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人物 > 当代精英 > 草堂主人访谈:太极散手实战手法应用——粘捋劲(正文)

草堂主人访谈:太极散手实战手法应用——粘捋劲

2008-05-30   taiji.net.cn
核心提示:  常子轩,男,汉族。乳名海燕,字慧亭,生于1968年。河南省孟州市西虢镇戍楼村人。崇信佛教、道教,自号“澄心阁主人——糊涂...
  


  常子轩,男,汉族。乳名海燕,字慧亭,生于1968年。河南省孟州市西虢镇戍楼村人。崇信佛教、道教,自号“澄心阁主人——糊涂居士”。中国嵩山少林寺第31代入室弟子,陈家沟陈式太极拳第12代传人,曾习练少林拳、南拳、醉拳、形意拳、太极拳,尤精技击。闲暇研习书画或教下一些弟子舞拳弄棒。深受乡里极好口碑。

  常子轩是农民书画世家的后裔。本当继承先辈的衣钵,但他自幼对武术有着天生喜爱。他随民间拳师习武,师严徒勤。不仅奠定了非常坚实的武术基础,也显示了在武术方面的特有禀赋。从此,他对习武的激情一发而不可收,对武术的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毅然放弃了父亲让他承继的祖训,为求正果于1982年身揣靠打工挣来的100元钱,瞒着家人来到少林,走上了习武的艰辛之路。在少林寺,由于他领悟力强,勤奋刻苦,对师傅心传口授的拳理功法皆能心有所悟,形有所示,意有所得,深受少林寺素喜、素荣大师的器重,遂赐法号释德轩,成为少林寺第31代入室弟子。三载光阴,他满载而归。随后他又赴上海、四川、天津等地拜名家、学者,访古刹高僧、道观高人。他在习拳过程中,好学善思,认为只有以心为炉,博采众家,熔铸古今,才能使自己在武术上有所提高,在精神修养品位上有所升华。为此,他于1991年重返故土,在温县陈家沟受著名拳师陈照森先生的指点,习太极拳达八年之久,并对太极拳有了独到的领悟,在太极拳的研究上找到了蹊径。1999年,被孟州市太极拳爱好者推举为太极拳协会会长之职至今。为大力普及太极拳这一优秀的拳种,推进孟州市的群众健身运动,他亲自讲拳授法,使孟州市的太极拳习练者由过去的一百多人一下子发展到了现在的一万多人。

  在武术教学上,常子轩不囿成规,勇于探索,采用了“先果后因”法,把自己多年的习武体悟全盘托出,悉心传授,打破了“教架不教用”的保守思想,为讲好每一招,他把多家相关招式抽来加以佐证,并对每招每式从医学、物理学、生物学、阴阳学等哲学理论角度作以分析、解剖,不但让其学员对有形的人体骨胳结构、肌肉走向、经络运行及实战中的角度、力点、力源、运动轨迹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而且还对无形的应战精神状态、心理素质等要求有完整、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从而使每个学员都能对武术“证其源、辨其微、明其理、达其道”,在极短的时间内得真传、收显效。

  几年来,常子轩以独有的教学特色而名闻遐迩,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功夫人才,并有许多在国内外大赛中频频摘金夺银。引起了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焦作日报》、《河南日报》、《百姓视点》、《政治协商论坛》、《少林与太极》、《河南电视台》、《山西电视台》、《焦作电视台》、《孟州电视台》等竞相报道其优秀事迹。常子轩这个名字也已为更多的人所认识、所了解、所熟悉。用他的话讲就是:把自己的事业扎根于千千万万人民的土壤里,事业之树才可以根深叶茂,永恒不衰。

  其武学心语为:拳如宇宙广漠,奥妙无穷。欲求无上,须澄洗心髓、虔悟易理,方能豁然一贯神理之妙,则一通百通。
                                                                                     
                                                                                             摘自《孟州市文史资料》第七集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masters/120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