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人物 > 当代精英 > 陈式太极——何淑淦(图)(正文)

陈式太极——何淑淦(图)

2008-05-30   taiji.net.cn
核心提示: 前排右一:何淑淦,右二:洪均生,右三:吴士增;后排右二:李恩久,右三:张联恩,右五:阎浩然。何淑淦先生原籍山东定陶, 19...
  
 

                          前排右一:何淑淦,右二:洪均生,右三:吴士增;
                          后排右二:李恩久,右三:张联恩,右五:阎浩然。
    何淑淦先生原籍山东定陶, 1933年3月生,少年在济南上小学中学,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北大毕业,因当时受政治问题牵连,遣返原籍劳动。1963年在菏泽中小学任教, 1970年被林江反革命路线迫害入狱。1978年底平反,调菏泽教育学院任教,先后晋升讲师、副教授、教授至今。
  何淑淦先生是洪均生宗师最早入门弟子,1950年冬正式拜师,蒙师把手授艺,一丝不苟,从基本功练腰裆劲、划太极圈到一、二路套路,要求甚严,然后将每一动作的招法作用把手试验,令反复体会,最后讲授定步、活步推手,奠定了坚实功底。六年中,师徒几乎朝夕不离,情逾父子。
  1955年何淑淦先生考入北京大学,与洪公泪别,洪公修书介绍何先生拜见师祖陈公发科,继续深造。蒙师祖及师叔照奎把手指点,颇得其真谛。1956年洪公赴京,何淑淦先生经常陪侍洪公于师祖家深研拳法,耳熏目染,受益良深。他是洪公门下唯一受到其师祖教诲指点的一名弟子。1960年以后他风雨坎坷近三十年,与师天各一方,然谨记师授拳法,研练不辍,继承师传的初志愈久弥坚。彻底平反后,1981年急赴济探望恩师,师徒相见,悲喜交集。此时洪公已完成自60年代初着手陈式太极拳创新练法之定式,学者日众,饮誉海内外。新套路招式缜密精巧而实用,风格浑厚轻灵而缠绵。于是何先生一改旧式练法,从头学起,蒙师朝夕示范指点,诸师兄弟热情辅导,试验招式用法,一住三月有余,完成一、二路拳式之修改,洪师又详授拳理拳法。由于其具根本功底而善于思索揣摩,虚怀若谷,对洪师拳法真谛领悟颇深。1986年洪师八秩寿辰,陈豫霞、雷慕尼诸前辈自京赴济祝寿,观何先生练拳,十分称赞,谓“轻柔圆匀颇为得体,中正浑厚颇俱师风。”其师姑陈豫霞征得洪师允许嘱其授徒传拳。是以何先生于菏泽始开门授徒,学者遂众。1987年遵师命整理洪公二十余年来所撰写之书稿,历时一年半,经仔细润色、审定、加工编排、誊清,呕心沥血,每每深夜不辍。书成,洪师定名为《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命何先生写序言和后记。出版后,稿费全由师弟韩保礼呈交洪师。出版社对其奉献精神敬佩不已,社长张振和赞叹说:“当今做学生的象何淑淦这样确实罕见!”而他却说:“这不能报答老师恩情于万一。”此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影响深远,海内外太极拳界给予高度评价。此书是洪公半生心血结晶,但也凝聚了何淑淦先生的辛勤汗水。他的为人和拳风深受其师影响,品德高尚,不求名利,俭而爱人,团结同门,于其他拳种毫无门户之见。教学生循循善诱,有问必答。他社会兼职颇多,公务之余,指点学生,秉承其师武学体系,不空谈意气,不弄玄虚,依照现代科学阐述拳理拳法,明晓易懂。各地有求教者,来信必复,有前来学艺拳者,热情传授,不计报酬,深为学生感动和爱戴。菏泽地区经他与其弟子所授学生数百人,四川、广东、浙江、上海、南京、湖南、河北、江西、黑龙江皆有青年前来拜师学艺者,何先生无不热情接待。现他年近七旬,仍日练拳数遍,着法日趋精巧缜密。目前,何先生正着手编写《洪式太极拳》一书,这是一本阐述洪公拳理拳法武学体系的重要著作。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masters/1260.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