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人物 > 当代精英 > 潜心习艺弘扬太极(正文)

潜心习艺弘扬太极

2008-05-30   taiji.net.cn
核心提示:一:认真学艺   陈瑜出生在武术世家,爷爷陈发科、父亲陈照奎都是著名的太极宗师。他自7岁开始学拳,父亲对他要求甚严。每当父...
  


一:认真学艺
  陈瑜出生在武术世家,爷爷陈发科、父亲陈照奎都是著名的太极宗师。他自7岁开始学拳,父亲对他要求甚严。每当父亲教拳时,他总要坐在床上看,时常会被父亲高超的拳术所吸引。待师兄弟走后,父亲要求他每日要练10遍拳。一招一式动作架子低,每当父亲为他盘架子时,他的两腿发抖,几遍拳下来他几乎不会走路。他天生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加之他聪明,所以很快地功力就大长.10余岁便随父亲到全国各地参加表演、比赛。到了17岁便开始独立教拳。

二:闭门苦练
  父亲去世后他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沉重。因此他闭门苦练。每只胳膊上、腿上都绑着3公斤的沙袋练拳。为了练臂力他每天要平举自制的15公斤的哑铃活动,并带沙袋日练拳10至12遍。就这样他一练就是3年,功夫有了很大的提高。就陈瑜自己讲,他每次练拳都时刻记着父亲陈照奎说的:“前方是无人似有人,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它意不断、劲不断、身不舍、脚不乱”于是他将每一个动作分开单练,站桩时似抱球,手臂绑沙袋,手上拿哑铃,腿上压着哑铃或砖。因为他相信只有苦练才能出功夫。

三:教拳生涯
  现已40岁的他,功力纯厚、身法中正、造诣颇深、身怀绝技,将拳法与技击相互贯通,在继承和发展、推广成陈式太极拳上做出了重大贡献。自17岁开始教拳至今已有20多年的教拳生涯,为传播太极拳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曾到驻马店、丹东、汕头、长沙、常德、广西、河南等各地传播太极拳,慕名各来学拳的有英国、瑞士、韩国、台湾、俄罗斯、日本、香港等许多国家的学员。经他培养的学员有近千人,有不少学员在国内国外武术大赛中获得了个人第一名,集体一等奖的好成绩。
陈瑜的功底纯厚,这是令许多人认同的。记得有一次他应邀到某地教拳,在接风酒宴上一名叫***的拳友(他习武10多年,功夫很好),开始时不相信太极拳能打人,能将人发出几米远,也不信太极拳会出手很快。第二天陈瑜以其纯厚的功力让他了解了真正的太极拳:只见陈瑜将左手掌放在*的胸前,右手握拳放在左手掌上,双手轻轻一动,小**便被打在了墙上。
曾经有一个日本学生****,通过别人介绍与陈瑜见了面。**在日本自小学过跆拳道,后到北京体育大学学习了三年中国功夫,可以说他的功底是非常好的。初次见面,在言语间显出并不信服太极拳,并提出想试一试。陈瑜满足了他的要求。只见陈瑜用一个十字手、错骨断筋法把西松死死拿住,接着陈瑜在他胸前用一个掩手弘锤之劲一拳将他挑起离地30多公分贴在墙上。,西松信服了,后跟陈瑜学拳3年多。据**说:“原来我不知道太极拳会这么厉害”。还有一个练过多年和气道的日本人,刚一见面就想试试推手、擒拿。陈瑜用了一个懒扎衣将他打翻在地上,跟着一个小擒打,那个人后背撞在了3米以外的墙上,陈瑜后用拿法中的缠丝之劲、断胯相合,使他趴在了地上,顺着劲转了一圈,将地板擦得干干净净。陈瑜的动作干净利落,在旁的人无不伸出大拇指。

四:陈瑜教拳的几个特点
一、要求弟子在练拳时手腕与脚腕上都要带沙袋。一方面可以加大腕力和腿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强脚下的跟力。
二、将每一个动作与技击相融合。
他每教一个动作都要讲一讲这个动作的手、脚、重心为什么要这样移动,同时用技击来检验这个动作,使学生们非常清楚地掌握动作要领。
三、讲解清楚、详细,示范动作规范。
陈瑜教拳是先讲拳,讲它动作要领、含义,在带学生们演练5遍以上,最后给学生逐个纠正动作。经他教的学生功夫长得很快。
  如今陈瑜正值中年,他正在着手整理大量《家传太极拳》的有关书籍。相信不久这些珍贵的资料就会与世人见面。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masters/127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