一个美国太极拳爱好者团体访问陈家沟,朱天才作为接待人员,热情待客。一个高大的美国人却千方百计纠缠着要和陈家沟的人比试比试,想领教一下真正的太极功夫。纠缠不过,朱天才只得与他交手,两个人就在陈家沟的东大沟搁起了手。双方刚一搭手,人们都没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只看到朱天才一个抖身,那位美国人霎时就飞了出去,重重跌在地上,朱天才赶快上前扶起。围观的人纷纷鼓掌,称赞他拳技高超,朱天才却谦虚地说:“真不是我功夫好,只是我用对了太极劲。你们练久了太极拳,也会轻松地做到这些!”
      上世纪80年代,朱天才开始频频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授拳讲课,行程万里,自然也有了很多类似的挑战。
有一年他到洛杉矶去讲学,一位非洲人慕名前来听他讲课,听到兴头上,就非要和他搭一下手。“盛情”难却,只见朱天才轻轻一推,那位非洲大汉就打了个趔趄,摔倒在地。朱天才把对方扶起来后说,你身上有功夫,但下盘不稳,没有掌握好太极拳的要领,并给他做了详细的演示,帮他纠正练功时的动作误区,感动得对方连连对朱天才竖起大拇指。
      1983年,朱天才初到新加坡传拳,彼时,因为这是陈式太极拳第一次走进新加坡,再加上他拳艺精湛,当即就引起了轰动。有一天,他刚给学员讲完课,就有几个人找上门来。来者一个个膘肥体壮,自我介绍说玩武术玩了几十年,想请来自中国的太极拳师指点一番。为了示威,他们领头的还脱去鞋子,赤脚在一颗大树上连跺了几脚,只见他的脚下落处,枝叶乱晃,树叶纷落,枝干上还裂开了几道缝子,往外流着汁液。朱天才淡淡一笑,无半点惧色迎上前来,抱拳示礼,请他们先动手。为首的也不客气,蓄劲提腿,用尽力气朝朱天才的腹部踢去。随着围观者的惊呼声,只见朱天才站定身子,气沉丹田,腹部一鼓,“当”的一声一下就把这个人撞出几尺远,跌在地上。初战失利,来人一个鲤鱼打挺,翻身而起,手脚齐舞又扑上来。朱天才身影微晃,还没看到他如何出手,就听“砰”的一声响,那人又被打了出去……
      武功精绝,但朱天才却为人低调,经历了许多风雨的他,总是如此谦虚地描绘自己:“世界上的拳种很多,每个拳种都有所长,拳不分好坏,人也不分门派,只要刻苦习练,功到自然成。不是我功夫多好,而是我练得比别人多些。其他人,练多了也会和我一样的……”
      不骄不燥,宁静淡泊,这就是生活中真实的朱天才。

      踏遍世界的足迹
      他是一个太极拳痴爱者,遍也是一个太极拳传播者。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的足迹开始踏遍世界的角角落落,为陈式太极拳的传播和弘扬倾尽心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上世纪80年代,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太极拳也频频亮相于世界各地,它神奇的健身效果也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关注,许多国家纷纷邀请中国的太极拳拳师前去讲学、传授太极拳。
      朱天才也像一只大鹏,开始了自己人生辉煌的太极之旅。
      朱天才的太极第一站是新加坡。
      彼时,新加坡内务部长李炯才十分喜欢中国的太极拳,特地通过外交部门向中国请求,邀请太极拳拳师到新加坡去讲拳。朱天才凭着精湛的拳技被选为拳师代表陈家沟奔赴新加坡。初到新加坡,他即以精湛的拳技惊艳了人们的眼球,在到达新加坡后的首场演出上,可容纳六千余人的体育馆座无虚席。人们惊诧于他刚柔相济、舒展大气的拳架,第一次被陈式太极拳陶醉。他的太极拳技很快赢得了人们的喜欢,前来学习陈式太极拳的人趋之若鹜。于是,他更是不失时机地加以宣传,不辞辛苦,奔走于各个机关,为众多的太极拳爱好者传授拳艺,并作了多场有关太极拳的演讲。在他的努力下,他来到新加坡的首次培训班,学员就多达三千多人。众多的学员来自世界各地的各个国家,有马来西亚人、加拿大人、英、美国家的人,学员们对太极拳产生浓厚的兴趣,纷纷邀请朱天才到他们国家去教拳。
      朱天才在新加坡的付出得到新加坡人的高度赞扬,新加坡内务总理还向他赠送了金盘,表达对他在新加坡传授技艺的尊敬之情,感谢他为新加坡人的健身运动做出了贡献。
      半年之后,当他离开时,新加坡国术总会几位领导陪送他到机场,而此时,他们才发现早有几百名学生聚集在机场,他们既是送别师长,也像是为亲人送行,看着几百双频频致意的手,朱天才眼睛湿润了。
      1984年,他刚从新加坡加回家,遂又被邀请至日本做太极拳友好交流。日本是个很注重吸纳外来文化充实自己的国家,对于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总是很虚心学习,同样,朱天才的太极拳传授在这里得到了大规模的欢迎。在这里第一期培训班就有300多人报名参加。这些人学拳心切,把朱天才团团围在中间,不停地询问各种有关太极拳的问题,一天下来,朱天才累得头脑发晕,但望着这些求拳若渴的人们,在日本教拳期间,他从没叫苦,也没说过一声累。他把祖国优秀的文化通过自己的汗水,输送于毗邻的国家。
      太极殷殷情,隔海相传授。从那时开始,每年,他都固定地去新加坡及日本等国家教拳,为太极拳的传播,倾注了无限心血。
      时光飞速前行,朱天才已经停不下他传拳的步子,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西班牙……几乎有人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
      “咱们的太极拳,那真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论健身和养生,哪项体育运动也比不上它,老少皆宜,容易学,效果明显;论技击,更别说了,这些年走南闯北,难免会遇到有人挑衅,但说实话,咱没有败过,没丢过恩师们的脸,也没给陈家沟丢过人。有时在外国,你看外国人个个人高马大的,也壮实,练的都是拳击、跆拳道什么的,但和太极拳比,全不行!这不是光咱们说,凡他们练过的人,都有切身体会。这些年我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除了当地的民众热心学习,还有许多媒体电台呀,进行报道,这就说明,他们对太极拳的喜欢……”朱天才欣然评价外国人眼里的太极拳。
      的确,这些年来,朱天才先后到过四五十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个地方,当地媒体都会积极宣传报道。如今,他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墨西哥、英国、新西兰等多个国家都设有自己的拳馆,每年他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巡回到这些地方去讲课授拳。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付出汗水,太极拳传播同样如此。谈及自己多年的传拳路,朱天才很多感慨:“第一次去马来西亚时,太极拳对他们非常陌生,当时学拳的人数并不多,随着这些年祖国不断的宣传,再加上拳友的辛苦努力,太极拳之花终于开遍世界各地,时隔十年,当我再次奔赴马来西业的时候,学员发展到几百人。除了人们需要健康,也是咱们祖国优秀的太极拳博大精深,经过历史的筛选,它不会被淘汰,而经过世界的验证,更显得它优秀精湛,博大精深。这也是为什么太极拳越来越受到人们喜欢的原因哟!而作为太极拳师的一员,看到祖国的文化欣欣向荣,我觉得特别骄傲和自豪!”
      传拳至今,他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培育学员多达数万人,他不仅是一位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更是一位优秀的太极使者,为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回首他走过的太极拳路,有坎坷,但更多的却是辉煌。
      作为一个太极拳人,他担起了他的责任,他无愧于太极拳,无愧于他的人生。

      谦谦如玉  和谐共存
      太极拳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太极拳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
      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了和谐,一切都会变得凌乱不堪。
      走进太极大师朱天才的研究院中,印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翰墨丹青,字体轻灵处如飘逸飞花,苍劲处宛如虬龙腾空,足见笔力深厚。
      早闻朱大师琴棋书画俱佳,但写得这样好,更是出乎意料。而院中雕栏画栋,古香古色,假山清泉,真是别有洞天。
      朱天才爱好广泛,除了山水、书法,更喜玉。
      走进他的书房,琳琅满目的,除了整柜的书,便是一尊尊的玉石古玩。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玉,自古就是有德性的人的象征,而心地清纯的人们更是把玉看成修身养性的品德楷模。
      而朱天才大师的谦逊和礼润不就是一尊璞玉吗?!
      练了多年拳,他说的最多的就是拳,拳已经融进他的生活中,他也和太极拳融为一体。
      他是拳痴,更是一个深深懂得生活内涵的人。
      “太极拳的另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修身养性,太极拳最高的境界就是返璞归真。返璞归真就是融于自然,让生活和谐,和周围的一切和谐。”朱天才如是说。
 

 

      他用自己的生活方式为和谐太极做了最好诠释。
      拳者,并不是武夫,而为生活辅以优雅内容的拳者,也是一种儒雅,一种从容的风流,更是生活的智者。与周围融洽相和,与自然融合一起,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这才是和谐的人生。生活就是有张有弛,就是享受美好的事物,让情趣得到提升。
      走上太极拳传播路,朱天才似乎把全部的身心都交给了太极拳,但他却在生活中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他也希望所有人的生活都幸福美满。因为专注于太极拳,他在太极拳的技击、养生内涵上都很有研究,不但发表过多篇太极拳专著和论文,还写了《太极拳四季练功养生歌》奉于世人。
 
      歌诀云:一年分明有四季,四季练功各不同,冬去春来万物醒,冰冻解封百草生;万物初生气多变,人体随气变化行,风和日暖天气好,忽冷忽热要适应:此时人们要注意,注重练功抗病生,入夜休息晨早起,敞开心胸看日红;松发宽衣走太极,缓行漫步庭院中,心旷神怡食春气,病魔早就去无踪……功成名就要思量,食欲**要节制,阳补阴来阴补阳:明白太极刚柔意,多练柔劲少发刚,松柔圆活不丢顶,平衡不偏也不抗;轻灵沉稳下盘劲,起坐行走不慌忙,内练丹田一口气,提神固精气昂扬;只要太极拳陪伴,体健心情也开朗,有限生命要珍惜,一生练功一生强:一生练拳一生用,一生运气一生养,内外皆修太极劲,人活百岁也平常:心开胸舒练真气,德艺双收喜洋洋,君需牢牢心上记,管他寿命长不长。
      洋洋洒洒,说的既是练功修身,也是和谐共存,更是一种坦荡和做人的智慧。这既是他做人的经验,也是他向世人真诚的奉献。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masters/15621.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