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八年八月,我的人生又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折。这次转折也是我向专业武术道路迈出了一步。我的文友宋玉臣两年前由家乡政府机关调到黑龙江农垦干部学院工作,次年晋升为该院处长, 他真诚的邀我去农垦干部学院工作,八月初邀我前去考察。(左图:我在小兴安岭下练拳 )
黑龙江省农垦干部学院座落在小兴安岭脚下,是原柳河“五-七”干校所在地。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主席发出了著名的”五-七”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是他们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妻子在练太极拳 ,她练拳从不让别人看到,他总说自己练得不好看。)毛主席的最高指示不知使多少饱经沧桑的老革命、老干部走上了“五-七”道路。黑龙江省受冲击的老干部大都被迫到这里接受劳动改造。据说他们当年住的是牛棚,劳动环境十分恶劣。我父亲就是当年带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由医院院长职务下放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些老干部得到了平反昭雪,有的恢复了工作职务,如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对曾吃过苦、流过汗的干校有极特殊的感情,在他们的支持下,在干校原址建起了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农垦干部学院。
一座座牛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教学大楼。之后又成立了农垦林业中等专业学校,两校在校生五六千人,这里依山傍水,山青水秀,景色宜人,一片片绿色的广场,一池池五颜六色的鲜花,宛如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这里还有规模较大的图书馆,现代化的电教室。它的自然环境,文化氛围正是修练太极拳的绝好去处, “这里养我十年我一定会成功。”我不禁脱口而出:
“是啊,当个股长、科长没问题。”陪同我考察的宋玉臣哪里知道我的心事,他将“成功”理解成仕途的成功了。然而,我对仕途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图:农干院的太极班)
半月后,我所在医院全体领导、医务人员在“酒仙亭”酒店为我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会,从此我告别了五年的医务工作,向太极之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在农垦学院基建科先后做过保卫干事、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经理等职务。有人说工作是为了生活,生活是为了工作,可我认为生活绝不是仅仅是为了工作,人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我对官职仕途并不在乎,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厌恶至极,太极思维使我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始终保持着中正不阿,刚柔相济的处世之道;是太极思想使我在污浊的官场中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坚守着洁身自好。时间长了,我与这里教职员工、这里的乡亲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我任工会主席时,每当春节来临,我要逐一走访贫困职工家庭,送钱送物,把党的温暖送到他们心坎上。有的老职工流着泪水紧紧握着我的手感谢我。我想不该感谢我,还是感谢太极拳吧,是太极拳使我有了对弱者的同情与怜悯之心,是太极拳使我获得了浩然正气。
太极拳――人生修炼大道。(图:我在结业式上致词)
从此,院区平整的绿茵场上出现了陈氏太极拳的身影,在校园在整个院区掀起了轩然大波,这里有练气功的,有跳老年迪斯科的,有练杨式太极拳的,唯独没有练陈氏太极拳的,我的出现引起了广大太极爱好者的关注,。林业中专的杨敢、王大平老师、学生胡梦湘、勾广太、孙正武、徐继厚、马国志等先后向我学拳,在我的倡导下,首届陈氏太极拳培训班于次年四月一日正式开班,参加的教师、学生六十多人,大家学拳热情非常高涨,无论刮风下雪都照练不误。因学院地处大兴安岭边缘地带,这里的春天来的特别晚。四月十七日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可学生们没有一个缺席的,在漫天纷舞的鹅毛大雪中,大家排着整齐的队形在我的带领下演练陈氏三十八式太极拳,雪落在脸上手上化成了水,一会儿衣服浸湿了,鞋子浸湿了,遥远的大兴安岭角下出现了这道亮丽的风景。在同学们的要求下 ,工作之余,在宽敞明亮的阶梯教室里,我为他们讲授了太极拳发展史,太极理论,并编撰了太极拳辅导教材。我第一次将太极理论带到了大学讲坛,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我在表演太极拳二路)
一九八九年五月二十八日,农干院首届陈氏太极拳培训班结业式在学院影剧院隆重举行。这是学院前所未有的武术盛会。为准备这次大会,我与太极骨干们整整筹备了一周时间,我为大会设计了会徽,并亲手书写了会标。亲自邀请学院领导、工会领导、工商局、公安局、电教室、及庆安县武协等有关同志参加会议。工会、公安局决定为我们提供所有来宾的招待费。
会议开始了,能容纳几千人的电影院几乎坐满了学生和参观的人,会议由工会熊主席主持,由我致欢迎词。我在欢迎词中对前来参加此次活动的各位领导、来宾、老师,各位武友表示热烈的欢迎,接着我阐述了武术的传统文化属性、武术的前景、开展武术活动的意义。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随后工会张主席、张书记、庆安武术协会主席勾继峰老师、公安局何科长分别在大会上讲了话。
讲话结束后,由张亚非老师主持武术表演。他身着笔挺的西装,仪表堂堂,语音优美,主持得很专业,他将太极班汇报表演,个人自选表演,与庆安武术队的表演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上场的是太极班汇报表演,由八名学生组成的代表队身着统一校服,汇报表演了陈式38式太极拳,他们刚柔相济的表演赢得了满场喝彩。接着自选套路开始,有的演练形意拳、有的演练少林拳,庆安武协带来的武术队表演了武术基本功,国家规定拳等。台上表演神采飞扬,台下掌声不断,这浓烈的氛围,强烈的感染了我五岁的女儿畅畅,她与妈妈坐在台下,她看着看着便在台下手舞足蹈起来,她挣脱了妈妈的手 ,一溜烟跑上主席台找到我说:“爸爸,我要表演,我要表演。”我看到她急切的样子,我与张亚非商量增加了马畅表演的项目,马畅出场了,诺大的舞台与五岁的女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此时台下报以热烈的掌声,在音乐的伴奏下,她表演了陈氏太极拳老架,她震脚发劲,快慢相间、富有节奏的表演赢得了满场喝彩。妻子看到女儿出色的表演,激动的流出了眼泪。我要感谢电教室的叶小秋老师用两台摄像机记录了这难忘的一幕。最后的压轴戏是勾老师表演的八卦掌和我表演的陈氏二路炮捶,我收势后台下掌声不断,应大家的要求我又为大家表演了陈氏太极十三刀。将大会推向了高潮。(图:妻子与女儿在柳河水库,他们玩得很开心 ) 中午十二时大会宣告结束。会后我们一起合影留念,一起畅叙太极,畅叙友情,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此后,我又相继举办了多期陈氏太极拳培训班,学员达几百人。同年以裁判员身份参加了黑龙江省武术比赛,结识了黑龙江省武术家孙铭九、潘东来等,并对黑龙江省武术现状有了全面一些了解。此时我十分想念我的恩师,为更好传播太极拳,我决定邀师父前来授拳,我给师父发了邀请函,并为师父安排了接站的轿车、下榻的宾馆等,我与学生们盼了多日,终于盼来了师父的回信,他老人家说因近来农活忙不能成行,我与同学们都倍感失望。
在农干院工作的五年中,我不但积极推广、传授太极拳,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太极的奥秘,我成了学院图书馆的常客,图书管理员小郑也成了我的好朋友,并获得了自由出入图书馆的“特权”。馆里有藏书四十多万册,真是知识的海洋啊!我将这里的武术书籍几乎全部阅读了,并阅读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等,我接合太极拳推手原理,先后撰写了《有感于‘太极十年不出门’》,《太极劲杂谈》等文发表在武术杂志上,理论素养又有了较大的提高。(图:我与妻子在垂钓,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太多了!)
88、89年全国掀起了书法热,农垦干部学院每年举行书法比赛,历届大赛中我的软硬笔书法作品均被评为一等奖,并获得了全国农垦系统书法大赛优秀奖。两次晋京代表垦区在中国美术馆、劳动人民文化宫展出,并受到进京交流的邀请。院的学生非常羡慕我的书法艺术,我为他们开办了数期书法班。培养了一批书法人才。
在农干院工作的日子里,女儿渐渐长大了,她的天真、活泼,聪明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和希望,工作、培训之余,我们三口之家经常到农干院景区之一的柳河水库旅游、垂钓。我曾多次陪妻子上山采山菜、采蘑菇。深山中,万赖寂静,鸟语花香,我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高远和他对人类的无私恩惠,感受到了他的博大,体验到了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农干院我们共同度过五年难忘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