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人物 > 当代精英 > 名扬四海的奇人—武术家王培生(正文)

名扬四海的奇人—武术家王培生

2008-05-30   taiji.net.cn
核心提示:                           高志其一九八一年在沈阳体育馆内,中国武术界人士与日本少林拳访华代表团...
  
 
                           高志其

    一九八一年在沈阳体育馆内,中国武术界人士与日本少林拳访华代表团举行了一次技术交流会。会上,王培生老师以其精湛的太极拳艺博得中外人士的一致好评。日本少林拳手们钦佩之余,邀请王老师前往日本讲学.
    王培生老師,河北省武清縣人,生于一九一九年.在軍閥割据、战火不息的时代,王培生三岁就随父母来到北京,定居东四演乐胡同。
    王老师自幼喜爱运动,尤其嗜好武术,且爱看武戏。对戏中武打动作模仿得维肖维妙,并常因此摔得鼻青脸肿。在王培生的邻人中,有一位沧州吴桥马戏团的把式。此人身怀绝技,善翻斤头。他见王培生喜好此道,就指点其翻斤头之要领,初时只在他腰上挑,后又嘱他直腰抬眼。由此王培生领悟到凡事皆有要领,而要领即事之诀窍,循此以往,无有不利。这个简单的概念,竟为其以后鉴别、选择拳种,领悟拳理的道路上有所侧重地向前发展打下了个牢固的基础。
    以后王培生又随父母搬到东西甘雨胡同,又练起摔跤。一日,王培生正在门口耍红缨枪,一枪向外搠去,恰好这时门口正走进一位老者,见枪尖迳奔面门,略一挥手,使其脱手而飞……
    这位老人即八卦掌名师马贵,字世清,有称“螃蟹马”。马老当时已有七十多岁,兀自精神矍烁,步履矫健,这天正好外出探亲而遇此事,后经马贵亲戚的推荐,王培生遂拜马贵为师,从学八卦。十三岁时,王培生又向张玉连老师习教门弹腿,年底又拜杨禹廷为师学太极拳。他三门一起学,天未亮即起,练过硬功夫。在中华路(现天安门广场)先演十路弹腿,后练八卦掌、太极拳,直至太庙(现劳动人民文化宫)开门又转入里面再练。那时北平太庙成立了“太极拳研究会”,并设在刀枪剑戟等十八般武艺。杨禹廷老师在此任教。王培生随杨老师边学边教,历时数载。王培生十八岁时,杨老师看他勤学苦练,日夜不辍,功夫已是精进,足可独立施教,遂将北平第三民从教育馆武术教练的职务让与王培生担任。不久,王培生又开始教授武馆。
    王培生生性侠义,好打不平,亦常遇较艺者,一生中事甚多。一天,王培生去天津探亲,路过一武场,见一壮汉,臂刺青龙,演练形意。王培生看到妙处,不禁脱声喊好。岂料那壮汉已大步追出,一定要与王培生比试一下。王无奈只得答允。说时迟那时快,壮汉一个虎扑扑来,王随用一个太极“下势 ”,使其重心前倾,随后又用“上步七星”将其打倒。当时,王培生才年满十七岁。年龄虽小,太极拳却已运用到纯熟自如的地步。
    王培生虽然技艺大成,但仍好学不倦,为钻研万家之所长,悟拳术之至理,十九岁时又带艺拜师,从形意拳师赵润庭习拳。
    “七七”事变,北平沦陷后,街头到处见持枪佩刀的日本兵。一日,王培生前往“太庙后河拳社”拜访王芗斋先生,恰遇五六个日本兵,尾随其后,来至拳社。芗斋不在,其徒洪连顺正在演练虎头双钩,见王身后日军簇拥,以为是王带他们前来寻衅,不禁面色铁青,虎目圆睁。日本兵受此敌视,心怀忿怨,又以为王是这里的头头,迁怒于他,当王培生告辞时就与其并步而出,寻机报复。走出不远,突然一个日本兵抽出刺刀朝王腹部扎来,王不慌不忙,看准时机,用太极的“抱虎归山势”,一手抓住对方握刀的手,另一手向其屋腰部捋去。这个日本兵当即仰面跌出。紧接着又扑上来一个日本兵用刺刀迳直向王的前胸扎来,王即用“埋步栽锤”使其前栽倒地。第三个日本兵持刀从背后袭来,刀尖直奔王的后心。王异常敏捷,一个转身,旋用八卦掌中的周仓扛刀”,将其仰面摔出。在旁的观者莫不高声喝采。剩下的几个日本兵见王功夫了得,不敢再动,悻悻而去。王培生此举在日人占领区内,陡然增长了中国人的威风,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王培生时年二十,武艺胆量俱各惊人!与“太庙后河拳社”的误会,事后亦得到澄清。
    一九四六年。韩慕侠先生由津来京。王培生又从学于彼处,蒙先生指点形意、八卦,武艺更臻妙处。此外,王又从梁俊波先生学通臂,从吴秀逢先生学八极,广采博纳,孜孜以求,从此九长九短,十八般兵器皆演纯熟,而其中尤以刀枪剑棍最为精通。
    一九四七年,王老师应邀与几位武术家:“神枪”李书文之弟子张立堂,“鼻子李”李瑞东之弟子高瑞周,韩慕侠之女婿马逸林等在北京汇通祠成立了“汇通武太社”,为研究武学,发扬国术作出了贡献。
    解放以后,王老师在北京各大院校,如北京工业学院、师范大学、矿业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农业机械化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央卫生进修学院等 、为师生员工教授太极拳。一九五三年参加了华北地区民族形式体育大会担任评判工作。一九五四年又参加了在北京成立的“群众武术社”(该社现改名为“振兴吴式太极拳社”)。
    现在王培老师除在西单体育场教拳外,还继续在院校、医院、疗养院进行教拳。几十年来,正式拜王为师的达一百多人,从学者数以千计。这些人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有工农群众、知识分子、党政干部、老红军战士以及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此外,王老师还应各省市体委的邀请,前往讲学。并经常 会见世界各国来华访问的武术代表团。
    王培生晚年,武功已臻上乘,拳理亦至彻悟。他把太极、八卦、五行用科学的思维熔于一炉,用科学的方法付诸实践,并在理论和实践的两个方面揭示了它们的内在联系,生化之道和运行规律,由小见大,一通百融。
    王培生老师虽然居窒简陋,但却门庭若市,或谈论武学,切磋技艺;或拜于门下,精诚学艺;甚至有朋客远千里而来,为求一晤,得其片言只语,拳若珍宝。真可谓身居斗窒而心驰宇宙!太极拳学之理不仅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具体运用。它包括了医学、力学、心理学、生理学等领域,其妙旨。王老师教人从不误人子弟,总是精诚相授,不厌其烦,不计其功;且又语言生动,道理明白,从上述的各个方面详尽讲解每一拳式的内在涵义和技击作用。
    目前,王老师在教学之余,还正积极从事《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太极粘杆》及《吴式太极拳新编体用功法》等书的著述。其中《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势》,既具阳春白雪之高深,又具情理至人之通俗。它把极其深奥的太极拳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既可将初学者引入其门,使之兴味盎然;又向他们指出一条深造的道路,于深入浅出的叙述中蕴含着无穷的深奥之理,可使具有一定功底之人,达到更高一级的阶段。去年底,它以英文版本向国外发行,而中文本可望于今年年内与广大读者见面。  
王培生老师武学如此渊博,不能不令人敬佩。赋曰:
行生于理,理随于行,其理愈明,其行愈高。
名师好求,明师难致。难能可贵,理行皆明。
化玄妙为实作,以平凡出神奇!
至理至善,维敬维恭。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masters/1269.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