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人物 > 当代精英 > 陈式太极--邱建文(图)(正文)

陈式太极--邱建文(图)

2008-05-30   taiji.net.cn
核心提示:在太极拳圣地陈家沟,有好多人都知道南京市的邱建文,她那天生一付乐天派的样子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大家呢称她是"小燕子...
  
 

    在太极拳圣地陈家沟,有好多人都知道南京市的邱建文,她那天生一付乐天派的样子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大家呢称她是"小燕子",都誉她为"太极女杰",谈起她来大家总是津津乐道,她那对太极拳乐此不疲和聪慧好动的性格又给拳乡人民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趣谈。神情飘逸的太极拳和十三剑令陈家沟老少爷们直树大拇指,就连被誉为是"太极剑皇"的陈桂珍女士也是逢人直夸:"她练的好"。

    邱建文出生在南京市那美丽的燕子矶脚下,迷人秀丽的风光造就了她的纤巧,那汹涌澎湃的江水磨练出了她的坚忍不拔的性格。少小时的邱建文就爱一个人坐在江边望着江水做梦,梦想着将来要干一翻轰轰烈烈的事业,将来一定要出人头第。

    那时的南京正风行着练武,老一辈武术家费营涛、"马老头"、杨长玉和下关的"杨小辫子"等等人的故事她听起来总是津津有味。对武术的由衷热爱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开始时,由于投师无门,只好先跟邻居一个叫李永兰的大姐姐先练压腿和下腰,几年后才有缘投在王梦发老师门下学练少林拳、大洪拳和八卦掌。 

    1997年冬天,经人介绍邱建文又跟陈家沟太极拳第十二代正宗传人陈有芹老师的学生陈维美,学习陈氏太极拳。

    她讲,1998年深秋是她人生转折的一个起点,那一年一度的南京市武术比赛在公园体校举行,大会特地从广东佛山邀请陈有芹老师作为嘉宾出席会议,会间陈老师精彩的表演赢来了台下雷鸣般的掌声,精妙绝伦的表演更加坚信她对陈氏太极拳崇拜和追求,其后,经陈维美引荐正式从学于陈有芹。三年的刻苦和正规化的训练使她受益良多,对陈氏太极拳的理解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一个动作一个招式她总是几十次上百遍的反复练习,除了工作和少有的几个小时休息,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了练功,每天汗透了的衣衫要换好几次,工作闲余总会偷偷的在办公室打上几遍拳或抱着太极拳方面的书在那里死记烂背。面对学练推手时身上经常被摔的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总是不以为然,工友们都戏称:"她比专业运动员还专业运动员"。 

    严师出高徒和艰辛的磨练必将有可喜的收获在她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近年来,她连续四次参加国际级太极拳大赛,共获得太极拳、剑金牌六枚和银牌两枚。可喜的收获虽然令武林界的朋友们和周围的的人为之震惊,而她却从不为已经拥有的荣誉而沾沾自喜。她说:"现在我获的只不过是套路比赛,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以后我还要向真正的太极功夫进军,有芹老师的东西,十成中我连一成还没有学到,以后我还要继续努力好好学习,继续向对抗方面发展,功夫就是功夫,我不会为现有的一点点成绩而满足,花拳绣腿不是我的追求,我要向太极技击方面发展,将陈氏太极门的技击文化发扬光大"。

    是的,太极拳不是花拳绣腿,它蕴涵着高深莫测的技击文化,学会和练好是两码子事,套路练好只仅仅算是刚懂了一半,严格的讲,连一半还还不能算上,太极拳最精彩的就是它的技击。"持巧不使拙","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等等,它决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它应该实实在在的蕴涵在陈氏太极门的技击文化中。

    做为一个学者,邱建文她能有如此的雄心壮志,可亲可敬。我们真切的祝愿她能学业有成,为陈氏太极拳争光。


邱建文更多资料>>>>>>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masters/1301.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