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人物 > 当代精英 > 跟随陈发科学拳——洪均生(正文)

跟随陈发科学拳——洪均生

2008-05-30   taiji.net.cn
核心提示:前言  学拳回忆录一文,系已故陈式太极拳家洪均生先生所写。文中虽然纪实跟随陈发科先生学拳经过,但实际上是一篇指导学拳、练拳...
  
 
前言


  学拳回忆录一文,系已故陈式太极拳家洪均生先生所写。文中虽然纪实跟随陈发科先生学拳经过,但实际上是一篇指导学拳、练拳和提高技艺、弘扬拳品的武艺著作。


  洪师在文中把陈式太极拳的理与法,练与用讲得十分透彻,可谓言拳法不言之妙;传拳家不传之秘,堪称为阐述陈式太极拳法,继陈鑫先生之后的精妙之作。


  洪师的学拳回忆录,十多年前有人曾在《武术》杂志刊登过。仅取其二三事,略而不详,使读者无法了解它的全貌,失去了洪师写作的真实意义。


  为了使读者了解洪师原意,进一步探讨陈式太极拳“理精法密”和四两拔千斤的奥妙技艺,我把洪师在不同时期赠我的手写全文,首次公开同好,以不负一代明师之良苦用心。


  故以此文奉祭先师洪均生先生在天之灵!


  弟子蒋家骏子二00一年六月写子艺痴堂。


陈发科先生身世


  河南温县常阳村,自明代洪武七年由山西洪洞大槐树迁人其始祖陈卜而后名为陈家沟,世传太极拳法。至十四代长兴公的弟子杨禄禅教拳于北京王府,交遍当时名流高手,誉称“杨无敌“而名扬于世。


  陈发科先生,为长兴公之曾孙,延熙公之第三子,乃陈式拳十七代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


  发科先生妻某氏,生二子一女;长子照旭,字晓初,乳名小龙;次子照奎,乳名太保;女名豫侠。有孙小旺、小兴皆照旭子;照奎子名瑜,皆能传其家学。


陈发科先生来京传拳动机
 


  1928年前,先生堂侄陈照丕从业药材行,由里(注:家乡)押运货物来京,寓于前门外打磨厂天汇药行。时北京风行太极拳,名家高手聚集北京。习拳者无不知杨禄禅之太极拳法学自河南温县陈家沟。闻照丕为陈氏后裔,且工此拳,因学者日众。久之,南京特别市政府闻名以高薪来聘。 

 
  陈发科先生自言:“尔时从照丕学者虽众,拳套尚未学完,而南京聘礼为每周二百元高薪,学者既难阻其不往,又惜半途废学者既难阻其不往,又惜别,去留两难,因表示解决办法,说:‘我之拳法学自三叔,我叔拳艺高我百倍,不如请我叔来北京传拳,我往南京就业,双方都有神益’。于是亲邀我来北京。”


  先生又言:“我是1928年来北京的。初来时,曾学了陈式一、二路及单刀、双刀。他们家在枣林大院,有两个小姑娘名叫月秋、月华,他们也跟着学的不错。”(我曾见过这俩一同表演。她们扎着两个小辫,穿一色紫短衣,跌岔的铺腿,一跃便丈佘远,铺腿则腿肚贴地,实为可造之才。我于1956年再次赴京,见到子诚,却是患半瘫初愈,子元已不再练;尤可痛惜者为二女因猩红热病传染,双双死去!当时北京武术界较有名气者许禹生(名庞厚)、李剑华(东北大学教练、八卦最有功夫)、刘睿瞻(医生)及沈家祯(1963)年著《陈式太极拳》而得名)等皆从陈发科师学。前后30年授徒不下数百千人,我是从而1930年授拜师学拳者之一。可惜众多弟子无一能如杨禄禅之功深艺高,而我实师们中最不成材者,有负师教多矣!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masters/1258.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