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人物 > 当代精英 > 和式太极--和学俭(图)(正文)

和式太极--和学俭(图)

2008-05-30   taiji.net.cn
核心提示:和式太极拳创始人为和兆元(1810-1890)。他自幼习武,将“易经”、“中庸”和“理学”溶入太极,在原赵堡“腾挪架”和“领落架”...
  
 

    和式太极拳创始人为和兆元(1810-1890)。他自幼习武,将“易经”、“中庸”和“理学”溶入太极,在原赵堡“腾挪架”和“领落架”的基础上创立了和式太极拳,又称赵堡“代理架”,它与广泛流传的各式太极明显不同。在“代理架”中,拳架功法、散手打法、技击、推手和十八般器械熔为一体,如双剑、双刀、双锤、棍、枪等均可按套路顺序得心应手地施展招势,无须另学器械套路。
   这套拳架是按照阴阳、八卦和五行的原理顺乎自然之道创编的,要求“手运八卦阴阳济、阴阳无偏是为真”。无论上下、左右、前后、顺逆、内外,都是圈、环组成,圈圈相连,有翻江倒海之气势,偃旗息鼓之幽静。身形轻灵,巧小紧凑,混然无漾,浑圆一体。动静、开合、虚实、阴阳、快慢相间,刚柔相济。圆圈环形成瞒天过海之势,在立圆圈的旋转中,全然是螺旋式缠丝劲,以顺制背,无往不复,故享有“圈太极”之称。过去该拳种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单线传宗观念的束缚而未能普及。直到本世纪初期才由和庆喜、和庆台拳师传入民间,后经郑伯英、郑悟清两位先生的进一步努力,才使该拳种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发展。
   和学俭,1938年生,河南温县赵堡镇人,和式太极拳第四代嫡系传人(第一代和兆元,第二代和润芝、和敬芝,第三代和庆喜、和庆台)。他幼承家学,随父和庆台习练和式太极拳。多年以来,他孜孜以求,勤学不辍,深得和式太极拳之奥秘,尤其在技击、养生、理论等方面多有继承和发展。
   和学俭不仅武学过人,而且武德高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武林同道前来切磋交流,他都以礼相待,以技服人,从不自傲拒人,深得同道尊敬。在教学上,他以“万两黄金不卖艺,十字街头送志人”为信条,无论学生来自何方,他都严格要求,倾囊相授,从不收取费用。如今,他的弟子已遍布全国,日本、韩国、德国、俄罗斯、法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地也有他的学生。他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武术盛会、重大赛事,并多次取得优异成绩。他积极撰写文章,向世人介绍和式太极拳,其中多篇被评为优秀论文。
   由于和学俭为和式太极拳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被推举为中国温县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并应聘为中国武当山拳法研究会顾问、中国永年太极拳学院总教练、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副理事长、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副秘书长,被授予“河南省武术老拳师”称号。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评定他为“太极拳大师”。

和学俭做客太极网名家在线聊天实录>>>>>>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masters/1303.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